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4700亩,淄博今年住宅用地计划公布,2类房屋将受限甚至禁止供应


4700亩,淄博今年住宅用地计划公布,2类房屋将受限甚至禁止供应

4月1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2019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据了解,在2019年淄博市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1701.4467公顷,其中,商服用地110.3230公顷,住宅用地316.3520公顷……具体内容如下:


2019,淄博供应宅地超4700亩!

据了解,2019年淄博市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1701.4467公顷。其中,商服用地110.323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627.6798公顷;住宅用地316.3520公顷(4745.28亩),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89.1188公顷(均为棚户区改造用地),商品住房用地227.2332公顷(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用地161.8364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05.376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08.416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1.2220公顷;特殊用地2.0773公顷。

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布局上,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区位和标准,核减超标准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一般中小项目尽量使用存量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新增用地指标。

2019年,张店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318.7548公顷,占全市供应总量的18.73%

;淄川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135.5186公顷,占供应总量的7.96%;博山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81.5837公顷,占供应总量的4.79%;周村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98.1002公顷,占供应总量的5.77%;临淄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378.3576公顷,占供应总量的22.24%;桓台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127.5582公顷,占供应总量的7.50%;高青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104.6869公顷,占供应总量的6.15%;沂源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93.3853公顷,占供应总量的5.49%;高新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206.6160公顷,占供应总量的12.14%;淄博经济开发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117.9554公顷,占供应总量的6.93%;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38.9300公顷,占供应总量的2.29%。

限制高档住宅项目用地供应,发挥地价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

在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上:

1.保证重大基础设施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环境建设的土地供应,创造良好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运行和服务水平。保障医疗、教育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建设用地供应,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合理保障生态工程建设所需用地,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2.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城市老旧居住区整治,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棚户区改造住房用地、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三类用地”达到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以上。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严格限制高档住宅商品房项目建设用地供应,禁止别墅类建设用地供应。

3.提升集约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深入开展“园区改革建设发展突破年”,完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仓储物流、融资租赁等服务平台;统筹全市重点园区产业布局,推动“四强”及其细分产业加快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不断强化转型发展支撑,突出优质投资拉动,保障市重大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坚决把严新建项目节能环保门槛,严禁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项目用地。

4.以统筹融合的路径,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功能。按照“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工作思路,扎实推进规划科学化、建设精品化、管理精细化、运营高效化,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

在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上:

1.严格保护耕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和规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严格按照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农用地转用规模、耕地保有量和耕地指标,从紧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除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外,严禁其他项目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确保占补平衡。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严格控制增量用地,积极消化闲置土地,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长效机制。

2.促进工矿仓储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工矿仓储用地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工矿仓储用地的用地标准和相关控制性标准,合理控制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工业用地项目提倡和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新建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一般不低于1.0,建筑系数一般不低于40%。

3.加强土地批后监管,促进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和督查的力度,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同配合的监管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确保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上:

1.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土地价格调控土地市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加大政府土地储备力度,增强政府住房保障和调控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2.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进一步加强划拨用地管理,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逐步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

3.强化市场管理,严把投资准入门槛。及时更新城镇基准地价,发挥地价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有效利用经济杠杆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行业和部门,以达到土地节约集约与高效利用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