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錦屏:林業改革提升“綠色效益”

文| 貴州日報當代全媒體記者 李思瑾

去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關於推進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的通知》,錦屏縣被列為全國33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成為貴州省唯一入列的縣份。

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2.12%的錦屏,作為林業改革的“排頭兵”,如何將資源優勢“改”成生態優勢和經濟優勢?

創新林權流轉管理制度

3月,行車於錦屏縣敦寨鎮龍池多彩田園,道路兩旁梨花似雪。

這是一片20多年前就成立的果園,一萬多畝的山地種植有椪柑、金秋梨、藍莓、蜂糖李等果樹。而多彩田園則是萬畝果園的升級版,除了眾多精品水果,油茶也是此園區的一大產業。

一年前,錦屏縣飛地富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多彩田園建設指揮部的三家公司之一。去年底開始,陸續流轉了新化鄉歐陽村、河口鄉文鬥村、九佑村、中仰村的6000畝林地,緊盯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錦屏茶油”,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深耕油茶經濟。

流轉林地發展油茶經濟的背後,是錦屏縣歷經近20年的3輪林業改革。其主要圍繞林業產業結構和林種結構調整、林業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行改革,相應的配套改革為木材採伐指標分配管理、規範涉林稅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及其辦法、集體林場經營管理體制、林業服務體系、要素市場、林木林地交易與流轉。由此,農民的經營主體地位得到初步確立,基本實現了“山有其主、主有其責、責有其權、權有其利”。

“一般來說,油茶4-5年掛果、6-7年進入盛產期,管理好的油茶樹畝產幹油茶籽300至400斤左右。”錦屏縣林改辦主任王瀟瀟介紹,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類型林地的流轉費用標準:7年以內的新造林150/畝,豐產林400元/畝,沒有油茶的林地150元/畝,有老油茶樹但無人管理的林地300元/畝。每五年流轉費上漲50元。

針對油茶“週期長、收益慢”的情況,錦屏縣飛地富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選取不影響油茶生長的百部、天冬、白芨、黃精等中藥材在林下種植,以短養長。

“我家原有60多畝老油茶林,但沒怎麼打理,每年摘油茶籽才賣得1萬多元。”去年冬,新化鄉歐陽村村民楊調調以每年9000多元將茶林流轉給公司統一管理,自己在基地幹活,每月還有3000多元務工費。

楊調調每天都起得很早,和同村婦女結伴,一路唱著山歌去油茶林幹活。油茶林裡每天都有幾十名村民務工,開春為老油茶樹修完枝後,又開墾、覆膜,利用林下土地種植中藥材。她們邊幹活邊聊天,笑聲爽朗:“這要是管護好了,產量肯定比以前翻好多倍啊!”

锦屏:林业改革提升“绿色效益”

2018年6月,錦屏縣先後入列全國33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和貴州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試驗區,這為錦屏林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平臺,大大促進“林業三變”改革。圖為錦屏縣敦寨鎮龍池多彩田園的果農在勞作。楊曉海 攝

試水“公司主導”森林經營模式

銅鼓鎮樂安村村民們怎麼也沒想到,自家閒置已久的山林、荒蕪多年的農田,忽然就“值錢”了。

2017年夏,福建永誠農牧科技集團董事長薛永柱來到銅鼓鎮樂安村一個叫“大言衝”的自然寨,想要在此圓一個“生態循環農業夢”:集生態豬養殖、精品水果、苗木、有機水稻、林下藥材為一體,實現“豬—沼—林”的種養均衡零排放,建成環境優美的花園式生態循環農業科技園。

公司入駐後,修通了7.5米寬的進山產業路,除了按照一年7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3500多畝林地和200多畝田地外,還一次性向農戶買斷林木的所有權。“3年左右的幼林2000元/畝,10年左右的中林3300元/畝,17年以上的盡熟林5000元/畝。”薛永柱告訴記者,一期項目用於林木轉讓和首輪土地流轉資金就達1100多萬元。

樂安村70歲的陸義武老人因無勞動力致貧,今年開春,他靠著自家的61.43畝林地獲得5年土地流轉費用2萬多元、樹木轉讓費7萬多元,一下子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同陸義武一樣受益的,還有銅鼓鎮銅鼓村、江口村、水衝村以及三江鎮銀洞村的400多戶農戶,其中,有61戶貧困戶。

如今,值班室、配電房、辦公區、育成區、種豬區等各項建設都在有條不紊進行中,今年7月將正式建成投產。樂安村村民龍立雲不僅有錢了,也有活幹了。他和公司簽訂了林地流轉、林木轉讓協議後,獲得10萬多元,一下子從農民轉變為職業化林業工人。

“前段時間和大夥一起完成了園區周圍8公里防火林帶的建設,這周要把田裡的雜草清除了,過幾天灌水,種植有機水稻。”龍立雲笑呵呵地說,“每天可以得130元的收入。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太好了!”

在林地流傳的基礎上,“公司主導型”規模化、集約化森林經營模式正在成形。薛永柱說,投產後,預估年出欄豬苗、種豬、肉豬6萬頭,產值1億元以上,可帶動周邊300戶家庭農場合作養豬,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

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政策

為解決林業經營大戶、村集體、鄉村林場、龍頭企業等各類組織大額貸款需求、營造林投資、林木收儲等問題,2018年6月以來,錦屏縣相繼出臺了《錦屏縣林權抵押貸款實施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政策,開發林業金融產品,構建綠色金融體系,逐步緩解林業發展投入不足問題,盤活森林資源。隨後,錦屏縣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批覆:同意將縣國有林場林權作為錦屏縣金森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林木收儲項目貸款抵押物。

同年9月27日,第三方機構對錦屏縣國有林場進行森林資產評估後,金森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從貴州銀行首次成功獲貸1580萬元,開創國有企業以林業資產融貸先河。

“死資源”變成了“活資產”,錦屏縣金森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金森林花卉園藝公司致力於發展苗木培育,在三江鎮推行“234苗木代管模式”:公司出苗木,農民出土地,第一年每株給予20元代管費,第二年每株給予30元代管費,第三年每株給予40元代管費。

在三江鎮通往小江村的通村路上,蜿蜒小江河並行相隨,春水初生,春林漸盛,沿岸種滿了櫻花樹苗,粉紅、玫紅的花開得正好,搭配上白磚砌牆青瓦蓋頂的農舍,以及遠處層層疊疊的松林,如同一幅田園風景畫。

小江村村民張益玖和同村的趙永剛一直在村合作社負責看護茶樹,去年臘月二人利用村集體的100畝地,種下1萬多株不同品種的櫻花樹,“早上八點鐘來,下午四點回家,除草施肥、扶正樹苗、剪枝,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今年我倆將收到20多萬元的代管費。”林權抵押貸款,盤活了森林資源,優化了林業產業,也增加了群眾的創收機會。

“小江鎮主要培育彩色苗木,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要綠色,也要多彩。”金森林花卉園藝公司黨支部書記張益錦告訴記者,他們還鼓勵村民利用自己房屋周圍自留地、田間邊角地培育苗木,不僅方便照管,更能美化鄉村,目前,此模式已推廣到周邊平略、茅坪等鄉鎮。

“不斷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張益錦說,接下來會將此模式複製到易地扶貧搬遷戶那兒,利用他們的自留地、宅基地和林地,實現百萬株苗木培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