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第一次去你家拜訪,你媽就讓我洗衣拖地”“這是拿你當兒媳”

“第一次去你家拜訪,你媽就讓我洗衣拖地”“這是拿你當兒媳”

-01-

婆媳關係能不能處好,第一次見面的印象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醜媳婦總得見公婆,可第一次見面總得客氣些,不能留下刁鑽刻薄的印象。可不少婆婆不明白這個道理,覺得準兒媳領進門,雖還未辦手續,但已經拿自家人看待了。

這本無什麼大毛病,錯在不該過分使喚,沒給準兒媳留下好印象,那往後的日子就難相處了,婆媳關係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見公婆的場景。我為他們二老精心準備了禮物,花了我大半個月的工資,自己平常都捨不得,可一想到是愛人的父母,初次見面,怎麼也得表表心意。

因為我用心了,所以禮物送到心坎裡去了,準公婆特別開心,笑得合不攏嘴。我自然也送了一口氣,先前懸在心頭的大石,總算落定了。

可問題來了,準公婆特別熱情,飯後見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於是叫喚我,幫忙搞衛生,要我洗衣拖地。

說實話,當時的我,雖吃飽了,力氣也恢復了,但舟車勞頓,真的不想動,更別說幹家務活了。礙於面子,我強忍受著疲憊,配合著婆婆,做好了所有的家務活。

我想著,與人交往,貴在真誠,我極力做好自己,不求人人誇讚,只求無愧於人心。

“第一次去你家拜訪,你媽就讓我洗衣拖地”“這是拿你當兒媳”

-02-

若是真心能換來真心,那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婆媳矛盾了。

忙活半天,加上舟車勞頓,身邊本就疲憊,弄到最後,我晚飯都不想吃,簡單地洗漱一下,就回房間休息了。

我睡得迷糊,隱約中聽到他們的對話,有爭吵的味道,大意是說我這人怎麼這麼柔弱,做點家務活就累成這樣了,將來還怎麼生兒育女。

我聽了很是憤怒,敢情我費時費力卻不被討好,我算是領悟到了什麼是尖酸刻薄了。這樣的婆婆,我真伺候不起。一想到婚後的日子,我便睡意全無。難怪有人抱怨,好兒媳總遇不到好婆婆。

打小在家裡就沒怎麼幹家務活的我,沒想到在婆家,要受這樣的勞累。要是婆婆通情達理,不蠻不講理,我也沒什麼,能忍則忍,畢竟家和萬事興。

換做平常在家,我定然要反駁,可老公的父母,又不是我的親生父母,還是得忍著指責。為了不讓今後的關係難堪,我忍著怒氣,走出房間,加入到他們的對話中去。

婆婆見我一來,立馬換了口吻,真是有好幾副面孔,看了真讓人噁心,不過我不能拆了她的臺,得配合著她的演出,給足她面子。

有時候真覺得,婆媳關係的好壞,不是一個人使力就行的,得二人齊頭並進,才有好的可能。

“第一次去你家拜訪,你媽就讓我洗衣拖地”“這是拿你當兒媳”

-03-

若是婆媳不合倒也沒什麼,有個疼你愛你的老公就好。

問題,我家男人也不是會寵人的人。當天晚上,他見我心情不好,便猜出了一二,但卻不哄我,反而倒床呼呼大睡,弄得我一個人敢怒不敢言,畢竟在婆家,又不在自己家裡。

第二天吃了早飯,我們開車離開,在路上我才敢質問愛人,“第一次去你家拜訪,你媽就讓我洗衣拖地”,說出這話時,我的語氣並無帶著怒火。

我本以為,老公會站在我這邊,說他媽媽不應該這樣,可他沒有,反而不痛不癢地說了句“這是拿你當兒媳”

口氣特別冷淡,敢情是我做的不對。我見他在生氣,又在開著車,我也不便多頂撞,回到家再做打算。

可他一回家,料定我會數落他,便找了個理由,去他朋友那了。我只好找朋友訴苦,讓她們評評理,這事到底誰對誰錯。

好巧不巧,我們二人找到訴苦對象,正是一對夫妻,我剛進她家的門,瞧見老公在那,我就樂了。最後,我們都各退一步,都有不對的地方,這一道坎算是過去了吧。

雖還沒成為正式夫妻,但想著能過好婚後的生活,還是遇事別逃避,想方設法地去解決!

“第一次去你家拜訪,你媽就讓我洗衣拖地”“這是拿你當兒媳”

-04-

婆媳矛盾,還真不是分開住就能避免的。

或許有人會說,若想要避免婆媳矛盾,大可以分開住。與我有共同經歷的芬姐,也是第一次去公婆家,剛開始還挺客氣的,可一頓飯的功夫後,婆婆這人就自來熟了,真拿兒媳當親閨女,什麼事都使喚她。

好在芬姐這人識大體,門面上的功夫還是做得很到位的,公婆對於這個準兒媳,很是滿意,離開之後,聽到他們電話催促,要求兒子儘快辦手續,免得夜長夢多。

事後,芬姐算是看清了婆婆的真面目,於是小兩口商定,以後不與公婆同住,逢年過節聚聚便可,本以為老公會不同意,畢竟他是家中獨子,可沒想到他居然同意了。

芬姐說,這事還沒完,本以為結了婚,不與公婆同住,就能免去婆媳矛盾,可現實發現,這事行不通,會惹事的婆婆,住不住在一起,一樣給你惹事。

婆婆這人特別熱心腸,每次來兒媳家裡,都當在自己家,沒有一點界限感,這裡翻翻看,那裡找找看,敢情是來尋寶的。

這讓芬姐很是頭疼,好在只是小住,並不是長住,不然真的會瘋掉。

“第一次去你家拜訪,你媽就讓我洗衣拖地”“這是拿你當兒媳”

由此可見,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想要婆媳和睦,界限感很重要。不要強行母女,畢竟兒媳終歸只是兒媳,成不了閨女,婆婆也只是婆婆,變不成親媽。

人與人相處,度的拿捏很重要,婆媳之間也是如此,永遠不要過分親密,正如刺蝟,靠得太近,會戳傷彼此。

願我們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放寬心、少管事,多多親近自己,內心平和了,才能笑得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