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專欄作者 | 曜珏


01

說反話,中國父母“保護”孩子的方式

說反話,中國父母 “保護” 孩子最常用的方式。

《女兒們的戀愛》中,Selina 的爸爸就是這樣的性格。

節目組提問任容萱(Selina 妹妹):“有沒有因為感情的事情,在心裡責怪過爸爸?”

她立即回答:有啊,我的初戀。

當時爸爸斷言:“你不會喜歡他很久的。”

“你會跟他吵架,他不穩定,他不可以。”

她激動辯駁:“真正相處的是我,你又沒有跟他相處,怎麼可以否認人家?”

爸爸沒有在戀愛上給過她太多指教。

他只是說:“我女兒眼光很差。”

雖然選擇權在自己手上,可爸爸的那些話就像一根刺,讓她覺得自己真的不行,最後分手。

在這種打壓模式下成長的任容萱,從來都不信自己能找到好對象。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時隔多年,爸爸首次袒露心聲:“其實我很喜歡,媽媽也很喜歡(你初戀男友)。”

任容萱一秒爆哭:“真的假的?”

這是她第一次聽到,爸爸親口肯定她的戀愛。

原來,爸爸那麼說,是怕那個對象不夠穩定,不夠好。

怕女兒太單純,被他騙,被愛情傷害,

不惜用說反話的方式來 “保護” 自己的孩子。

沒想到,反而讓女兒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與任容萱同是姐妹的 Selina,也不例外。

剛出道第一次發唱片,爸爸明明很開心,卻偏要說反話:“這是你人生中發的第一張唱片,也是最後一張。”

Selina 超級不爽,整個青春期,壓力都非常大。“我的努力,我的成績,在爸爸眼中,變得一文不值。

直到第一次演唱會的時候,爸爸偷偷來到現場送驚喜。

Selina 才驚覺爸爸一直以她為榮,那些批評都是反話,當場淚崩。

任爸爸也是有苦衷的。

在一檔綜藝裡,他說:“就像我們去爬山,別人都慢慢爬。

經歷颳風下雨跌倒會有成就感,但你們坐直升機飈上去了。”

怕 Selina 上升太快不夠踏實,才會諷刺她“只能發一次唱片”。

這可能是很多中國式父母的寫照。

“我經歷的世界那麼殘酷,所以必須提前教會孩子適應。”

無論你做得多麼好,他們都要先批評你。

就連真心誇獎,也陰陽怪氣。



02


喜歡說反話的父母,到底在想什麼?

為什麼很多父母,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很想誇獎你,關心你,結果一出口說反話呢?

第一,這是父母從小受到的教育方式。

對他們來說,這是天經地義的教育方式,每家每戶都是這麼做的。

比如任爸爸。

他節目裡聽到兩個女兒說當時有多受傷後,也很難過。

“我不知道是因為我。”

他說:“我們這代父母,可能有個障礙。

在教育孩子時,你只會去罵,不會去關懷。”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第二,父母害怕你安於現狀。

如果你做不好,他們怕你永遠就這麼差下去;

如果你做得好,他們怕你安於現狀。

潛臺詞就是:“我很開心,但你永遠都不夠好,憑什麼讓我鼓勵你?”

比如,你平時只考 50 分,今天考了 60 分,我是很開心沒錯。

可如果我鼓勵了你,你會不會以後就滿足 60 分呢?

所以,父母只好說反話:你怎麼才考這麼一點?

你看誰家的孩子,他考了 85,你怎麼就不行呢?

父母說反話,總是批評先於肯定,責罵,打擊,總說“你還做得不夠好”,再給些他們認為正確的建議。

第三,最自私的一種反話,源於父母對自身願望的不滿足。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過一個 34 歲職業女性維基的經歷。

維基是營銷公司的客戶經理,有次公司出錢,讓她去讀 MBA 進修。

可維基卻不敢去。

因為她媽媽說:“太難了,你肯定不行。”

從小到大,媽媽從不會正面鼓勵。

她唸錯單詞,媽媽就誇張模仿她的錯處,讓她羞愧;

她勇敢上臺表演跳舞,媽媽卻當著全班的面說:“你跳得像只河馬。”

媽媽不想她好嗎?並不。

她只是想女兒早早學會接受批評,接受現實,

快把缺點都改掉,進步成最優秀的孩子。

但是,她又忍不住說反話,告訴她:

“你不行的,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了。”

為什麼呢?

原來,媽媽的舞蹈事業進展不順。

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信心成功。

所以一直刺激女兒,確保自己還能找到優越感。

而從來沒得到過的“肯定”,無情擊垮了維基的自信。

這樣的父母,有毒。

他們願意只吃白菜白飯,努力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

二話不說掏錢給孩子上培訓班,興趣班;

唯獨在精神需求上,極度吝嗇。



03


說反話式教育偏方,會帶來多少傷害?


56 歲的姜文,至今沒能擺脫媽媽的 “陰影”。

許知遠問他,你這麼多年遭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他說,沒跟母親把關係處好。

媽媽一直有種不高興的樣子。

她愛看戲,姜文就考了中戲,但媽媽啪地一聲把通知書扔下,說:

“你那一盆衣服還沒洗呢。”

他給媽媽買房,但媽媽不肯搬去住。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而高興。”

姜文的媽媽,其實挺愛他的。

17 歲姜文想考中戲,媽媽沒有阻止,或者說演員沒前途。

她很開明,說你覺得好玩,就去考吧。

《紅高粱》火遍全國,媽媽沒有驕傲,高興。

她關注的是,兒子窩在缸裡拍戲,多難受多委屈。

《圓桌派》裡,姜文第一次提起媽媽過世的事情。

他說,老太太走前,還給我包了紅包。

裡面還裝著外幣,鼓鼓的,快把信封撐破了。

但沒被母親正面認可的姜文,內心卻一直有些自卑。

楊瀾問過他:你的自信是不是源於你的自卑?

他承認說:“其實我非常自卑,大部分時間,我討厭我自己。”

“這事兒怎麼做成這樣了?我覺得還能再好一點。”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說反話式的教育偏方,本身就很傷人。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母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

如果父母認定你是個壞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媽媽常說“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說你“真沒用”,那你就真沒用。

即使沒有明確說出口,

你也仍會接收到 “你不行,你很差” 的強烈暗示。

畢竟父母都不誇你,還有誰會認可你?

一直被反話打擊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走向極端。

容易對普通的話語過度敏感,產生防禦;

或過度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配成功。

他們很可能會活得小心翼翼,只看得見自己身上的缺點。

工作還沒開始,就覺得自己大概率會失敗,被罵也是理所當然;

反正什麼都做不成,那就什麼都放棄吧。

就算旁邊的人都在鼓勵說你很棒,還是不能從心底裡認可自己。

有時候會過分自大,自信,試圖掩蓋自己的無價值感。

過度反話,還會傷害家庭關係。

它讓愛,變成了需要揣測,摸索,懷疑的密文。

父母真的愛我嗎?

為什麼明明他們說愛我,不討厭我,卻從來不認可我?

於是,孩子可能會變得固執,倔強,抱著一腔怨氣和父母對抗。

到底要怎樣做,父母才會滿意?

越被打擊,就越想反抗。

越想反抗,就越被控制。

大部分父母沒有意識到:我們人生中受的很多傷,大多是源於他們的不認可。



04


我們要做對什麼,才能重新找回溫暖?

怎樣才能緩和家庭關係,讓父母真正理解自己,認可自己?

我想最重要的,是你先認可自己,然後嘗試與父母對話。

找機會和父母主動提起那些你覺得很痛苦的瞬間。

他們的話語是怎樣傷你的,長大後你產生了什麼陰影。

綜藝《少年說》裡,有一位女兒鼓起勇氣上了天台喊話。

“我五年級開始就沒好好吃過晚飯,就因為你老是嫌棄我胖!””你從小就沒操心過我,老師讓考生字,你考過嗎?老師讓做親子作業,你做過嗎?”“我也想要被溫柔對待。”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爸爸聽了以後,解釋說那時候自己創業初期,年紀輕輕,也有玩的心思,對家庭關心不夠。

“下一步,爸爸一定改正,把更多精力放在你身上,請你放心!”

因為創業,因為有弟弟妹妹,因為怕你膨脹,因為......

雖然一時半會抹不掉傷害,但這至少給了他們一個契機,去交流彼此的想法。

儘管父母可能會回懟:“那你讓我怎麼辦?我改不過來,你要把我嘴縫起來嗎?”此時,我的建議是:

與其改變不了他們的固執觀念,不如試著從一些小的事情開始,堅持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蘇珊·福沃德說,你要堅強,到足以應對他們的反駁,否認,責難,憤怒;

你要有充分的支持,幫你度過對抗期間的不同狀況;

你要練習,直到你能夠順利說出心裡的話。

當他們反對你,打壓你,你有能力告訴他們,你不是他們說的那麼沒用。當你的經濟條件足夠獨立生活時,也許就可以開始重構家庭關係。

與父母對抗,並不是為了報復,懲罰,發洩,改造。

而是為了,直面過去的傷害,克服對被潑冷水的恐懼,重新建立家庭邊界。

他們可能會接受嶄新的你,也有可能抗拒到底。

焦慮,恐懼,內疚,困惑,無可避免,但它不會再控制你。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中國式“說反話”,會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