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高考志願填報最新攻略!

高考志願填報最新攻略!

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填”,

考的好還要填的好。

選專業優先,還是選城市要緊,

要不要考慮學校......

隨著高考成績的公佈,

這兩天不少同學及家長都在諮詢如何填報高考志願?

前方高能!

高考志願填報最新攻略!

“現在還有不少雙一流建設高校,太多和原有的985高校、211高校重合,所以沿用985、211來定位學校層次。都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80個志願怎麼填?

學校、專業混合考慮填報比較穩妥

“專業平行志願”,即一個學校一個專業構成一個志願單位。例如1志願:“浙江大學+建築學”、2志願“浙江大學+土木工程”、3志願“同濟大學+建築學”……以此類推,共80個志願單位。學生按1-80為序填寫80個志願單位。對學生自己而言,80個志願是有順序的,高校投檔時80個志願同時投檔,按學生志願順序檢索。一旦投檔成功,後續志願不再檢索。所有學生在一個段次的志願中,只有一次投檔機會。

專業平行志願對不同學生來說,志願先後是沒有關係的,就比哪位同學省位次號靠前。考生和家長完全不用操心填報志願時,和其他同學相同志願的先後順序問題。

例如,甲同學(613分)和乙同學(625分)所報80個志願中有一個完全相同。甲同學是第8志願,乙同學是第60志願。投檔時,則錄取乙同學而不是甲同學,因為乙分數更高。

如果甲乙同學分數完全一樣,都是600分,則看誰省位次號靠前。同分考生可能會有上千人,總要分出個第一和最後的。舉例說明:甲乙兩位考生總分均為600分,甲是裸考600分,乙包含加分是600分,則甲排在乙前面。如果兩人都是裸考,則看兩人語文和數學加起來的總分,誰高誰前面。如果還是相同,再看甲乙的語文和數學單科成績。

一般來說,志願填報基本是三種方式:“學校優先”、“專業優先”、“學校專業混合”三種。“學校優先”方式指選定心儀的高校,重學校品牌,只要能進,無論什麼專業都可以;“專業優先”方式指選定幾個專業,從有這些專業的高校中選擇80個志願;“學校專業混合”方式是關注學校和考慮專業相結合。

建議採用“學校專業混合”方式。

第一步,根據成績排位選擇不同梯度的學校:可以圈定15所左右的學校,再從這些學校裡選定專業。因為現在大部分學校是綜合性大學,很多專業都比較雷同,所以先把院校範圍圈定,然後再進行專業篩選。

第二步,在劃定的院校範圍中篩選不同梯度的專業。根據往年專業錄取情況結合考生自身情況,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是估計錄取可能性不大的專業刪除,然後根據專業錄取分數高低篩選出擬報考的不同梯次的專業。

第三步,確定最終80個志願順序。一般建議採用3∶5∶2的比例安排志願順序,即前30%志願,也就是1-24志願可以衝一下;用50%志願,也就是25-64志願採用較為穩妥的志願;最後剩下16 個志願,也就是65-80用來保底的。

部分高分考生 不要一味追求985、211高校

填志願要有梯度,如果1-80個志願單位之間實力不相上下,則會加大落榜的風險。去年全省600分以上滑檔未被錄取的有140多人,最高分為678分。二段線大批530-550分之間考生滑檔,不得不在三段填報時選擇去了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的獨立學院本科專業

滑檔(退檔)是高校志願填報中損失最為慘重的情況。每個考生在專業平行志願投檔時,最多隻有一次機會。滑檔後,考生即失去了在該段次所有80個志願投檔機會,只能到下一段次填報了。

去年就有些考生沒注意招生章程,被學校退檔而導致滑檔。有個考生640分,填報溫醫大臨床醫學,投檔進入,但因考生4月的體檢結果顯示“弱視”,不符合溫醫大臨床醫學要求,被溫醫大退檔。每個考生同一段次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他無法在一段內重新投檔,只能憋屈地到二段志願填報時間重新填報了,虧大了。

每年還有不少高分考生過於迷信985、211高校,結果導致滑檔。這部分高分學生一味追求985、211,且只填報自己喜歡或熱門專業,省內招生多的高校不填(認為虧了)。雖然填滿了80個志願單位,可實際所有志願單位的招錄人數相加,也不過200人左右。總分640分的考生省位次號已經在7500名左右,浙大普通類最低投檔分為650分,省位次號為4678名。也就是說,640分以上至650分,不能進浙大的考生有近2900人。誰能夠保證這2900人中,沒有200個同學有專業志願和你相同?如果運氣差的話,你的第一志願有3人位次號比你高,把你擠掉;第二志願有2人位次號比你高,再把你擠掉……以此類推,所有專業都被人擠掉。於是,悲劇了!

建議在衝擊的好學校中,選擇招生人數少的專業,因為招的人少,敢於填報的人少,偶然性也越大。但在求穩的好學校中,多找幾個專業填報,儘量選擇招生多的專業,或招生多和少的專業混合填報,儘量填滿80個志願單位,不要過於自信。最後,加上2-3個招生多的省屬重點高校專業用來保底。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填報志願時,只有拔尖的高分生才能在大學與專業的選擇上游刃有餘。大部分考生都不可能兩全其美。以什麼為主,沒有標準答案,要因人而異。

好學校有豐富的師資、社會資源,有好的學習氛圍,就業時有優勢;好的專業讓大學不乏味,也是很多人事業的起點。兩方各有優勢。

建議對於總分高的學生來說,學校層次比專業更重要!能進“985”不讀“211”;能讀“211”不讀省重點;能讀省重點不讀普通高校。很多好大學實行大類招生,大一結束才分專業。現在大學的管理也越來越人性化,學生轉專業的機會也大增。

對於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專業選擇比學校選擇更重要。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要注意認真選擇。

同時,選專業也要考慮自身的性格、能力、學科特長等因素;也要考慮家庭背景和資源人脈。如果大學裡考慮通過轉專業的方式“曲線救國”的,則填報同一大類或學院的專業為好。

去哪裡讀大學?

去哪裡讀大學,絕對是家長比孩子更關心的問題。

建議如果是地處東北、西北、西南等地的名牌(985)高校,可以去。因為這類學校在社會上聲望很好,一般用人單位都知道。且由於學校地處偏遠,分數相對江浙滬名校會低一點。以部分985高校為例:蘭州大學各專業投檔分在617-627分之間;西安交大各專業投檔分在642-658分之間,15個專業招生,只有2個專業投檔線在650分以上。

高考分數600-630分區間的同學能夠錄取到外地的211高校(江浙滬地區211高校基本沒戲了),就不必一定要讀本省的非211高校。但有些省份211高校還不如本省的浙工大,那就不要去了。

不能讀江浙滬211高校的,又不願離家太遠的。如果能在江浙滬較好的普通高校(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省內浙財、浙工大、浙工商、寧波大學、浙師大等強勢專業)就讀,也可選擇。

高考分數為一段線左右或者以下的,儘量選擇在本省就讀。一般普通院校肯定是當地人招生人數多,外地少,大部分考生畢業後還會回本省找工作。所以讀4年大學,還要積累4年的人脈關係。

建議大學所在地域選擇的原則首先是“江浙滬”或者“北上廣”;然後是“由南到北”、“由東向西”、“(大學所在城市)由大到小”。大學不是真空環境,必然受到所在地域的社會經濟、文化氛圍的影響。你的思維方式、眼界、思想開放程度也必然受到感染。

“孔雀東南飛”,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師資力量也必然優於內地高校。到高校雲集的大城市讀書,可以見識到更多優秀的同齡人,更早了解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前景。學技術的理工類還好,如果是經濟類、法學類等偏重於人脈資源的專業,儘量在本省就讀。

雖然讀一所好的大學能讓你贏得尊敬、自信,選對一個專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後發生“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

但是,好的學校與專業並不能保證給你帶來好的職業前景。良好的學習能力以及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才更能助你走上你想走的道路。

你們千萬不要強制替子女報填你們自己喜歡的專業。

應該與孩子好好溝通,提供自己的意見就好,選擇權應該留給孩子自己決定、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因為勉強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既浪費時間,也浪費教育資源,最後害的還是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