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七週歲,學鋼琴一年了,沒有自主學習能力,該放棄學琴嗎?

mailude


講一講自己和身邊孩子學習鋼琴的經歷,供您參考吧。

自己孩子五歲辦嘗試電子琴,半年後覺得孩子能夠接受,才去買了鋼琴學習。最初孩子和家長都特別聽老師話,每天練習40分鐘,但恐嚇、爭執、吵鬧伴隨整個過程。學習鋼琴一年左右, 孩子對鋼琴表現出極度的厭煩。但每次去上課,老師總是誇孩子進步很大,於是家長利用各種手段引導孩子繼續堅持每天練琴。

小學三年級,孩子經常說頭疼。當時我隱約覺得和孩子壓力大有一定關係,但沒有勇氣確認內心的想法。帶孩子到各大醫院檢查,都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後來一個耳鼻喉專家對我說:孩子頭疼主要是壓力大造成的,並且讓我觀察孩子閉目時眼球發顫。那一刻,我果斷決定停止彈鋼琴,每天鍛鍊一小時,畢竟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停下鋼琴後,每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不久,孩子就不念叨頭疼了。半年之後,看她身體健康沒有問題,又和她提及彈琴的各種好處,停止彈琴的遺憾,孩子也算懂事,同意繼續彈琴。再次恢復彈琴,我不再採取強迫高壓的做法,而是讓孩子自主彈琴,4年級下學期,她居然考過了八級。之後陸陸續續彈琴,在6年級寒假衝刺了鋼琴十級。孩子沒考過,這次考級徹底傷了她的彈琴興趣,再也不想彈琴了。至此以後,她再也沒有碰過鋼琴。

我們同時期學琴的孩子,堅持下來的基本通過了十級,但到初中接著彈的,基本沒有了。

個人認為:學琴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只要家長能堅持下來,孩子都能堅持下來;學琴是一個考驗意志的過程,不斷的給孩子目標和肯定,孩子能夠在學習中獲得自我認可;學琴的潛在收穫非常大,比如我家孩子音樂基因比較差,學琴讓她的音準、節奏非常好,對學習唱歌非常有好處。

因此,對於題主的問題,我的建議是不要過早放棄,心平氣和的堅持一段。如果孩子真不喜歡音樂,再放棄也不遲。


入青0601


說我家丫頭學琴經歷,我家幼兒園大班開始學琴,剛開始大半年很興奮學的也很快,學一年多以後,樂曲慢慢的難了,練琴慢慢地變得枯燥了,有時會偷懶不想彈,各種理由不去機構學習!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家長一定不能鬆口說不彈了,她不想彈,你就需要坐在邊上陪著她彈。後然我發現除了孩子本身覺得枯燥外,學琴的機構的教材,教學模式和老師也是一個問題。接著就換了個機構,這個機構屬於快樂教學,孩子就很願意學了,練琴的枯燥也沒有了,現在快3年多了,孩子每次上鋼琴課我都陪著,練琴只要有時間我都會陪著,剛開始樂曲簡單的時候,錯的地方我能聽出來,簡單的曲子一般我都會和她一起彈,後來隨著級別的升高,錯音我聽不出來,但是節奏穩不穩,斷的多不多,有沒有認真練習我能聽出來。這一路學過來,就是大人要堅持住,孩子更要堅持住。我家今年7歲在暑假也通過了4級,爭取明年跳考6級!我們基本每天放學回家都練習30分鐘左右,每週上一次正課一次陪練課,其他時間在家練習,發視頻給老師看!每天日積月累的練習還是很有效果的……

創建於2018.9.16


依七在一起囖


題主,咱們先擊個掌,隔空抱一抱——咱倆的情況簡直太相像了。我女兒也是剛剛滿七週歲,學鋼琴一年半了。她剛剛從琴房回來,我因為剛生二寶,姥爺帶著去的,錄了上課的視頻。我看著視頻氣不打一處來。

老師一直在說:

  • 你看譜子怎麼這麼不認真?
  • 都學琴一年半了,小時候學過的斷奏,現在完全不會了嗎?
  • 按照你的進度,現在應該拿起譜子就會彈呢,怎麼這麼困難?

但即便這樣,我也不希望她放棄學琴。

  • 她爸爸和我都沒有彈鋼琴的基礎,沒有辦法輔導她,孩子慢一點是正常的。
  • 她才七歲,隨著她歲數的增長,理解和領悟的能力也會慢慢提高吧?

  • 現階段,我們慢一點沒關係,按照老師的要求多花一點時間在練習上。
  • 我也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實,學琴這件事情考驗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

我不希望孩子半途而廢,更不希望孩子在長大之後,說起鋼琴這件事情,責怪父母沒有足夠堅持。時間會給我們想要的回報,音樂會在她孤獨的時候給她陪伴。

以上就是一個琴童媽媽的真實心聲,分享出來,希望我們都不孤獨。

歡迎您關注我,我們一起,互相鼓勵,陪伴孩子進步。


小公主變形計


說說我家學琴經歷,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家兒子學琴七年,幼兒園大班開始學習,剛開始大半年充滿著新奇和喜歡,一年多以後,樂曲慢慢的難了,練琴慢慢地變得枯燥了,有時會偷懶不想彈,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家長一定不能鬆口說不彈了,他不想彈,你就需要坐在邊上陪著他彈。七年來,孩子每次上鋼琴課我都陪著,練琴只要有時間我都會陪著,剛開始樂曲簡單的時候,錯的地方我能聽出來,後來隨著級別的升高,錯音我聽不出來,但是節奏穩不穩,斷的多不多,有沒有認真練習我能聽出來。這一路學過來,就是大人要堅持住,孩子更要堅持住。我家兒子今年夏天通過中國音樂學院鋼琴十級考試。目前由於上初中,學習壓力很大,很少有時間練習,只能週末彈一小會琴當身心放鬆,緩解壓力。


瑜寒A


7週歲孩子學鋼琴一年,沒有自主學習能力,該放棄學琴嗎?

在了結這個問題之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這個時期孩子的特點。

對於孩子而言,4-10歲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感興趣。因為此時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也會做各種各樣的嘗試。

對於興趣愛好而言更是如此。可能孩子跟家長說我想學鋼琴——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只是出於好奇和對新鮮事物的嘗試。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感受,他發現自己實際並不真的喜歡這項活動。

這種情形,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門的詞叫做“試錯”。

試錯對於孩子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

很多時候,家長會跟孩子說“我吃過XX的虧,這是經驗教訓,你不要做XX了。”但是這種說教對孩子根本沒有用,因為他沒有經歷過,可能還會因為叛逆,將家長的禁止令當成催化劑。

當然在興趣愛好方面,他因為好奇的原因開始說喜歡,一經詳細瞭解可能發現並不適合自己,那就不用費那麼大的力氣讓他在內耗中堅持了。

如果希望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可以繼續試,直到找到孩子真正愛好的。


當然如果最初學鋼琴是家長逼著學的。那堅持一年這樣的效果,說明勞民傷財。放棄吧。

我是晨光微曉,懂英語,愛繪本。兩個孩子均自3個月開始親子閱讀,贊同我的回答就關注我吧。

晨光微曉


學琴需要孩子有興趣,但是興趣做不到長期堅強的動力。家長的態度和支持是長期堅強的動力。

我們家孩子學琴7年了,也就是從這兩年開始,完全自主學習了。從老師的聊天中瞭解到,完全自覺的孩子,只有那一個,真的是興趣,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練琴,所以也是唯一一個在初中考完了雙排鍵10級。我們學電子琴,先單排鍵,考完10級,然後雙排鍵。

孩子不能自主學習真的是一個通性。大多數孩子放棄學琴,也是在1年後開始的。我們從開始學琴,一個班16人,到最後剩下原班的人員3個。第一年第二年流失最多。但是堅持到最後的孩子,在上高中,上大學之後還繼續熱愛。高中受學習壓力,停止學琴,但是在高壓之下會把彈琴當做解壓方式。這些熱愛的學生,在大學不同程度的將音樂技能用上了。

學琴在經歷過第一年後,識譜,聽節奏,彈琴手勢都有要求,這個時候的挑戰是很大的。

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家長是要陪同的。所以老師講課的內容,我們也一併聽了,這樣回家練習的時候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指導。對五線譜的認識也是跟著孩子一起學的。學習五線譜的能力雖然慢,但是初期還是能跟上孩子節奏,並進行指導。最困難的是聽節奏,成人的聽力沒有那麼敏感了。電子琴對節奏要求很高,必須在哪個節拍出來哪個音。電子琴有個好處是可以調慢節拍,所以我就帶著孩子,聽著很慢的電子節拍,一起找拍子。這個過程,就是帶著孩子一起學。

在受到挫折的時候,孩子急得大哭,砸琴。這個期間,也揍過孩子。揍完了哄,然後一起想辦法。就這樣很辛苦的度過幾年。到了後面,孩子年齡大了,理解力上來,不需要家長怎麼幫助,而且家長的識譜,聽力都跟不上了,這個時候就督促一下。該練琴了,老師提出的錯誤改了沒?總結一下以前經常出錯的地方,提醒她到這個地方要注意一下。

現在總算解脫了,該怎麼學該怎麼練,她自己做主,只要老師沒有說什麼問題,也不再管她。


清茗


作為一個十多年的專職鋼琴老師。太多的學了一年甚至三年的學生找到我,說是學不下去了!

一測試,連一級視譜水平都達不到。也就是說孩子完全靠自己連一級甚至一級不到的樂曲,都不能完整的彈下來。

這樣的學琴除了反覆像打字機一樣的枯燥無聊的反覆練習,沒有任何樂趣可言。所以,孩子能堅持1-3年,都應該好好表揚表揚了!

正確的鋼琴教學,除了第一週到一個月,或者新知識,需要老師指導教學和示範,否則拿到一首新樂曲,孩子都應該把樂譜上的百分之九十自己能彈下來,否則就是缺失了非常重要的視譜教學和訓練。

這樣的後果必然是越學越想放棄的!

說實話,這樣的死記硬背方式學鋼琴,成年人也堅持不下來,而且是根本不能說學會了的。

就像你把一兩個英文短篇背了一年背下來了。說明學會英文了嗎?


喂喂吃飯啦


學琴剛剛一年,孩子也才只有7歲,根本不會有自主學習能力的,為什麼這樣就放棄呢?

為什麼要選擇學習鋼琴

在做決定前,先思考下當初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鋼琴。是父母的愛好嗎還是孩子想學。其實很多孩子的興趣課程都是因為父母喜歡才會讓孩子學,這也很正常的。如果是孩子當初想要學習鋼琴,那麼為什麼要學琴,和孩子討論過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樂器除了增加音樂修養,更多的是學習對一件事情的堅持。

學音樂其實很枯燥,父母如何陪伴很重要

我們往往欣賞舞臺上的彈奏,光鮮亮麗,背後的艱辛沒有人看到。習琴的過程是非常辛苦,也非常枯燥的。彈琴是一個肌肉記憶的過程,要達到熟練,沒有別的辦法,只有一遍遍的彈,練習,增加肌肉記憶,才能做到熟練。父母有沒有給孩子及時的鼓勵,有沒有一個正確的方法,讓孩子能堅持下來,這決定著孩子是否能夠堅持練琴達到效果。如果只是給孩子交了錢,剩下的讓孩子靠自覺學習,那幾本上就沒有持久。

不管是大家還是普通人,做好一件事情必須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

既然開始了,就要有個結果,半途而廢絕對不容許。這是我一直給孩子灌輸的,也這樣執行的。我的孩子也學琴,是古琴,那個聲音低緩舒展,其實不是很適合孩子學。但是在我們共同的堅持下,從6歲到12歲了,期間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7歲的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室延遲滿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其中6-8歲年齡段的兒童中,有1/3選擇可以等待,而12歲以上年齡段的兒童中,幾乎可以全部選擇等待。也就是說,兒童的延遲滿足能力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而控制行為的能力也一樣。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

  • 認知和策略,如果兒童能夠將逐一里從獎品上移開,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以使等待時間變長。

  • 榜樣的作用,給兒童樹立好的榜樣,對於他的行為有糾正作用

  • 家庭的影響,父母給孩子獨立自主的環境,寬鬆民主的教育,使兒童的自主控制能力更強。

既然選擇了要學習一項內容,就不要輕易放棄,父母的輔助以及堅持非常重要。

“泡泡育樂園”有很多的育兒知識與大家分享,同時有專業的睡眠顧問和心理諮詢師可以給媽媽提供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關注公號留言,泡泡與更多的媽媽一起,致力於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泡泡育樂園


素質教育近兩年來被提上了一個新高度,而藝術則是該領域的傳統陣地。其中鋼琴、繪畫、舞蹈、書法等尤為推崇,這是家長教育意識上的一個進步。但是,在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們也應接不暇。對此,決勝網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確定是否是孩子興趣所在。興趣是動力出發點,家長如果按照自己的意願強制要求,恐怕孩子很難長期堅持。所以說,在藝術教育領域選擇一個與孩子興趣點相匹配的至關重要。


另外,家長們可能還會有疑問,孩子還小,除了像貝多芬、梵高那樣的天才或者其他對某領域表現出強烈且清晰的孩子,其實大多數孩子自己也很難說清對哪個活動偏愛,他們的取向容易受到勞累程度、課堂是否有趣、是否有小夥伴等等因素影響到。所以家長也要根據自己孩子情況去考量。

如果說孩子沒有表現出非常逃避,家長在一定程度上要充當監督者與鞭策者的決策。

七週歲位於音樂啟蒙的最佳年齡段中,不應輕易放棄。有調查表明,幼年有藝術細胞的孩子在成年後要比沒有的孩子思維模式更加靈活。但七歲同樣也是貪玩的年紀,要想讓孩子能自主學習難度頗大,好多家長能陪則陪,可也是精力有限,身心俱疲。


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苦於沒有音樂基礎,無法給予孩子指導。說到這,筆者想到之前曾接觸到的一款音樂類在線陪練軟件,名叫陪練蛙。不得不說,這個APP能給家長省不少勁。上面有教材、課表,還有相應的課後作業,可以給孩子一個系統的學習。每篇教材都有伴奏,還有相應的課後作業,及時鞏固練習,防止遺忘。


其實鋼琴等樂器就是個訓練肌肉記憶的過程,孩子只要每天跟著堅持練習,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防止因自律不足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最重要的是它這個平臺支持錄音,家長可以與原音進行對比,上傳後,專業的老師也會對作業進行指導;後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可以真正做到心中有數。


當然,它也設置有英雄榜、遊戲等欄目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一款好的軟件能給孩子的學習錦上添花,也能給家長培養孩子以輔助,何樂而不為呢?畢竟線下鋼琴老師教學質量良莠不齊且價格昂貴。


決勝網


7歲孩子能自主學琴,除了特別熱愛,除了有極強的天賦之外,基本沒看到。

學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很多年堅持的基本功練習,7歲學習一年,大部分老師從小湯作為教材,可能才學到小湯1-2這個程度。

孩子不能自主學習,家長就想方設法的幫助孩子來學,讓孩子能夠做到每天最少堅持1個小時的練習,這樣堅持三五年下來,孩子才算真的學到點東西,才能真的學下去。

否則,一年的堅持,就等於什麼都沒開始就已經準備放棄。

而最先想要放棄的,不是孩子,是家長。家長描述的是孩子想要放棄學琴,沒有自主學習能力。

說明家長對孩子的各種學習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晰,思考不明確,所以才會考慮,懷疑,到底要不要放棄。

一年的時間,真的還沒有開始學習,還沒開始,還處於練練手的階段,這不叫放棄,這叫根本沒有開始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