09.25 为何中国拼命投入也难研制出先进航发?听听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随着国产隐形战斗机歼20的陆续服役,一款令广大网友期待已久的,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WS-15发动机也逐渐浮出水面。涡扇15全称涡扇15“峨眉” 涡扇发动机,是专门为我国第四代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主要用于双发隐形战机歼20。该款发动机在设计上的推重比将接近10,最终将接近11,目标推力为180KN。歼-20如果顺利换装WS-15发动机,那将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因为目前由于发动机的缘故,歼-20并不具备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换装之后的歼20机动性也将大为提高。

为何中国拼命投入也难研制出先进航发?听听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航空发动机是影响战斗机性能的关键因素,而我国在相关方面的发展长期落后于欧美以及俄罗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我们的战斗机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性能。虽然中国近年来在航空发动机方面不断地投入巨资,但收效却并不明显,关键技术水平仍与那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何中国拼命投入也难研制出先进航发?听听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中科院院士江东亮就现身说法,揭开中国航发研制落后的真正原因,江院士表示,中国航发之所以落后,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首先,基础太差。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十分复杂,需要长时间制造经验以及研发水平的不断积累。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时间仍然太短,即使投入巨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突破。

为何中国拼命投入也难研制出先进航发?听听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其次,相关材料的限制。航空发动机离不开各种尖端合金材料,特别是现代航发追求大推力和高推重比,更加离不开性能先进的合金材料。这些材料要有更轻的质量、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高温性能。但我国却在合金材料发展上长期落后,部分甚至还需要从国外引进。

为何中国拼命投入也难研制出先进航发?听听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最后,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航空发动机等一些军工领域的高科技发展始终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但这些领域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而回报过程太慢,很多时候都是收效甚微甚至无功而返,我们有些科研人员投入几十年的心血也未必能够做出成效。相比其它路子,科研人员的投入太多但是待遇却不见得有多好,这也造成了一大批科研人员的流失。

为何中国拼命投入也难研制出先进航发?听听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江东亮院士最后强调,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是中国空军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相关技术又是没有近道可抄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搞研发,而一旦这些关键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相信我国发动机的研发速度和水准将会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的过程,而中国现在还很需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