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我們常常能聽到林海、草海、花海等名稱命名的景點,比如西藏魯朗林海、貴州黔北花海、貴州威寧草海等,這些都是以當地名稱來命名的景點,但在貴州的這個地方,有一個叫“中國茶海”的景區,這個命名就厲害了,不叫貴州茶海,直接就命名為“中國茶海”,那麼它到底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呢?敢稱“中國茶海”。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中國茶海,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盛產茶的地方,能叫“茶海”那一定是個特別壯觀、特別漂亮的地方,並且敢稱“中國茶海”的,那這個地方肯定有故事。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中國茶海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境內,湄潭以茶著稱,這裡所產的“湄潭翠芽”、“遵義紅”等享譽全國。湄潭是貴州第一產茶大縣,城市的地標建築就是茶壺,號稱“天下第一壺”,這可不是吹噓,人家可是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證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稱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茶壺實體建築。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茶是湄潭的名片,不管你往哪裡走都能看到成片成片的茶園,這其中最大、最壯觀的就是中國茶海景區了。中國茶海景區實際位於湄潭縣的永興鎮,距離縣城約20公里,杭瑞高速和326國道都從茶海穿過。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這裡的茶海景區為何敢稱“中國茶海”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歷史,中國茶海景區它的前身是民國政府於1939年建立的中央實驗茶場,並且這是我國現代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茶葉科研生產機構。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在抗戰時期,我國的農業、科研、教育等一系列機構和體系都遭受到嚴重的破壞,經濟衰退。1939年,國民政府為了發展抗戰戰時經濟,需要在西南建立農業基地,農業部便選址在貴州省的湄潭縣建立“中央農業實驗所湄潭實驗茶場”簡稱“中央實驗茶場”。1940年2月中央實驗茶場在湄潭縣永興鎮正式掛牌成立,由此,中國第一個國家級茶葉科研生產機構誕生了。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實驗茶場更名為“貴州省湄潭茶場”,並且直屬貴州省農業廳管理。在這裡,新一批的茶人們從老一輩茶人手中接過接力棒,繼續在這裡積極探索茶葉的發展。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中央實驗茶場”落戶貴州湄潭,為人們留下了寶貴的茶文化遺產。比如茶樹的種植技術、茶葉的加工技術、茶葉的飲用方法、茶葉的貿易等,至今還保留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等茶文化遺產,這不僅為我國的茶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後的研究和開發新產品找到了方向。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不論是“民國中央實驗茶場”,還是後來的“貴州省湄潭茶場”始終都朝著推動中國茶業科技、茶產業發展的方向不斷作出時代貢獻。這些貢獻放在中國茶產業發展的平臺上,都有著其重要的價值,為貴州乃至中國的茶葉發展和茶文化的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給現代茶葉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如今,這個曾經的中央實驗茶場,成了著名的旅遊景區,面積也是當初的數十倍,景區的核心區域就超過10000畝,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連片茶園,曾經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在這裡考察時便稱之為“萬畝茶海”。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茶海景區作為我國現代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的茶葉科研基地,不僅見證了我國當代茶業的發展歷程,而且還推動了我國茶產業的產業化、規模化、多元化的發展。在茶海的影響下,還帶動了周邊區域的茶業發展,如今相鄰的鳳岡縣、餘慶縣都登上了中國百強產茶縣的榜單。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在茶海周邊區域的農戶們,幾乎每家每戶都種茶,在很多地方茶葉甚至都是主要經濟作物,因為種植茶葉的經濟收入要遠高於種植其他農作物,所以農戶們都會將自家的土地全部種上茶葉。茶葉種植三至五年便能全部投產,經濟收入是其他農作物的數倍甚至是數十倍,這裡的人們很多都依靠種植茶葉而脫貧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綜上所述,如今這裡由“貴州省湄潭茶場”更名為“中國茶海”,應該說這是實至名歸,它敢稱“中國茶海”,這不僅是因為它是我國最大的連片茶園,更是因為它對我國茶產業的發展和茶文化的繁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中國茶海如今已是貴州的著名景區之一,曾經還獲得過“貴州十大魅力旅遊景區”的稱號,春季和夏季是來這裡的最佳旅遊季節,這裡空氣清新,還伴有淡淡的茶香,進入茶海,彷彿置身於一片綠色的海洋中。來貴州旅遊,中國茶海可不要錯過喲!

 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直接命名“中國茶海”

好啦!這篇《貴州這個地方,為何敢稱“中國茶海”》就分享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喔!我是郭小萊,一個喜歡旅行、攝影的小哥哥,為大家分享旅途中的故事和沿途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