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1、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双墩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这些出土文物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双墩刻符可以说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2、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位于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禹会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遗存有沟槽和圜底坑、火烧堆、方土台、长方形土坑遗迹。出土有陶器、磨石、草木灰、兽骨、兽牙等。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3、垓下遗址:位于蚌埠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沱河南岸。垓下是刘邦、项羽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之地,被称作东方的“滑铁卢”。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高谷堆(古墓),曾经出土过铜镞、铜剑等文物,地表上采集到大量的陶器、砖、瓦残片。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4、双墩春秋墓: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双墩村,双墩1号墓和2号墓相距200米,大小近似,其中双墩1号墓封土高达9.5米,底径南北约60米,东西约80米。2号墓南北50米,东西60米,高8.5米,两墩均为夯土构成,夯土层厚约15-20厘米,双墩墓葬封土高大,说明墓主生前地位很高。据专家初步认定墓主为春秋时期钟离国君,出土文物中至少有10件以上可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5、化明塘严氏墓:位于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是按一品夫人规格葬制的明代墓葬。现存在神道30米,无字墓碑1个,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出土墓砖数块,砖上有“洪武七年”、“镇江府制”等字样。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6、汤和墓: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给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的。墓室是依山傍水的大型砖石建筑,墓前有众多石雕群像,石雕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马、羊、狮、武士,粗犷而又流畅。汤和的墓葬规制享受了明朝臣子的最高规格。在墓前神道的最南端,立有一座高为6.35米的神道碑。

安徽蚌埠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7、怀远教会建筑旧址:位于怀远县衙后街西门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柯德义来怀远传教,在怀远衙后街北侧创办含美学校。教会学校是学子读书的地方。现存西式建筑小西楼、中楼2栋、中式建筑花厅1栋,均为光绪二十九年建造。小西楼是美籍校长柯德义办公住宿之所,中楼为学生教室,花厅是接待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