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油電混合的新能源車合適掛綠牌佔用公共資源嗎?

羅成Jd


問題描述中有一點不對,油電混合新能源汽車並不是以用油為主,佔用公共資源的說法不成立。

新能源汽車中油電混合汽車特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類車對於大部分真實車主而言是以用電為主,原因很簡單。

不是所有的車主都生活在超級城市、生活工作從A點到B點也沒有上百公里;插電式混動汽車一線品牌往往有80~100公里的測試續航,真實用車合理控制電耗和動能回收比例可以達到70/90公里左右。

家用車可以說90%以上的時間都在負責A點到B點的通勤,這一距離足夠絕大多數人使用;一年中可以做到有300天的時間不用消耗燃油,僅此一點還不能說明其價值所在嗎?至於極少數的長途通勤即使用油其消耗量也遠低於同級別的純燃油動力汽車,平均下來就算有200天的時間純粹用電,這兩百天節省的能源和減少的排放也是非常可觀的。

這是插電式混動汽車能使用綠牌的根本原因,雖然沒有EV純電動汽車對於減排和充實儲能的貢獻大,但這些車也發揮了同樣的功能這是程度不同,相比純粹消耗石油的燃油車而言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也是理所應當的。

重點是使用綠牌也沒有佔用所謂的公共資源,純電動汽車以D開頭、插電式混動汽車以F開頭,牌照發放量並不衝突,且汽車牌照並不屬於公共資源。

公共資源指社會成員可以自由利用社會資源或自然資源,比如空氣、水、綠化環境等,這些大家共用且都可以使用的資源叫做公共資源;公共社會資源可以理解為道教育、道路、橋樑等等。

至於汽車牌照並不屬於公共資源,汽車牌照已經是終身制,在獲取之後這塊牌照和字母編號屬於私有財產,所以不存在插電式混動汽車佔用公共資源的說法。至於某些城市限量發佈的牌號數字組合不同,其本質實際沒有區別只是與文化結合之後可能會有些歧義,這點只能說新能源汽車牌照的好號碼是先到先得,公共資源本身也具備競爭性特點,共享的資源往往是稀缺的,想要得到更多更優質的資源只能自己爭取了。

其次如果把公共資源裡的空氣和生態拿來當做評判標準的話,純電動汽車大量優化公共資源、插電式混動汽車減低比例優化公共資源,而燃油汽車是坐享其成者,從這一角度分析前兩種車型總有資格得到其他資源的傾向,區分車型對待是有道理的。




天和Auto


那要看設立綠牌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目的是為了鼓勵用電,減少對石油依賴,那麼插電混動和純電動毫無疑問最適合。

如果目的是為了鼓勵節能,那麼不插電的油電混合是滿足要求的,插電混動由於綜合效率低不符合,高續航行程的純電動不符合(電池容量越大,重量和體積增大,效率降低)。

現規定,看不懂。

我認為綠牌車應該以節能為目的,純燃油、油電混合、插電混合、增程式以及純電動都應該給出能源消耗值,以此衡量是否可以上綠牌。

車輛稅費應根據能源消耗值收取,鼓勵使用節能車型。


new81


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是純電汽車,油電混合屬於過渡產品。但純電汽車由於續航和充電設施的問題還沒有大規模普及,所以現在還是以油或者油電混合為主。之所以現在油電混合車型少主要是研發困難且日本兩田專利牆太高大多數車企都繞不過去。具體選擇還是看自身需求,如果對續航無要求且充電方便那可以選擇純電。如果擔心續航,充電也不方便還想省油那就選油電混合。考慮自身需求就行了,談不上什麼付出,畢竟買車把環保考慮在主要因素的人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