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新风润古城 文明花正开

吴堡县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一个个道德模范、脱贫典型被颂扬,一批批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和个人不断涌现,城乡环境面貌持续美化,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群众脱贫劲头也更足了。近年来,吴堡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新民风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美丽吴堡、幸福吴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1

闪耀道德光芒 传递榜样力量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身残志坚,却凭借着坚强意志和勤劳双手,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的王虎年;

用不竭真情和炙热心肠诠释“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风内涵的曹兵家庭;

十年如一日照顾赡养双方父母,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的丁改英;

带领一个“刁民村”走向和谐团结的慕利兵;

家庭氛围温馨和谐、乐此不疲为乡邻排忧解难的宋应虎家庭……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典型故事是最生动的价值观。7月4日下午,在吴堡县第二届新民风建设先进典型表彰大会现场,会场大屏幕上播放着“十星级文明户”和“自强脱贫模范”事迹展示短片,画面里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虽然他们身份不同、经历各异,却用各自独特的个人魅力、闪耀的美德善行,传递着温暖有力的正能量,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当天的表彰会上,吴堡县对20户“十星级文明户”和12名“自强脱贫模范”进行了表彰奖励,每人(户)奖励5000元,同时通报了全县6名“争当贫困户”的反面典型。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当前,吴堡整县脱贫‘摘帽’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更多的先进典型当先锋、作贡献,需要更多的榜样人物当标杆、作引领。”王华说,通过表彰新民风建设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驰而不懈地正民风、转乡风、立家风,让褒扬凡人善举和传播主流价值的道德氛围在吴堡这片土地日益浓厚。同时,对“争当贫困户”的反面典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懒赖推”之类的失德败德行为,给本人以教育,给世人以警示,树牢脱贫光荣、安贫可耻的荣辱观,让自强自立、奋进思变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主旋律。

广开渠道,让善行义举竞相涌现。今年以来,吴堡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自强脱贫模范”等创建评选活动,在广大农户中积极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群众创业致富的热情,树立文明新风尚。其中,“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以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兴业致富星、勤俭节约星、环保卫生星、诚实守信星、孝老爱亲星、助人为乐星、文明礼貌星、移风易俗星十个星级为标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主体作用,按照每一季度农户自评、群众互评、评审初定、张榜公示、定星授牌五大步骤进行评选,并统一授予“星级文明户”铭牌,让以“星”为荣,创“星”争“星”的浓厚氛围助推吴堡乡风文明建设。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助力全县精准脱贫工作,吴堡在全县开展了孝老爱亲模范和不孝子孙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孝老爱亲模范在社会生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不孝子孙反面典型在群众生活中的警示提醒作用,在全县形成文明和谐、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风气。

2

志愿服务在行动 用爱温暖一座城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大妈想剪个什么发型,免费的,不收钱。”“您的血压有些偏高,平常要注意饮食,多锻炼。”近日,杨家塬村活动广场上热闹非凡,吴堡县寇家塬镇“中塬老年活动协会”走进该村,为孤寡老人和村民提供免费义诊、理发、修理小家电等便民服务。

得知志愿者要来免费理发、维修家电,本村及邻近村的群众早早便来到现场。活动现场,理发志愿者在耐心询问老人发型特点和要求后,一丝不苟地剪起头发;维修志愿者搬出了修理工具,仔细检查家电的损坏情况,专心修理每一部电器;志愿者还为老年人测量血压,认真讲解高血压的预防知识及注意事项……贴心便利的志愿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志愿者的手艺真不错,这比我在理发店里花钱理得都好。”刚理完发的辛大妈看着自己清爽的发型,连心情都变得愉悦起来。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提及“中塬老年活动协会”,寇家塬镇的村民赞不绝口。该协会成立以来,志愿服务队解决了附近村民电器年久失修,村里空巢、孤寡老人无人照料等问题,而且秧歌队扭火了群众的生活,营造了和谐互助的氛围。

“我们协会于2015年3月18日正式组建,下分‘志愿服务队’和‘中塬秧歌队’,成员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为了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特长优势,协会结合个人实际制定了具体服务内容和时间,为群众提供各类志愿服务。”“中塬老年活动协会”发起人杨文太介绍说,目前志愿服务队提供的服务范围辐射寇家塬镇冯家塬村附近的8个自然村、170多户、300多人,已先后为群众修理电器1000多件,理发3800多人次,量血压4000多人次。

如今,寇家塬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中塬”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爱传递着温暖与感动,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文明无止境,志愿不停步。近年来,吴堡县将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品牌亮点,坚持常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逐年发展壮大,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为了助力全县精准脱贫工作,由吴堡县志愿服务总会成立了“脱贫助手”志愿服务队,联合多个志愿服务队以及志愿者,走进基层开展“扶智扶志”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当下,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公园广场还是居民社区,志愿者红马甲的身影处处可见,志愿服务已成为吴堡县的一张温情名片,扶贫助困、爱心捐助、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清洁家园、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走向常态化。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志愿服务团体46支,实名志愿者1549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89个,全县志愿服务时长共2万多小时。

3

培育乡风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5月29日,对于秦家圪崂小组的村民来说是热闹非凡、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寂静的山村迎来了本村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即“乡贤回家庆团圆”活动。300多名在外游子齐聚一堂,庆团圆、叙乡情、谋发展。

这次乡贤回家庆团圆活动为期一天半,大家一起扭秧歌、看大戏、吃饸烙面、炸油糕、吃八碗......一路参观村文化广场以及新房旧院,走亲访友,共话说不完的情谊。活动后,回村的乡贤逐门逐户地对长期居住在村的老人、贫困家庭进行了看望,同时,对家乡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对村规民约进行了讨论,并围绕弘扬先辈美德、传承创业拼搏精神、教书育人、发家致富反哺故乡等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据村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举办这次“乡贤回家庆团圆”活动,让在外乡贤持续关注家乡发展,尽自己所能为家乡脱贫致富助一臂之力。同时,鼓励群众学习乡贤身上的孝德精神、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更多地为农村振兴出谋划策。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为了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吴堡县大力弘扬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的乡贤文化,鼓励乡贤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引导乡贤参与村规民约的制订,注重发挥乡贤反哺作用,促进乡村繁荣,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使乡贤的示范榜样作用逐渐内化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自觉。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吴堡县刮起了一阵“文明新风”,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同时,针对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和群众存在的不良人情风、盲目攀比风、失信不孝风、打牌赌博风等社会风气,以及在脱贫攻坚中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和“懒赖推”行为等问题,吴堡县在全县开展了以“诚孝俭勤和”为主题的新民风建设工作,通过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主题活动,加快建设新民风,推进扶贫扶志,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文明新风尚。

其中,吴堡以“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为载体,开展新民风道德评议,由群众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等乡贤能人组成道德评议委员会,通过“群众说”(即围绕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和“不诚、不孝、不俭、不勤、不和”等问题,发动群众交流看法)、“乡贤论”(即引导群众对正面典型见贤思齐、对反面典型自觉抵制,通过民主表决,形成评议决议)、“榜上亮”(即依据评议结果,对先进典型宣传褒奖,对后进典型落实专人帮包转化),深入开展新民风道德评议活动,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清风正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