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生之遺憾非在不能,而在不甘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44歲求學、六萬多公里求學路、“學霸”、全程馬拉松……你好像很難將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標籤與身邊某一位同學聯繫起來,12月8日,在第十屆感動校園頒獎典禮上,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同學:“不惑之年,依然初心未改;春華秋實,終得今朝風流”,是組委會給予他的頒獎詞,在領獎臺上,他說:因為遺憾,我始終對求學有著難以磨滅的情節。他就是我校MBA中心2015級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蔡函序。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畢業典禮上,蔡函序與孫校長合影

“每週星期五下了班就要趕來重慶上週末的課,從工作地到重慶,長途汽車正常情況下要開5、6個小時,堵車的話就是7、8個小時甚至更久”,蔡函序是一家特大型軍工央企下屬企業高管,工作地在貴州,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他不僅以44歲的入學“最高齡”考取了我校MBA研究生,而且為了兼顧家庭、學習、工作,兩年以來他更是堅持每週奔波於貴州—重慶,重慶—成都之間,卻不願缺席一次課,“因為坐車次數比以前多,在我原來買的意外保險基礎上,又增加了很多項,怕萬一發生不測,好給家人多留點生活補給。”長時期的頻繁奔波,讓不惑之年的蔡函序對人生有著比常人更敏感的憂患意識,而即便如此,他還是為了學習堅持三地奔波,學習成了他鐵打不動的追求。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央企高管,人生小有成就,家庭美滿,當大多數人走在這一階段時,可能會開始放慢腳步,享受人生。蔡函序卻始終放不下心中的遺憾,二十多年前,由於特殊原因,他放棄了念大學的機會,雖然後來也通過自考取得了本科文憑,但他心裡始終有著沒有正式進入大學校園唸書的缺憾,“回想當初覺得遺憾的是,年輕時沒有堅持繼續學習,那個時候我本可以學得更好。如果當初專科、本科都選擇了繼續學習,現在的人生應該是另一條軌跡。”生之遺憾非在不能,而在不甘。加之在工作中逐漸感覺到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在44歲的不惑之年,蔡函序做出了一個在周圍人看來“不按常理出牌”的決定,考取研究生。

不可能?不!可能!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各科成績優異,平均分為89.8分,名列班上第三名,2016年榮獲MBA中心二等獎學金,2017年,被評為校級“優秀畢業研究生”,帶領的“睿之隊”獲得MBA中心案例大賽一等獎,短短3個月就連續通過了基金、證券、期貨三大從業資格考試……輕輕鬆鬆當學霸的故事,大多出於媒體渲染,在蔡函序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普通人不斷追求向上的歷程,他有著普通人的上進心,但不普通的是他勝於常人的毅力與付出。年齡較大,記憶力不好,於是就用普通同學幾倍的時間來自學;中高度近視加散光,看不清講義,就專門買來放大鏡輔助複習……蔡函序在學業上的優秀並非出於刺眼而不近人情的光芒,他給我們帶來的感動也並非在於這些榮譽,而是讓我們看到,一個普通人何以通過始終如一的信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不斷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將“不可能”變為“不!可能!”

“在校的學習氛圍很好,很幸運能遇到這些同學,我們平時都會互相問問題,互相幫助”,提到成績,採訪過程中,蔡函序不止一次對我們說道:“這些成績絕不是靠我一個人單打獨鬥就能取得的,要特別感謝各級領導、老師、同學的幫助和家人的關心。”努力而感恩,堅毅而善良,在一普通人身上閃耀著的美好人性的光輝,這才是真正打動我們的地方。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20歲的你或許不敢嘗試的事,44歲學長做到了!

46歲,42公里,4小時22分鐘。今年3月,蔡函序以46歲的年齡首次參加全程馬拉松比賽。他對我們說,年輕時跑步還比較少,2013年開始斷斷續續堅持短跑,2014年因受到一位跑馬拉松同學的啟發,想要嘗試一下,便開始堅持訓練,從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再到全馬,他用一如既往的毅力培養起了人生另一愛好。“跑馬拉松是有科學訓練方法和規律的,需要一個頻率,連續跑一個月,你便會愛上這個運動。”他說跑步會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也因為跑步,他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不忘初心,不止於前,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去儘量嘗試。蔡函序沒有用世俗意見提前定義年齡,“好奇心”本是人類最珍貴、純真的品質,但大多數人在歷經波折滄桑之後,早已將它丟失殆盡,年進不惑,經歷的打磨非但未褪去他的熱情,反而讓他學會了沉澱。剔除旁斜溢枝,更懂得一枝獨秀的珍貴,在無限可能的生命裡,蔡函序走出了自己的精彩,在有限的生命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ctbu_1952-

策劃:李俊傑 江忠義

記者:李俊傑

美工:李俊傑

指導:石薇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