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海南旅遊發展報告》:不突破體制束縛,海南旅遊做不大

全文字數: 1185

閱讀時間:4分鐘

《海南旅游发展报告》:不突破体制束缚,海南旅游做不大

“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

真可謂千年等一回。東坡先生在落寞孤寂的境況下借詩釋懷之際,即使更為樂觀豁達的頭腦也難以想象得到,時光的車輪演進到今日,海南,這個在歷史上長期孤懸海外的蠻荒之地……。”

開篇就讀到這樣詩意的文字,如果你就此判斷這是一篇散文,那你就錯了。這可是一篇貨真價實的研究報告——《自貿區(港)前景下的海南旅遊發展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由智慧財經研究院聯合《財經》雜誌,於8月9日在北京正式發佈。據智慧財經研究院執行院長兼首席研究員曹聖明介紹,跟一些非民間的智庫或機構出品的研究報告相比,《報告》主要具備四大特色:

其一

儘量用平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枯燥的學術性話題

譬如對東坡先生的詩句的引用、故事的講述和黎族文化的描述,既增加了可讀性,又呈現了歷史縱深,為海南慣有的蠻荒形象增添了文化色彩,展現出海南旅遊資源多姿多彩的一面。

其二

是在緊扣主旋律的前提下,直面真問題

既對“全域性自由貿易島(港)的特殊政策”釋放的重大利好進行了深入解讀,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在國際旅遊島近8年的建設實踐中,基礎設施短板亟待填補、旅遊產品質量亟待提升、體制機制活力亟待激發等缺陷已經暴露無遺。尤其關鍵的是,“下一步,政策的驅動必須以突破體制的束縛為首要任務。縱觀海南建省三十年以來的發展和世界其他島嶼經濟體的發展經驗,開放模式比優惠政策更為重要。如果沒有體制的突破,僅以優惠政策拉動,包括旅遊業在內的島嶼經濟體的發展效果都將十分有限”。

對於引起巨大爭議的海南全域限購,也旗幟鮮明地認為:遏制炒作和哄抬房價的短期行為,是基於歷史教訓的優化選擇;背後是一場深層次的產業結構調整,有助於海南擺脫廉價的房地產加工廠的困境,從而促進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智慧財經研究院作為第三方智庫客觀中立又見解獨到的專業精神。

其三

既注重對現狀的剖析,又注重橫向的比較與縱向的延伸

自然資源方面,通過跟國內絕大多數旅遊目的地的比較,發現海南的熱帶海島與熱帶雨林景觀等的並存,具有頂級性或很強的獨特性;通過跟國際旅遊目的地,尤其是跟國際知名濱海旅遊區如美國夏威夷、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馬爾代夫及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的比較,發現海南島並無獨特性優勢。

文化稟賦方面,發現以黎族文化為主體的人文風情在國內獨有,而歷史人文旅遊資源也因相對應的歷史故事、名人事蹟而具有不可替代性。

就全島內部的結構而言,發現當前旅客多集中於三亞及海口地區的濱海旅遊區,中西部地區多為通道旅遊,旅客平均停留時間較短;旅遊產品形式單一,濱海旅遊產品佔比過高,且呈現出同質化趨向,不利於全域旅遊的推動。

課題組還發現,海南具備開發家庭旅遊產品的天然優勢;同時,由於海南還享受全域性的自由貿易島(港)的特殊政策,政策優勢幾至無可比擬。

其四

從理論到實務,皆具備重要的參考價值

《報告》在直面真問題,解讀政策,剖析航空、機場、海運、酒店、地面交通以及旅遊產品等要素的短板與潛力等的基礎上,還有針對性地提出瞭解決方案,對相關領域的政策制定、戰略佈局、產品開發與投資決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海南旅游发展报告》:不突破体制束缚,海南旅游做不大

報告全文詳見今日第2篇推送

報告原文|自貿區(港)前景下的海南旅遊發展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