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抱團”發展共致富

——巧家縣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助力脫貧攻堅

“以前我們種洋芋一畝產量就是4000斤左右,現在預計的產量是7000斤。”近日,筆者來到巧家縣馬樹鎮恆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脫毒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馬樹鎮農業中心副主任施汝金對筆者說道。

據瞭解,恆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3月,主要經營馬鈴薯、蔬菜、中藥材的種植加工銷售,為成員提供種植技術服務。通過兩年多的發展,該合作社共有社員408戶,其中貧困戶243戶。今年,該合作社實施種植種薯馬鈴薯2600餘畝,其中合作社種植740畝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帶動農戶種植1880畝。

在馬鈴薯種植中,該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採購種薯,發放到老百姓手中,由農戶自己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技術指導和後期的種薯回收、銷售,在原種繁殖當中,一畝地老百姓預計的純收入是1760元,一級種繁殖二級種5830畝,預計畝收入是2770元。同時,合作社在運作中拿出盈利的60%,用於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和社員分紅,使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1.2萬元。

在老店鎮沐民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脫毒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大海村村民海達民也信心滿滿地說:“今年我家種了15畝,大概能收成七八萬斤洋芋,往年就是三萬來斤。”

這只是巧家在發展壯大馬鈴薯產業中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讓村民“抱團”發展促增收共致富的一個縮影。據瞭解,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縣共登記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629個,入社農戶45949戶,其中入社貧困戶28693戶(全縣共有貧困建檔立卡戶45368戶),貧困戶入社率達63.22%。其中,銷售收入實現100萬以上的5個,達50萬元以上的12個。以集體經濟入股合作社的共152個,入股方式以土地或固定資產投入為主,收益分配方式以按股分紅或固定回報為主;採取“黨支部+合作社”發展模式的共153個。“四大”產業配套專業合作社的建設中,在全縣97個馬鈴薯主產區貧困村建立馬鈴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97個,覆蓋97個貧困村、25630戶入社農戶、205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村覆蓋率100%,貧困戶覆蓋率100%;在130個花椒主產區貧困村建立花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130個,覆蓋117個貧困村、23502戶入社農戶、2115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村覆蓋率100%,貧困戶覆蓋率100%;馬鈴薯和花椒產業實現了良種良法、高度組織化、基層黨組織主導的專業合作社“三個全覆蓋”。同時,全縣共建立生豬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90個,覆蓋72個貧困村、15671戶入社農戶、141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建立肉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80個,覆蓋69個貧困村、11200戶入社農戶、976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村級黨組織引領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產業走、農民跟著合作社走。”近年來,巧家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措施來抓,積極發揮村級黨組織、能人大戶和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探索建立“黨支部+”“互聯網+”“公司+”等模式,不斷提高組織化、科技化程度,同時加大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為實現精準脫貧找載體、探路子,助力全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