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先講一個有關豬和房地產的故事:

當市場上豬的存量過多的時候,養豬戶就把豬都殺掉,然後等豬價上行的時候,又集體增加養豬量。當市場上房子庫存過多的時候,政府就限制土地供給,然後等消化差不多的時候,再增加土地入市量。聽起來是不是,政府是養豬戶、房企們都是任人宰割的豬?

事實可能會更有趣。

前幾年流行跨界,但一步跨到豬身上的,還是互聯網大咖網易。

當年大佬丁磊高調宣佈開始養豬,三石驚起了千層浪,被人稱為攪局者。後來馬雲也殺入養豬業,喊著要人工智能養豬。但網易和阿里巴巴都是典型的互聯網公司,雷聲大雨點小。

後來,房企大佬們也紛紛步入了戰場;

先是萬達動過養豬的念頭,不過它是準備以扶貧的方式切入,萬達曾經宣佈要在貴州(樓盤)丹寨縣建立30萬頭規模的養豬場。對,就是之前很火那個和老王抬槓的最年輕縣長的老巢。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碧桂園也曾發佈消息,招聘“養豬事業部負責人”,人們猜測,總是自稱老農民的楊主席,是要養豬了?後來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算是確認了這個消息。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恆大也惦記著養豬。許家印曾經表示,恆大要投資3億首批援建的200個農牧業產業化基地,其中就包括110個養殖基地。

萬科也沒有掉隊,萬科曾經規劃要建百萬級出欄量的生豬場 。

此外,中糧、華潤、綠城等一眾企業也紛紛加入了養豬的戰場。

但是,養豬是個高投入、低產出、高風險的產業。09年就宣佈進軍養豬行業的丁三石,一直在摸索中養豬,甚至還在浙江湖州(樓盤)建立了1200畝的養豬基地,但直到2016年,一幫佔了全國80%互聯網流量的特權大佬們才吃上了丁家豬。其他人想吃,對不起,網易的未央豬價格一度漲到了十幾萬一頭。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為什麼養豬這麼難,房企們還要紛紛加入戰局?其實說起來很複雜,但也很簡單,有利可圖。一家養豬企業能比任何房地產公司賺得都多!

2005-2015年這11年,我國的平均豬肉產量達到4964萬噸,14億人口一年要吃掉5億頭的豬,這裡有著萬億級的市場。其實在1990年代,中國的豬肉市場是比房地產的規模還要大的。

前幾天看到某業內公眾號說開發商養豬是因為消費升級,星子當時就笑了:翻開這十幾年的豬肉年消費量,基本沒太大變化!實際上,豬肉對國人來說是硬需求,無論你豬肉5塊錢一斤還是15塊一斤都得買,一日不可無豬肉,哪來的升級降級?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2003-2016年我國豬肉產量

養豬利潤有多少?看看進入豪排行榜的養豬富豪有多少個就知道了:入選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榜單的中國養豬大戶有近十位——飼料大王劉永好、牧原秦英林家族、正邦林印孫、溫氏家族……

而養豬的利潤率更是高得驚人,養豬的淨利潤率是房地產的兩倍還多!星子覺得,這是為什麼那麼多房企要擠破頭進入養豬業的原因,都想要在這樣的大市場上分一杯羹。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房地產和養豬,乍一聽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實際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第一,房地產和養豬,都需要極深的積累才能做大做強。

看一看房地產銷售排行50強,無一不是在行業內積累了二十年經驗的房企。沒有很深的積累,無論是做高品質或者高週轉,都是痴人說夢。

而養豬也同樣需要高門檻,比如現在養豬都有很高的養殖環保要求,而且也有很高的成本門檻,還要防止各種各樣的瘟疫、經常面臨虧損的風險。

第二,房地產和養豬,都在經歷資本進入。

房地產無需再提,所有的中大型房企背後,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金融資本在支撐。

同樣,養豬市場也在成為一個資本密集行業。早在08年高盛就投入了3億美金進入國內生豬市場,正邦科技(002157,股吧)、順鑫農業(000860,股吧)、新希望、大康牧業(002505,股吧)、雛鷹農牧(002477,股吧)這些上市畜牧業也從股市上籌得了大量的資金用於養豬行業,雙匯也引來了山西焦煤集團,甚至這一波房地產進入養豬業,也算是資本的進入。這些資本的注入,將徹底改變豬肉市場的格局。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第三,房地產和養豬都在經歷著小散退出、規模化趨勢。

2018年上半年銷售排行榜TOP100的房企貢獻了4.6萬億的銷售額,佔到全國房地產銷售額的三分之一還要多!而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6萬多家註冊房企,目前有樓盤在開發或者銷售的,也有2萬多家。

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房企分化越來越明顯,房地產越來越像神仙打架了。

而養豬也一樣,也在經歷著同樣的階段:

規模化養豬的趨勢。為什麼?

其實兩者的道理一樣,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養豬的大企業/大房企才能穩定市場,才能高水平標準化控制豬疫病問題/運營房地產,散戶/小房企逐漸退出市場都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本篇劃重點:房地產週期和豬週期的負相關係。

供給不足豬價上漲養殖規模擴大供給過剩豬價下跌養殖規模縮減供給不足循環,這是豬價明顯的週期性波動規律,是不是看著有點眼熟?是的,和房地產的短週期有點類似。

在普通人的概念中,豬肉和房地產似乎是完全不著邊際的兩樣東西。實際上兩者有著魔性的聯繫。

每個豬週期大概在3-4年左右,經歷一個小波峰,再來一個波谷。有趣的是,豬週期和房地產週期的曲線,幾乎完美相反。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再細化點說,當房價越漲,豬肉就越跌。

碧桂園、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在養豬,背後原因是……

比如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計算後對比豬肉和房地產的相關係數。

三線城市的相關係數為0.09404,幾乎不相關;二線城市的相關係數為-0.2653,微弱的負相關;一線城市的相關係數為-0.45423,中等的負相關。

越是在大城市,豬肉越跌,房價就越漲!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在一線城市的人花了太多的錢買房子,然後沒錢買肉吃了?

也許,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中,購房者才是那群最無力的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