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當皇帝只是一個職業,並非愛好,這一點李後主與宋徽宗深有同感,二人一個是千古詞帝,一個是書畫雙絕,當然國家在他們的治理下也是凶多吉少。或許有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對此乾隆帝很不服氣,不僅自詡為“十全老人”,還洋洋灑灑留下4萬多首詩,只是沒有一首成器的。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相比乾隆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就聰明多了,平生僅作詩一首半,就成功在文學界刷足了存在感,尤其是那半首詩,更是在之後的400年間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自從被朱元璋續寫後,更是因狗尾續貂而名聲大噪,如果宋太祖泉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說一說那一首半的詩。趙匡胤打小沒怎麼讀過書,在柴榮手下干時,隨著軍功越做越大,開始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短板,那就是沒文化,於是開始惡補。就這麼補了一陣子,感覺到文化積澱差不多了。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這一日趙匡胤和朋友把酒言歡,由於喝得太盡興了,趙匡胤最後倒頭就睡。第二天,一睜眼,看到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一個朋友就即興做了一首詩。趙匡胤畢竟也是惡補過的,靈感竟汩汩而淌,也隨即作了一首《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雖然像極了一首打油詩,但勝在了氣勢上,不愧是將來大宋的奠基人,詩一出口,就得到朋友們的紛紛點贊。趙匡胤一看,作詩也沒那麼難嘛,得意之餘也漸漸喜歡上吟詩。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趙匡胤當上皇帝后,在一箇中秋之夜,與大臣們一起飲酒賞月,喝到興頭上,趙匡胤忽然來了靈感,隨即吟道:“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萬國明。”群臣一聽,伴著酒勁紛紛叫好稱讚,一時間竟打斷了趙匡胤的思路,這下半首怎麼都憋不出來了,就這麼尷尬了一會兒,有個大臣順勢說這兩句詩氣勢非凡,實在無法接續,並建議皇帝將這兩句詩宣告天下,找天下文人來補齊。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就這樣給趙匡胤救了場,但這後半首詩,一直沒人敢續,要知道這可是皇帝作的詩,續不好是要掉腦袋的。所以整個宋朝無人敢觸黴頭,直到400年後的明朝,朱元璋聽說此事後,琢磨了半天終於給補齊了:“未離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萬國明。恆持此志成永志, 百戰問鼎開太平”

對於朱元璋的後半首,文人墨客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大多數認為有狗尾續貂之嫌,因此宋太祖這半首詩,至今還沒有稱得上的後半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