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雍正王朝》裡康熙和雍正都帶眼鏡,那年代就有眼鏡了嗎?

風中勁草135060683


先來一張照片鎮樓。

這是中國眼鏡博物館展出的一副眼鏡,不過不是原品,是複製品。

原品在哪兒呢?諾,這就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幾副眼鏡,清代道光年間的真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了很多眼鏡,都是清宮裡出來的。在海峽彼岸,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一副清代眼鏡,可惜眼鏡沒了,只剩下眼鏡盒。

喏,就是下面這個。

這個眼鏡盒很像荷包,有帶子,能掛在腰帶上,加上帶子,總長12公分,寬6公分,中間那荷包剛好可以裝下兩個眼鏡片兒。

看完上面這幾副清朝的眼鏡,你可能會說:“哇塞,清朝好先進,那時候居然就有眼鏡了!”別忙,在那些比清朝更早的朝代,也有眼鏡。

瞧見這副眼鏡沒?這是明朝的。

還有上面這個,也是明朝的。

這些是眼鏡盒,也是明朝的,木製品,上了漆,每個盒子能裝下兩副鏡片兒。

明朝以前有沒有眼鏡呢?當然有。

瞧,這是元朝的眼鏡。

這是宋朝的眼鏡。

眼鏡最早是誰發明的?不得而知。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很難說。

馬未都老先生是當世收藏大家,他的觀復博物館裡也藏有幾副眼鏡,他認為眼鏡是中國人發明的,發明時間大概在北宋,依據是北宋有一本小冊子《暇日記》記載:“史沆斷獄,取水精十數種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牘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則見。”史沆審判案子,老眼昏花,看不清字,把水晶磨成的鏡片架到眼睛上再看,就看得清了。

南宋還有一本提到眼鏡的小冊子《洞天清錄》,提到一種名曰“靉靆”的東西:“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老年人看不清小字,用靉靆去看,視力會好很多。

馬未都先生據此證明,眼鏡發源於中國,發源於宋朝。

但是馬先生沒有精研版本學(無論多麼博學的學者都不可能無所不知),他讀的兩本宋朝小冊子都是後人編訂和印刷的,並非宋朝古本。現在已經有學者仔細梳理了《洞天清錄》和《暇日記》的所有傳世版本,發現到明朝為止,這兩本書裡都沒有關於眼鏡或“靉靆”的記載,直到清朝編訂《四庫全書》,它們才突然出現。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後人往裡面夾帶了私貨,增添了內容。

古人很早就發現某些透明的水晶、玉石和玻璃製品可以改變焦距,並藉助這些水晶片、玉片或者玻璃片來看書,這沒什麼稀奇的,不能證明中國人發明了眼鏡。

現在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眼鏡片,是公元前七百多年的一塊打磨好的圓水晶,是亞述文明的貢獻,距今已有兩三千年,當時可能作為放大鏡來使用。真正可以佩戴的並且可以批量生產的眼鏡,則是意大利人發明的,發明時間恰好是我們中國的宋朝時期。

我們知道,宋朝遠洋貿易非常發達,歐洲的玻璃製品通過海路運到了中國,其中也包括眼鏡。

宋朝以後,元朝、明朝、清朝的眼鏡,也大多是進口貨。不是說我們中國人不聰明,發明不出眼鏡,而是因為我們古代的光學理論一直停滯不前(截止清朝中葉,光學還停留在戰國時期小孔成像的階段),而且玻璃工藝也比較落後。


開周說宋


根據記載,中國在明朝宣德年間,就已經使用眼鏡了。

中國歷史博物館有一副正德、嘉靖年間畫家仇英所畫的名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其中,就有一老者是戴著眼鏡的。

明代時,把眼鏡叫做“靉靆”(音 愛待)。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本詞的中文原意是雲霧飄拂繚繞的樣子,形容看不清。

羅懋登在16世紀末著《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一書的第五十回寫道:永樂八年(1410年),滿剌加國王朝貢“靉靆十枚”。

明朝著名的大奸臣嚴嵩晚年就帶眼鏡。

清朝時,眼鏡開始漸漸普及。康熙和雍正都愛戴眼鏡,乾隆不喜歡眼鏡。到嘉慶時候,眼睛已經很普及了。

最初的眼鏡,全是舶來品,不僅貴,還很稀少。眼鏡的鏡片由水晶石磨製成,材料稀少,價格昂貴,只有達官貴人才帶的起。康熙和雍正皇帝,就喜歡用眼鏡來賞賜百官。

眼鏡最初是單片的,後來到16世紀才出現雙片鏡。雙片鏡在鏡架兩端繫上線掛在耳朵上。眼鏡架的生產不斷改進,逐漸由繁而簡,出粗糙到精巧。鏡框有紙圈、漆皮、午角、玳瑁、銅圈等。

清朝時期,不僅皇宮內務府造辦處可以專門為皇帝定製眼鏡。蘇州等地的手工作坊,也開始生產眼鏡。嘉慶年間,眼睛的價格整體下降。

兩廣總督向康熙進獻水晶眼鏡,康熙覺得不錯,就賞賜給胤禛一副。胤禛覺得戴上眼鏡以後,看的很清晰,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所以,胤禛當皇帝以後,內務府造辦處為雍正帝專門製作的各式眼鏡達35副之多。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初十日,奏事太監劉玉傳旨:
“照朕用的眼鏡,再做10副。”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我是歷史問答“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眼鏡這個東西,到底是從中國傳入西方還是西方傳入中國尚有爭議,清朝的時候中國已有眼鏡更是板上釘釘。

元朝的時候,我國就已經開始用水晶磨製鏡片來幫助看東西。到了明朝,“單照鏡(與如今的放大鏡類似)”的技術已經比較完備,但是由於其價格昂貴,一般只作為宮中的御用品或者賜給年老體衰的大臣以示恩寵。

正德年間,中國人的眼鏡已經出現了夾鼻眼鏡,在鏡架旁邊牽兩根線拴在耳朵上。這種戴眼鏡的方式直到清朝後期才被眼鏡架取代,乾隆時期就有詩句為證:“少年不盡風流態,理聰斜窺紅粉妝”之句,就是指江南一帶人以戴眼鏡為時髦,亦有在結婚禮儀時,新娘以上有色眼鏡掩羞容。

只是中國人一直沒搞明白一點,就是玻璃的燒製方法。所以很長時間,眼鏡片一直都只能是水晶,這就限制了眼鏡在中國的發展。等到列強打開國門的時候,中國的眼鏡業已經落後世界很久了。



青言論史


在我國,眼鏡的發明年代遠遠早於清代,事實上,關於眼鏡到底是從歐洲傳入中國,還是中國傳入歐洲的,史學界尚沒有定論。但羽菱君認為,我國就是眼鏡的發源地。



《雍正王朝》雖然是一部電視劇,但是裡面的雍正佩戴眼鏡的劇情並不是杜撰的,這是事實。我國眼鏡的發明可以追溯到宋朝,元朝時期的鏡片現今還有收藏。

明代是我國眼鏡發展的一個非常時期,眼鏡的推廣,使得眼鏡技術得到革新和進一步發展。




崇禎年間,我國出現了一位傑出大師級的人物,叫做孫雲球。他精心研製了一種可常架在眼鏡上的鏡片,還掌握了驗光技術。他寫的一部《鏡史》的科技製作,更是為我國眼鏡事業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明清兩代,都有很多關於眼鏡的記載,這段時間的眼鏡被稱之為“靉靆”。

明·田藝蘅 《留青日札·靉靆》:“提學副使 潮陽 林公 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清·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相傳 翁覃溪 ……六七十時猶能於燈下作細書,閱蠅頭字,不假靉靆。”

到了清康熙年間,我國眼鏡的製作技術已經相當嫻熟,其製作和銷售也備具規模。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蓬勃發展,眼鏡已經成為專門的商品。



我國作為眼鏡的發源地,到康熙年間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可謂悠久。雖然眼鏡在當時是昂貴的消費品,但康熙和雍正作為帝王,再加上清朝皇宮的內務府有專門為皇帝制作眼鏡的造辦處,他們佩戴眼鏡是一件十分合理的事情。

我是羽菱君,個人觀點,為你解惑,不正之處,敬請指出,洗耳恭聽,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這是真的,已經有了幾百年了。

別說雍正,說他老子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61年繼位皇上。而在早1290年左右,意大利就已經生產的那種可戴式眼鏡了。



所以,這不是穿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