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一篇警察孩子的作文,寫的很深刻……

前些日子我問兒子將來想幹什麼,他非常堅定的回答:“反正不當警察。”

軍人、警察都是很多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心中的一種情結和嚮往,緣何警察世家的我的兒子會如此斬釘截鐵的拒絕“子承父業”?兒子說:“我和媽媽每天都見不到你,也看你天天不開心,所以這個工作肯定不好,我才不幹。”聽到他說這些,我豁然明白了那天我們一家三口難得坐在一起吃了一頓晚飯,孩子說的那句“今天真開心”的含義是什麼了。

今天,一位老鐵給小六提供了一篇孩子寫的作文,讓我們這些思想被封印了的成年人在孩子的角度看一看我們的工作。

一篇警察孩子的作文,寫的很深刻……

這篇孩子的作文題目叫《努力學習才有好的未來》,ta以自己未成年的角度看來,警察這個職業就是“停休”、“不回家”的代名詞,並把這所有都歸罪於自己的爸爸沒有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所以才去當兵,轉業後又當了警察,“才過上了這樣的日子”。孩子最後還以自己的爸爸為反面典型,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稱“寧可現在多吃苦,也不要(像爸爸一樣)將來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想必這是一篇在領導看來“三觀非常不正”的負能量小學生作文,這種作文給了0分都不夠解恨。可是,有沒有人真正從孩子提到的“現實”這個角度上想過只讓民警一心講奉獻,而不給任何回報的惡性循環會帶來什麼,影響什麼?

至少目前從我的兒子的反應和寫這篇作文的孩子的思想中,已經認為警察不再是一個什麼崇高的職業了,而是一個學習不好的人才會去做的餬口的行當。

一篇警察孩子的作文,寫的很深刻……

小六上班20年了,身邊的警察已經辭職的不少了,可能很多人都會說,警察辭職和其他行業跳槽一樣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可能你沒有穿上過這身警服,你不會有這種對穿了多年的制服的依戀,我知道的一位警察在辭職被批准的每年的這一天都會發朋友圈紀念一下。

同時,一個人從一個相對穩定的“旱澇保收”的公務員序列,一躍跳入深淺不明的未知領域,這是需要一種多大的勇氣啊?特別是小六認識的辭職的警察中,還有三位是帶著副所長職務的直接辭職的,按說他們已經進入了幹部序列,有了可以繼續上升的空間了,而他們卻毅然而然的辭掉了當初自己的夢想。

一篇警察孩子的作文,寫的很深刻……

有位老鐵給小六留言:作為一名部署院校的警校生天天看六叔的文章,現在已經在準備考研脫離這個隊伍了。家父也是警察,從警28年,到我上學的時候,勸了我無數次,但我還是選擇了這條路,當時只是想看看父親走過的路是怎樣的,也憧憬穿著警服為人民服務的樣子。時代不同了,社會進步了,警察地位下降了。在六叔文章的薰陶和數次基層派出所實習之後,已經決定要去從事能掙到更多錢,還不用打破門牙往肚子裡咽的工作了。去他媽的警察夢

一篇警察孩子的作文,寫的很深刻……

誰能體會,這是一段多麼熱愛警察職業,而又被警察的現狀涼透了心的預備警官的無奈之言嗎?

小六知道在某地有一個辭職警察群,僅僅這一個城市辭職警察人數就已經近達到滿群的500人了,群裡的辭職警察有很多辭職後出人頭地的,當然也有混的不如以前的,但他們都堅決的選擇了“跳出圈外”,他們在群裡相互幫助,給那些工作不如意的前同行提供各種就業信息,並提供各種生活幫助,整個群裡還是那股濃濃的戰友情。

很多人說,現在的警察失去了信仰,已經沒有職業道德了,小六很想通過老家農村的一件事說說信仰。

我的爺爺奶奶都已經九十多歲了,沒法下地幹農活了,但是你能相信嗎,裹著小腳的奶奶竟然每週末虔誠的去農村的教堂做禮拜,而說起爺爺奶奶是如何信教的,老鐵們一定會驚訝,就是因為爺爺奶奶周圍的鄰居拉著他們去教堂,說那裡每週六都有好吃的東西。前幾次還是衝著吃東西去的,後來在耳濡目染中,老人竟然說出了“這裡即有好吃的又能讓主打救我”的話,讓我瞠目結舌。

大家還記得當初我們偉大的黨是如何發動起全國農民起義並逐步解放全中國的嗎?沒有高調子,就是把革命和人民切身的利益相關起來,提出了“革命,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務實口號,把佔了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民的革命積極性調動了起來。

再說個不是太恰當的例子,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漢,大家都知道他們個個驍勇善戰,甚至可以對付宋朝的官軍達到以一敵百,為什麼?因為每次拿命拼完之後,都是要論功行賞的,都是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的。

一篇警察孩子的作文,寫的很深刻……

說了這麼多,不過是想告訴那些說小六又在負能量的LD們:一個行業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你要讓他有職業的認同感、成就感、榮譽感和不吃大鍋飯的物質獎勵機制。

公安這個行業,在這個留住人才上很多地區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弄得現在很多公安人才只是靠著“執念”和“還未涼透的心”在死撐。

先說說大鍋飯的問題

現在僅憑派出所年輕人的“逃跑率”和所有機關民警對下派出所的“恐懼指數”,就足以說明大家口中所說的“派出所不是人待的地方”此言不虛。至於什麼“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的細節就不再贅述,就僅說說工資待遇大鍋飯的問題。很多地區把值班補助分為機關和基層兩個檔次,而很多地區基層的補助只比機關多幾百甚至幾十元,而基層的高風險、高壓力可不是這幾十、幾百元可以買到心裡平衡的,曾經有一位所長在會上說,今後不來點名的就扣掉所有的值班補助,接著一位“無欲則剛”的民警直接說:“所長,扣我雙倍,我能不出警、不辦案子了嗎?”

俗話說“高風險就有高回報”,而基層幹著高風險的工作,工資卻與幾乎0風險的機關吃著差不了仨瓜倆棗的大鍋飯,經過多年實踐成長起來的基層人才,要麼找關係逃到機關,實在走不了的,就會出現找路子“跳出公安”或直接辭職。

除了工資的大鍋飯,還有一些隱性的大鍋飯,就比如孩子作文中所說的執勤問題,為什麼警察累的很久回不了家,其實很多勤務根本不用上這麼多人,只不過是很多中層害怕擔責才搞人海戰術。

臨時性執勤需要的人手多了,基層不夠就要找機關補充,就會抽調機關民警蜻蜓點水的值一下,之所以說是“蜻蜓點水”是因為所有的機關執勤警力都是被稱為“支援”基層的,一個“支援”就非常明確的把“責任”這兩個字紮在了基層的頭上,責任不在身,自覺的同志還好,不自覺的同志有的是看不見人,有的則是人雖在但什麼也不管。而且那種長期的“支援”執勤任務,無一例外的會在開頭幾次露過臉之後,“支援警力”就以各種理由不再到場。但是,因此執勤產生的輪休,有些機關的輪休時間比基層還長;因此產生的表彰獎勵,都會按照比例分配到各個部門,並沒有人在乎你為這個工作付出了多少。

企業的員工都是制定了底薪後根據個人的工作量來實施階梯式工資的,還有各種臨時工作的即時獎勵和平衡考核不完全公平的“小紅包”獎金調劑,雖然公安的工作和企業不一樣,但人活著都是為了謀生的,很過公安機關呈現出來的“多勞不多得”、“能幹的活該”的局面,必然會讓有才能的公安民警心灰意冷,導致人才流失。

再說說多幹多錯的問題

曾經有位搞調研的機關幹部不解的問小六,為什麼現在領導這麼重視案件破案,而基層民警卻始終如行屍走肉般“三腳踹不出個屁來”呢?小六反問了句:“是真重視嗎?”

在基層派出所有一種最大的福利是什麼大家知道嗎?不是發米發麵,而是不參加值夜班、不出警。為什麼很多機關民警對“下基層”如此恐懼,不僅僅是因為基層太忙,如同作文的小朋友說的警察回不了家,更重要的是“出警”和“辦案”已經成為了一種高危指數爆表的工作。

先從出警來說,你不可能預知你出的下一個警將是什麼內容。如果遇見拿刀的,因為你沒有防刺服和泰瑟槍防護,更不敢擅自用槍來賭一賭你和輿論誰的命硬,就僅能憑著春秋戰國時期的冷兵器“鋼叉”盾牌與持刀歹徒肉搏,搏贏了,無功無過;搏輸了,你將是次年清明節發佈的烈士照片牆上根本看不清面目的一員。如果再遇到一個抱你大腿、舉著手機拍照、捏你睪丸的,你穿著警服除了任人宰割,連還手都不敢,誰知道哪下徒手製止沒輕沒重的,就會立即脫了警服換囚服。所以,警民對跪、警察垂手被罵的視頻屢見不鮮,也不知道還有哪個行業能因為幹工作直接把自己幹進監獄的。

對於辦案子的問題,更是有一位老民警深有體會:“辦案子過錯,不對,是瑕疵終身追究制,不知道我5年後退休能不能安安穩穩的在家裡看孫子,會不會哪天也把我辦的案子翻出來用今後的證據標準衡量當時的定罪證據,以“證據不足”翻案後再追究我的責任?大家工資一樣多,辦案子還要加班加點,這幾年我不想再辦案子了。”

這位老民警只是吐出了表面的現狀,辦案子還賠錢大家知道嗎?人在送拘留和刑拘後都要去監所送押或提審,一般來說監所是沒有建在市中心的,都是建在遠離市區的荒郊野嶺,必然會導致無法回所吃飯,而目前的財務制度無論有沒有發票,路邊店裡的飯費是永遠不可能報銷的,那誰來掏這個因公事而產生的費用呢?自然是辦案民警,誰讓案子是你的呢?誰讓別人都是來給你幫忙的呢?所有的基層辦案民警和分管副所長都有體會,辦案子越多,賠錢越多。

還有一種辦案模式叫成立專案組,為了一個大案子集中將五湖四海的兄弟到一起辦案,專案組成立總是有時限的,基本一個月之內就都撤了,就成了一種“家庭patty狂歡過後個人打掃衛生”的尷尬。雖然號稱專案組都有經費,但只能打入賬戶不能接觸現金的財務制度,讓專案組走後留下了大把根本無法報銷的票據。這都不是重要的,最要命的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辦案能力和水平不犯錯誤,但是你能保證來參戰專案組的同行們都是高手高手之高高手嗎?而最終案卷的訴訟和主體責任還會落到基層派出所和刑警隊,一旦多少年後有丁點瑕疵的追責,都會讓基層這些有能力訴訟“大專案”案件的警界人才“人在地上走、鍋從天上來”啊。

人吃五穀雜糧就會有生病的,民警幹各種工作就會有出錯的,而現在緊盯民警“互相傷害”的社會以及把“100-1=0”這種違背客觀規律的口號發揚光大的今天,但凡有點才的警察誰還會繼續尊在基層這顆定時炸彈上啊。

最後說說沒有尊嚴的問題

現在社會很變態,對不做事的人沒有一點點管教,而對做事的人沒有一點點寬容,大家都在殫精竭慮的互相傷害,以獲取快感。各行各業都很累,不僅僅是警察,而工作沒有尊嚴也是各個“服務業”的通病,不過非常不幸的是“國家暴力機器”也不知不覺的被劃入了“服務業”。

法院不敢判案子,教師不敢管學生,醫生不敢救病人,警察不敢抓小偷。一批批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的巨嬰們,揮舞著“自私”的大旗如摧枯拉朽一般摧毀著一切秩序和規則。

再巨的“嬰”也是“嬰”,“嬰兒”怕什麼?怕揍,怕你板起臉來。然而我們的內部一些中層為了出奇出新搏政績,開動歪腦筋一味的迎合、溺愛巨嬰,並使得這個隊伍越來越壯大。

但是攔高鐵、鬧機場,這些所有被養肥的巨嬰任起性來倒黴的並不是喂料的,而是看圈的,當你想用鞭子把他抽回原形時,“喂料的”還在喝止你,讓你一臉堆笑的“用愛去感化”ta。本來應該是手拿戒尺的教書先生,卻被硬生生逼成了手拿抹布的保姆奴才,有誰還會對變了味的“教書先生”的工作有認同感和自豪感?

小六這篇文章不是一篇牢騷文,而是通過一位孩子的作文預見到了未來警察、特別是基層警察這個職業的不好的風向標,就是:招不來人才,留不住人才。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希望各級領導不要再費時費力的去搞那些不說人話的“調研”,而是靜下心來看看基層為何人才流失到如此地步。基層還有大量的有才能的民警,鑑於目前的執法環境明哲保身,就如同冬眠一樣蟄伏了起來,只要基層的春天一到,他們立馬會活力全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警察職業的不認同都能傳導到孩子那裡,已經說明了形勢的危急性。我們不可能一日破冰九千里,但是我們可以立足現實挖開一米是一米,拯救出那些蟄伏於冰下的冬眠警察,人醒了,隊伍有活力了,還愁工作不好開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