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博物馆对于参观者而言是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共享空间。在这里,知识和艺术是民主化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去获取、去质疑和去体验。

一年前,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让参观者去获取、去质疑和去体验的「文化综合体」

最终由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设计作品赢得了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国际设计竞赛。

方案公布的一刻也预示着成都又一文化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成都自然博物馆依托成都理工,将原成都理工的博物馆也纳入其中。拆除原有建筑的穹顶及外墙,保留框架楼板,拆掉建筑东南角部的部分主体,向河流方向打开,加入新的拱形支撑,围合出圆形室外剧场。大跨度的弧形拱断面构成室外剧场的投影界面,激发演出活力。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整个地块呈三角形,左临成华大道,右临东风渠滨河景观带。博物馆经成华大道将二环与三环连接。地铁8号线位于西侧,地铁站与博物馆可无缝连接。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博物馆耗资约12亿占地约51.06亩园区面积92亩,馆内将采用AR技术、全息技术、4D影院、球幕或VR影院等技术手段演绎「地球的诞生与地质的变迁」、「生命的诞生和物种的演化」、时空漂移、文明史诗等,将成为成都的又一文化地标。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三方面:蜀山蜀道与蜀水

致敬蜀山,将雪山元素融入博物馆外部造型,山峰岩石般的形态与参差肌理表达板块的变迁。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追忆蜀道,将行走栈道的体验引入博物馆,天桥、长廊象征蜿蜒盘旋的蜀道。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游赏蜀水,将理水引灌理念引入室外园区,水流与倒影水池体现蜀水文化。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博物馆以科普为核心以展陈为基础,拓展智慧体验,配套文化休闲,以开放的理念营造博物馆与城市互动。

博物馆共有四楼,一层:中央大厅及临时展厅,二层:地球的诞生与地质变迁,三层:生命的诞生和物种的演化,四层:展望未来和科普体验。临时展厅位于一层,便于单独开放。24小时开放的商业与文创区结合地铁接口,设置于负一层;科普教育区集中于一层与负一层,增强其公共性与易达性。负一层藏品修复区也可向教育区开放,观众可现场观摩化石与标本的制作。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博物馆以进化史的观点组织展陈。主要展厅布局于中庭南北的六个人工山体,展陈体块的水平分布暗合了生命进化各阶段的横向分类逻辑,竖向动线则对应46亿年生物进化的纵向时间线。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在公共空间方面,博物馆形体取自山势,由六块人工山体及山间玻璃体量组成,建筑东侧设置面向河流的空中玻璃长廊,观众的视线既可以与展厅互动,又可以180度全方位观赏河流与城市的美景。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在展览空间方面,博物馆灵活无柱,可分可合,展厅最大跨度达30m,大跨钢桁架结构实现大跨度的空间需求,通过挑空与开洞,提供了从9m到20m不等的展览层高,为灵活布展预留了充分条件。

在再生空间方面,除拆除原理工大博物馆主体建筑的穹顶及外墙外,保留三层楼板,作为库房和办公使用。拆掉建筑东南角的部分结构框架,加入新的拱形支撑。围合圆形室外剧场激发公共活力。

最后是全时空间的营造,靠地铁8号线接口地下一层布置商业服务与文创业态,将商业街与下沉广场连接,形成属于城市的24h活力空间,持续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活动支撑。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博物馆的建筑材料采用四川本地典型的石材,外部纹理质感与石材的天然沉积特征相一致。石材表面有机地增加透光孔,在白天就好似山顶的皑皑白雪,在夜晚就好似点点繁星,象征天体和地质存在的演变。

博物馆外的植物群象征着四川农业传统的丰富色彩,将现代农业产业的光环带入城市。倒影池和水路象征着岷江和东风渠。景观设计反映了复杂的四川地形和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环保的理念也贯穿设计,既利用太阳能做自然采光设计,也利用其进行光电转换;通过中庭热压拔风的效应促进自然通风;通过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再利用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最后还利用东侧河流的优势进行水源热泵的设计,并利用ERV 进行空气预热或预冷,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形若蜀山,成都新地标即将诞生

正如评委所说,设计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在保持了博物馆垂直的视觉印象的同时,打造了空间横向的人行尺度体验。成都自然博物馆承载着构建共享空间、让知识和艺术来到参观者身边的使命。

成都自然博物馆

地址: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