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提起匡衡,也许有些人觉得不太熟悉,其实他就是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少年时为了读书,曾经凿开邻居的墙,借光读书。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这个故事,后来成了教育大家一定要勤奋学习的励志鸡汤。但是,近来网上又有一种声音,说匡衡因贪污土地,最终被贬为庶民。

于是,又有很多人觉得匡衡是个大坏蛋。大鹏认为,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虽然匡衡这个人贪污了不少钱,但在那个年代又有谁不贪污呢?几千年不就出了一个海瑞吗?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所以,大鹏认为匡衡贪污了4万亩土地,固然不对,但其实不算啥,对社会的危害有限,他真正的危害是曲解孔子的儒家学说,并将之用在治国上。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公元前42年,汉元帝问了时任给事中的匡衡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爹在位的时候,天下太平,我一上台就到处地震,灾祸不断呢?

遗憾的是,匡衡当时还不知道“多难兴邦”这个词,他是这么回答的:陛下宅心仁厚,连年大赦天下,给了不少犯罪分子改过自新的机会。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但是,我觉得作奸犯科的人并没有减少。有些人今天逢大赦出狱,第二天又因犯法被逮进监狱。这是因思想教育工作没做到位。

您在宫里是不知道啊!现在社会上风气非常不好:很多人都是以前向钱看,轻视道义,喜好声色、崇尚侈靡。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父母兄弟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有些人甚至因为分家反目成仇;狐朋狗友大讲江湖义气,不惜以身试法,谋求不义之财。

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即使您年年大赦也无法让监狱闲置起来,因此我建议大刀阔斧的移风易俗。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有贪污腐败之臣,则下有抢劫盗窃之民。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朝廷的示范作用。

不需要挨家挨户造访,也不需要逢人便说,只要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大家有了学习的榜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天比一天的文明向善。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帝都长安作为首善之地,亲承天子圣明教化,是推行教化、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关键地区,应该为全国各地所瞩目。

陛下如果敬畏上天警示、怜悯天下百姓,就应该戒除奢靡、严格考核、亲贤远佞,使高尚的道德弘扬于京师,传扬于域外。这样就能兴礼安邦、大化天下。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汉元帝一听,大喜过望,匡爱卿居然还有这么一套能一劳永逸的方法来治理天下,于是将匡衡提拔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但是,匡衡这一套“天人感应”理论,对于抗震救灾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他这一套理论是非常理想化的。

盲目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并不会让自然灾害消除,也不会让敌人退却,更不会自动填饱老百姓的肚皮,反而会培养出一批伪君子,两面人。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比匡衡晚几十年的王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为人谦恭,堪称当时的道德楷模,但在国家治理上却一败涂地。

其实,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范畴不同,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凿壁借光的那小子到底坏在哪里?贪污受贿?NO!

只有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硬,才有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遗憾的是,匡衡这一套理论在中国一直很有市场,直到今天还有人相信,社会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