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甄光俊:地方戏曲在天津的发展轨迹「下」

7.率先将京剧播向世界

1990年出版的《中国京剧史》称,“梅兰芳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中卷168页);2009年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专题片《梅兰芳》,也说首开访日演出先河者是1919年25岁的梅兰芳。然而,据可靠的史料记载,在梅兰芳第一次率团访日之前28年,已有京剧团体到日本作商业演出,为首者是出道于天津的武戏演员张桂轩。

甄光俊:地方戏曲在天津的发展轨迹「下」

张桂轩,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祖籍直隶省静海县(今属天津),11岁入天津永胜和科班学艺,初习老生后改武生,长靠、短打、箭衣皆能。18岁出科后,拜名家景四宝为师,所演《挑滑车》《下河东》《独木关》《翠屏山》《花蝴蝶》《白水滩》等,早年媒体曾有赞文。《白水滩》里十一郎耍“齐眉棍”,为张桂轩所独创,他耍出的棍花令人目不暇接,精彩绝伦。张桂轩表演《翠屏山》的大“六合刀”、《铁公鸡》的真刀真枪,以及武老生戏《绝燕岭》的新颖把子功等,令人叫绝。宣统元年,张桂轩赴上海演出,此后一直活跃在江南的舞台上。他演《界牌关》唱昆曲,《伐子都》唱梆子,都是沿袭当年在天津所学的戏路。因为他的表演不断创新,技艺独树一帜,观众称他是“活十一郎”、“ 活石秀”,并与李春来、盖叫天、张德俊共享武生“江南四杰”美誉。

就是这位“勇猛武生”张桂轩,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应旅日侨胞邀请,联合武旦演员刘俊亭与一些武戏演员组成民间戏班,东渡扶桑演出。所演剧目为《白水滩》《翠屏山》《花蝴蝶》《铁公鸡》《大卖艺》等武戏。张桂轩精湛的演技,不仅大受侨居日本的华人欢迎,而且所到之处的日本民众也为之倾倒。长崎、大阪、东京、神户等城市的演出商,纷纷邀请张桂轩和他的同伴们前往演出,他们在日本作艺竟长达3年之久。张桂轩和他的同伴们在回国途中,应韩国之邀赴汉城演出一期。然后取道黑龙江,在海参崴、伯力、双城子等俄国属地又演出3年多。

甄光俊:地方戏曲在天津的发展轨迹「下」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梆子戏班第一次到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演出,领衔主演崔德荣(武清籍,艺名灵芝草),也是在天津出道的。1917 年,颇受天津观众爱戴的全才女演员小兰英,与其夫一斗金 ( 著名河北梆子演员姚长海 ) 合组祥和班 , 率领盖春来、小翠玲等一批女艺人,经香港赴南洋群岛演出半年之久 , 把河北梆子与京剧远播到异国他乡。继小兰英之后,又有张小仙、碧云霞、宋直深等天津艺人经香港赴马来西亚、吕宗岛等地演出。

百余年前,天津的戏曲艺人首开对外交流的先河,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海外传播,作出过突出贡献。

8.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前进

因河而兴盛因海而发展的天津,有着与生俱来的宽容与豁达。正因为如此,以往许多在其他城市与地区不能存留站脚的艺术种类与表演形式,在津沽大地可以生存繁衍,形成气候,做出规模,并留下一段段佳话。

甄光俊:地方戏曲在天津的发展轨迹「下」

从清道光年京剧形成之初,各地的高手名家便频繁在天津献艺,促进了艺人之间的艺术交流,经过不断互相吸收、借鉴,京剧的艺术整体逐渐优化,舞台面貌不断更新改观。从另一角度说,众多名家在天津表演,开阔了天津群众的眼界,培养了天津群众鉴赏表演艺术优长劣短的能力。天津观众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着京剧的走向。他们既重视传统京剧的继承和发扬,又不排斥创新求变的探索与实践。正因为如此,百余年来,无论“四大名旦”、“ 四小名旦”、“ 四大坤旦”、“ 四大须生”,全都竞相到天津为群众献艺,无论优秀传统剧目还是新编剧目,在天津都能获得知音。

天津开埠前 , 演出传统戏曲的场所称为“茶园”, 兼有看戏、品茗两种功能 , 主要集中在城厢及北门外、侯家后一带。茶园的舞台向前伸出,三面敞开 , 一般的“茶园”楼下为散座 , 楼上为包厢 , 容纳观众二三百人。天津开埠后,国外的音乐、歌舞、戏剧、马戏、魔术团体经常到天津租界演出 , 不仅丰富了侨民的文娱生活 , 也促使西方的艺术形式直接融入天津的文化领域 , 扩大了天津人的文化视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戏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甄光俊:地方戏曲在天津的发展轨迹「下」

首先是戏曲演出场所的改造,如晚清时候在日租界建成的下天仙戏院、在奥租界建成的东天仙戏院 ,仿照西方剧场建筑形式,变舞台伸出式为镜框式,使演员表演区更加宽敞,感觉舒适,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等著名的京剧演员来津,均选订这两座剧场演出。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由于城市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法租界梨栈、天增里一带,一些商人抓住机遇在法租界投资建造剧场 , 如1926 年新建春和戏院、1928年新建天华景戏院,1936年新建中国大戏院,以及中央戏院、天乐戏院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糅入了外国演出场所优长的戏院,吸引了京、沪著名京剧演员轮番来天津演出 ,场面十分火爆,故此戏曲界流传“北京坐科 , 天津唱红”之说。

甄光俊:地方戏曲在天津的发展轨迹「下」

作者简介:甄光俊:当代著名戏曲史论学者,笔名童稚、岳安,原籍宁河县芦台镇,1941年生人,1958年从天津市戏曲学校毕业后,保送河北大学中文系进修。历任天津河北梆子剧院辅导员,小百花剧团琴师、编剧,天津市戏剧研究室主任、《艺术研究》编辑部主任,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曾经担任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唱片研究会秘书长,《艺术研究丛书》《天津近代名人丛书》《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词典》《中国地方戏改革纪实》等编委,1998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至今。现任天津市非遗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天津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天津市艺术史学会顾问,天津戏剧家协会荣誉理事、天津市南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文史》编委,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早年改编、创作现代戏《槐树庄》《一块银元》《春满草原》《同心树下》等剧本;出版《河北梆子在天津史述》《中华戏曲·河北梆子》《甄光俊戏剧文汇》《甄光俊与津沽文化》《满园桃李竞芳菲》《台前幕后的悲泪欢歌》《河北梆子女伶志》《戏外有戏》《袁寒云简传》《韩俊卿传》《孙菊仙传》等专著;主编《天津近代十大戏曲家》《河北梆子声腔音乐论文集》;上世纪80年代担任《中国戏曲志天津卷》主要撰稿人,获文化部、中国文联、国家民委联合颁发“全国集成史志编纂成果个人奖一等奖”。为《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词典》《中国音乐词典》《京剧大百科全书》撰稿人;在《戏曲艺术》《中国戏剧》《中国京剧》《文史精华》《纵横》等20余种中文核心期刊及省市级期刊或文史类期刊以及各类丛书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分别获全国或省部级奖: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档案报等种报纸发表戏剧评论、艺术研究、文史考异、人物评传等数百篇,总计500余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