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对标深圳,哪些城市将成“下一个深圳”?

对标深圳,哪些城市将成“下一个深圳”?

最牛深圳

深圳是特区,从设为特区开始到21世纪初创造了深圳速度。其后遭遇了2003前后的迷茫期,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掀起了大讨论。此后,深圳开始了第二轮创业——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产业升级!到现在,深圳成为全球前20强城市,年度专利发明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的旧金山和纽约,而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中,深圳无疑是核心城市。

对标地理位置、政策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规划,有哪些城市的角色和潜力与深圳相当?

是苏州吗?

对标深圳,哪些城市将成“下一个深圳”?

人均GDP苏州和深圳接近

苏州经济和人均GDP一直稳居江苏省的老大位置,南京和无锡都不如它。但苏州主要是因为有临近上海的优势,承接了上海的产业转移和制造部分如昆山。另一个就是苏州工业园(与新加坡合作)的崛起,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引擎。

从这个角度上说,苏州是一个靠上海、靠外资的城市。这和深圳内生型经济如腾讯、华为、华大基因、大疆等本土企业强劲的特点具有很大不同。

工业转型,创新科技,城市土地缺乏(工业进一步向县域转移等变化),人口和上海一样老化……苏州的经济发展速度2017年勉强到了7%,这与中西部省会速度(如贵阳2016年经济增长达到13%)以及深圳速度(2017超过了8%,接近9%)差距明显。

得于斯,限于斯。苏州正因为靠近上海,没有机场,这一点是个很大的缺憾。未来很可能会被郑州,成都超越。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苏州可谓并无多大的彩头。

苏州各方面其实都接近深圳的实力,但未来后劲不足!

是三亚或者海口吗?

有人一听到海南就笑了。因为无论是曾经被设为全省特区,国际旅游岛都让海南拥有很好的牌,但最终没有发展起来。

2018年,国家给海南送上大礼——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区。

目前上海福建广东等是自贸区,而自由港只有香港是。这等于给了海南最为优先和利好的政策!

三亚和海口是海南最好的城市,如果自贸港区发展得很好,海南的确有可能成为香港第二,但不是深圳第二。

因为从海南的产业布局来看,未来重点发展旅游、新能源汽车以及医疗养老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就算是自贸港未来发展起来了,也是港口经济、物流和金融会聚集带动了起来。

按照海南的产业(没什么工业)也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科技创新的链条也不具备

是厦门、珠海或者霍尔果斯吗

对标深圳,哪些城市将成“下一个深圳”?

霍尔果斯区位优势

厦门和霍尔果斯地方小,人口人才聚集和产业聚集难以扩张。

福建厦门面积1700平方公里,人口400万(深圳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厦门对台经济拥有便利条件,此外厦门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或许小而美更适合它。

新疆霍尔果斯(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也是不到2000平方公里,不算大。因为一带一路和边境口岸城市关系(区位优势)刺激了经济增长。霍尔果斯是丝路新城,公路口岸是中国西北五省综合运量最大的陆路口岸。2016年霍尔果斯市生产总值26.8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46%。

除了外贸,就是霍尔果斯的优惠税收政策,近几年,企业家、投资者、国内演艺界人士争先恐后奔赴霍尔果斯注册公司,“落地”经营。这也带来了霍尔果斯的部分税收收入。

综上,厦门和霍尔果斯虽然经济活跃,但产业结构很明显与深圳巨大不同,顶多是和刚开始的深圳特区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类似。它们也不具备深圳的潜力。

另一类似情况的就是珠海,珠海面积小,人口小,产业不多,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会有提升,但承担或部分承担深圳的角色都不太现实。

三个省会城市具有对标能力

对标深圳,哪些城市将成“下一个深圳”?

贵阳,最被看好的省会城市

三个省会城市具备深圳速度和深圳科技创新的潜力和能力!它们是:武汉、成都和贵阳!

武汉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2017GDP与苏州差距越来越小,排在全国第九,超过杭州),尤其是拥有国字号的东胡高新区以及大批科研院校,这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速提供了巨大动力。在中部崛起的表现中,武汉最为抢眼!此外,武汉被列为长江经济带的大城市,对于产业承接转移聚集和人才吸引都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说,深圳是对外的特区,那武汉在内陆有可能成为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的高地!

成都个人觉得是最能代表西部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第一城,成都本身基础就好(2017GDP排在全国第八),产业人才聚集,近几年成都猛推新经济,吸纳科技团队创业。《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成都成为海归创业第三喜爱的城市。成都还拥有56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近500万各类人才,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储备丰富,科技人才资源富集。

贵阳近年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13%的经济增长超越了几乎所有大中国省会城市和大城市。贵阳在大数据经济方面走在前列,“数据之都”逐渐被许多人接受,就算是权威媒体也公开称贵阳为“中国大数据之都”。

贵阳已经不仅仅吸引了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戴尔、高通巨头前来投资(服务器、电商和云计算等各方面),苹果在中国的iCloud用户的数据全部迁移至云上贵州。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引领的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为贵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贵阳已经成功打造为中国的“数谷”,这是世界经济和科技未来的前进方向。

还有一个令贵阳成为下一个深圳的可能,贵阳的人口结构全国最年轻,这点上甚至超过了现在的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