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大家一定猜到了,今天小羊想說說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以下簡稱《悲傷》)。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我是一個看電影淚點很高的人,尤其討厭那種故意戳淚點的電影,他們比演喜劇的人,撓你胳肢窩更不舒服,畢竟後者還是為了讓你開心。

很不幸,《悲傷》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從宣傳期就打了一手“很好哭”的牌。

在臺灣上映的時候,有林俊杰淚奔的新聞。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內地宣傳,更是主打一定要帶紙巾觀影。很多人去看電影,可能是好奇它到底有多好哭。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這部電影領跑3月票房,上映17天,票房達到9億,豆瓣評分卻只有4.8。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劇情非常簡單。陳意涵飾演的女一Cream,與劉以豪飾演的男一K相依為命,彼此深愛,除了OOXX,其它都做了。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K有家族遺傳重症,擔心自己活不長,想在臨死之前安排Cream與別人結婚。Cream為了讓K如願,主動勾引男二楊佑賢。得知楊佑賢有女朋友,K就去查她,一查發現女方出軌。男二CP被拆,與女一成功完婚。

結婚後,女一跑回家照顧男一,殉情死了;男二和女二活下來為他們掃墓。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01

首先說說這部電影的女性觀。

陳意涵飾演的Cream的人設,分前中後三期。

前期是等待K說“我愛你”的小公主。中期是為了滿足K的心願,主動去撩男二的“綠茶”。後期是殉情的烈女。

如果現代還有貞潔牌坊,Cream當之無愧可以領一座。

這個角色身上,暗藏著男權社會對好女孩的三個評判標準——

  • 無論性還是愛,女孩都是接納方,掌控權在男人手裡,我不給,你不能要。
  • 女人要接受男人的安排,別管這安排合不合理;同時要為男人放棄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甚至傷害他人。Cream撩楊佑賢那段太分裂了,跟讓一個良家婦女去妓院做臥底差不多。
  • 女人應該從一而終,為愛而死。

再來說說女二。陳庭妮飾演的女二是個攝影師,習慣性劈腿,她給出的解釋是“為藝術獻身”。

本來不同意分手,發現可以拍攝K生命中最後的日子,就爽快同意了。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也就是說,為了搞藝術,她既可以跟男朋友之外的人上床,又能把男朋友讓給別人,這可能是搞藝術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在這部電影裡,男二最悲傷,但女二犧牲最大。為了摘掉另外三個人頭上渣男渣女的帽子,她挺身而出,渣事做盡。

就不能讓男二好好去劈腿女一,然後再好好地守寡嗎?至少讓大家覺得,他上墳是應該的啊。

不能。因為在男權社會里,“當男人劈腿的時候,一定是女人的錯”。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陳意涵與陳庭妮,兩個可愛的女孩紙,在電影裡的人設,一個為愛情可以死,一個把愛情當成屎。

而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女孩,選擇了既尊重愛情,又尊重事業,兩者不是水火,而是女孩的雙面。

很多男導演拍女性電影,喜歡把女性拍得激烈、狗血。所謂真性情,其實是一種隱秘的厭女症。他們不願意看到或者說承認女性的進步,也就不可能去塑造理智、冷靜、富有力量的女性。

02

其次說說愛情觀。

K,表面上是為愛獻身的人,其實他身上有一種陳腐的愛情觀——

比如覺得愛情一定要生兒育女,天長地久,因為自己給不了Cream這些,而逃避愛。另外,他認為女人是弱者,需要被照顧,所以一定要在臨死前,找個人接手Cream。

你把女人當什麼了,遺產嘛……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這也是我無法被這部電影感動的原因。

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樣的愛,都不應該打著“我為你好”的旗號去安排別人的人生,更沒有權利覺得女生只有結婚,才讓人放心;只有被人照顧,才是幸福。

K身上這種一定要看著Cream跟別人結婚,才能放心去死的心態,跟逼婚的父母簡直一毛一樣啊。我們天天覺得逼婚的父母不懂我們、觀念老土,卻跑去電影院,被逼婚的同居男友感動得稀里嘩啦。

什麼是愛情,愛情是一場春天的盛大花事,它的美,不在於天長地久,而在於曾經擁有。

“你在的時候,有本事好好愛我,你走了,我自有本事好好活著”,這才是女孩期待的愛情,以及在愛情中的女孩。

03

最後說說這部電影的生死觀。

人固有一死,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像男女主這樣的死。

死前住在一起十幾年,都在為死做準備,既不好好享受活著,也不好好享受愛情。一想到這麼相愛的人,連OOXX都沒有,簡直萬箭穿心,這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最近很多身邊的朋友在討論生死。

人過了25歲,故事會一天天多起來。父母、親人日益衰老,生活中慢慢有了參加葬禮的機會;年齡相仿的人,也開始用到“癌症”這樣以前覺得十分遙遠的詞。

做個有故事的人不是壞事。當一個人開始對死有所準備,對生才有信念。無論是大熱的紀錄片《人間世》,還是臺灣知名主持人傅達仁的安樂死,都在告訴我們,只有好好活過,才能不懼死亡。

東方文化缺乏死亡教育,卻特別熱衷於讚美殉情,以至於我們的文藝作品也停留在這個水準,觀眾似乎也習慣了這種設置。

當年看《泰坦尼克號》,傑克臨死前,對露絲說:“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老年露絲回憶這場愛情,觀眾發現她的確活得很好,不僅家庭幸福、兒女雙全,還很長壽。

那時候我年紀小,心裡隱隱不舒服:他讓你好好活,你還真好好活啊,一點兒也不客氣,你這樣對得起他嗎?


艾小羊:兩個傻子的愛情,哭出了9個億


後來我母親去世,我才理解那種一定要好好活著的感受。

是的,如果你真的愛她,讓愛延續的唯一辦法是好好活著。

正如電影《尋夢環遊記》裡說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當最愛的人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就不再是我們,而是帶著逝去者的靈魂行走世間。我們不好意思讓自己活得軟弱、無力、悲憤、零亂,害怕傷到心裡愛著的人,害怕他們的靈魂沒能繼續在這世上好好活著。

所以,最理想的關係是,你在的時候,自己好好活過;你走以後,愛你的人好好活著。

04

電影取名《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確實也沒什麼毛病,因為這個故事裡除了悲傷,只有悲傷。

劇中的人,既不懂愛,也不懂生命,既辜負了愛,也辜負了生命。

所以,這部電影可以當反面教材看看,千萬不要覺得兩個傻子的愛,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更別相信愛情是需要耗盡生命去完成的事。好的愛情,是燃燒你的生命,而不是耗盡你的生命。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比生命本身更珍貴。

我們的人生排序第一位,永遠應該是自己。

而愛情,愛情就是鬼。有人撞到了,有人沒撞到,沒撞到的人還不是要認真工作,好好吃飯,保溫杯裡泡著紅枸杞——因為比愛情重要的事情還有很多啊。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