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民國時期的“中將加上將”是個什麼樣的軍銜?你怎麼看?

燕赤霞二世


在我國曆史上,每個朝代都有一套對應的軍銜制度。到了民國時期,國民政府也制定了一套軍銜制度,共分為六等,分別是將、校、尉、准尉、軍士和士兵,未設立元帥軍銜。

當時的將官共分為五級,分別是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這套軍銜制度也與美國的軍銜制度頗為相似,特級上將對應美國五星上將,一級上將對應美國四星上將,以此類推。

(國民政府的軍銜制度)

儘管這套軍銜制度看起來十分完備,但在抗戰中,有不少將軍卻是“中將加上將”這樣的奇葩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

所謂“中將加上將”,是中華民國陸軍的一階軍銜,其全稱是“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簡單來說,就是讓中將擁有上將的職權,但並不予以授星,薪俸也是按照中將的最高標準來給。

那麼,既然讓中將得到了上將的權力,為什麼不直接授予上將銜,反而還那麼麻煩地搞出一個不倫不類的“中將加上將銜”呢?

實際上,國民政府在1935年就頒佈了銓敘條例,該條例特別規定,陸軍上將的名額有限,不管出現何種情況,都不能再擴編。從銓敘條例的安排來看,陸軍特級上將有1人,一級上將8人,二級上將12人,共計22個名額。

當時的具體分配情況是這樣的:

特級上將:蔣中正。一級上將:馮玉祥、何應欽、張學良、陳紹寬、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閻錫山。二級上將則是包括了白崇禧、劉湘、顧祝同等在內共12人。

(一級上將何應欽)

對於軍人來說,想要晉升就必須得積累戰功,一步步向上爬。雖然在抗戰中有不少二級上將都擁有了足夠晉升的戰功,但由於國民政府限定死了名額,因此這些人只能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一級上將之中有人去世,才能夠取得晉升的機會。

比如白崇禧,就是在一級上將朱培德病故之後,才補位晉升成功。

但對於國民政府來說,由於當時的國內環境並不平靜,再加上佔據東北的日本人也漸漸表現出了入侵的態勢,上將名額開始顯得有些不太夠,而且國軍部隊中不少將領都已經有了晉升資格,卻苦於名額限定,遲遲不能得到晉升。因此在多重壓力下,國民政府於1936年補充了《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創造出了“中將加上將”這一特殊軍銜。

在條例出臺之後,國民政府就立即擬定了一批獲得“中將加上將”的將軍名單,他們包括:陳誠、張治中、衛立煌、薛嶽、錢大鈞、張發奎等人。

(一級上將白崇禧)

而國民政府之所以向他們授銜,實際上是在向他們傳達一個信息:你們幾位的戰功、資歷實際上早就已經夠得上上將了,但由於政策原因,只能暫時授予你們這樣一個意義重大的軍銜,一旦上將位置出現空缺,你們就是優先替補的將軍。

國民政府在逃往臺灣之前,共將該軍銜授予了55名將軍。到了臺灣之後才停止了授銜。雖然聽起來是類似於“準上將”這麼一個意思,但不少人始終覺得是拿著中將工資,操著上將的心,並不願佩帶這個特殊軍銜。

值得一提的是,劉湘在1938年死後也被追授為陸軍一級上將,雖然國民政府的上將名單有著名義上的人數限制,但死去的將軍被追授為上將銜,卻是不受到影響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國民黨的將官軍銜分為5個等級: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

特級上將,只有老蔣一人,唯我獨尊。

那麼中將加上將是一個什麼軍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北洋政府時期,上將是很稀缺的。但是後來袁世凱為了拉攏人心,便開始大肆授軍銜,不但將軍人數一下多了起來,而且還是虛高。比如上校,給個虛銜就成少將了,以此類推。

到了民國時期。雖然授軍銜沿用了北洋政府時期的設計,但能夠授銜的部門卻有三個,國民政府,總司令部和軍事委員會。

而他們三者之間又沒有工作上的協調統一,各行其是。所以授銜非常混亂。

甚至沒有在軍中任職都可以給軍銜。比如軍事委員會就給杜月笙當時給了個少將銜。

這種做法直接導致軍銜高的將領很多,但軍隊的戰鬥力並沒有提升。而且軍銜的含金量也沒了,畢竟遍地是將軍,這可不行。

上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對軍銜制度進行了改革。

首先將軍銜分為了職務軍銜和正式軍銜兩種。職務軍銜是臨時性的,在其位授其銜,離開其位,軍銜隨之取消。正式軍銜是終身制的。

其次在人數上也做了嚴格限定,尤其上將軍銜。要想升到上將,必須是上將位置有空缺,比如陣亡或者裁撤。否則戰功再卓越,也升不上去。

在此情況下便出現了中將加上將的軍銜。也就是說它屬於準上將,等上將有空缺才能轉正。

這也就是國軍將領中為什麼中將多的原因。著名的張自忠將軍,就是中將加上將。

除此之外,還有追封的上將。比如36集團軍司令官李家鈺,42軍軍長馮安邦都是戰死沙場,殉國後追封的上將。


說史聽濤


知識點,為了防止將星氾濫和凸顯陸軍上將之威譽,根據國民政府1935年頒佈的銓敘條例,陸軍上將的名額是受限制的,規定特級上將1人(名字不用說了)、一級上將9人、二級上將12人,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正式銓敘的三個等級陸軍上將的名單上限為22人。

(何應欽是首批九名一級上將)

特級上將其它人就甭想了,因此從二級上將晉升一級上將,或從陸軍中將晉升二級上將,都得排隊按順序補缺,前面沒有位置空出來就得等著。比如一級上將張學良1937年被審判褫奪軍銜,軍委會總參謀長湘軍元老程潛補缺,同年滇軍元老一級上將朱培德病故,軍委會副總參謀長桂系白崇禧補缺。

說明:對高級將領軍銜的“追授”不受此限制,活人不能跟死者相提並論,比如“四川王”劉湘在1938年病死後立即追晉陸軍一級上將。

(此時陳誠是中將加上將銜)

如果二級上將的位置出缺了,現役陸軍中將們再按順序晉升,這個數字在和平時期是基本夠的,比如人民軍隊現在一般就維持在20幾個上將的規模,但是在戰爭時期顯然不敷分配了,戰功、軍職和特任都要求有更多的上將名額,但是規定又不好破壞,於是1936年補充了《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就此出現了“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這一軍階。

說白了,你老兄的職務、資歷、軍功、停年都已經夠條件晉升上將了,但是前面二級上將包廂的座位滿員,你就暫掛著上將軍銜先幹活,但是銓敘軍銜仍然是中將,也拿著中將的工資,但有優先遞補權,可以理解為“準上將”軍銜。


(銓敘軍銜任命書)

什麼時候前面空出位置來了,再按順序頂上,此時軍委會銓敘廳才正式行文記檔,算你真的上將了,揀幾個答友們比較熟悉的說明一下:

1936年第一批獲得“中將加上將銜”、開始排隊晉上將的有:張發奎、餘漢謀、張治中、錢大鈞、陳誠、衛立煌、薛嶽、孫連仲等。也就是說,早年的“五虎上將”裡只有劉峙、蔣鼎文和顧祝同是正牌子陸軍二級上將,陳誠和衛立煌是準上將。



張自忠將軍1939年授“中將加上將銜”,1940年戰死後直接追晉陸軍二級上將。大家應該發現張將軍後來很少佩帶軍銜,個人感覺應該是對這個特殊軍銜的尷尬。

胡宗南1945年獲授此銜,黃埔生第一名。湯恩伯、羅卓英1946年獲授此銜,終兵敗大陸期間此銜共頒授55名,逃臺後停止。

(職務軍銜任命書)



需要注意的是,國民黨軍隊的軍銜是有兩套體系的,即“銓敘軍銜”和“職務軍銜”。前者是軍人根據學歷、資歷、停年等逐步晉升的正式軍銜(永久軍銜),只要不是退役或被褫奪,就永遠存在,有國民政府的正式文書;後者是根據軍人擔任的職位臨時適配的軍銜,只需軍事委員會的任命書即可,一旦職務被撤銷仍然恢復銓敘軍銜,這才是臨時軍銜。

比如廖耀湘擔任新六軍軍長時,職務軍銜是中將,但銓敘軍銜才到“騎兵上校”,這個之前有專答。



而“中將加上將銜”與職務並不掛勾,屬於正式軍銜,這就是不能稱之為“臨時上將”的原因,因為這有悖於正式軍銜和臨時軍銜的區分標準,容易引起混淆。

在1946年換裝美式軍服前,除特級上將有明顯區別外,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加上將銜”沒有區別,全部掛三顆星領章。

1946年以後,特級五星、一級四星、其它為三星。




(1946年以後的肩章)


度度狼gg


民國時期國軍的軍銜系統要遠比現在解放軍的軍銜複雜。眾所周知,解放軍的軍銜不是與職務一對一掛鉤的,以正營職為例,其軍銜可能是少校,但也可能是中校或者上尉。而且,軍銜並不隨職務晉升而即時變動,如未到軍銜晉升年限或者因為一些其他原因軍銜暫時沒有晉升,往往會出現少將副大區職、中將正大區職之類的情況。但是,解放軍的軍銜都屬於正式軍銜,非經晉升、降級、褫奪,不能隨意變更。



民國時期國軍的軍銜則較為複雜,分為職務軍銜和銓敘軍銜兩個系統,而且二者並不完全掛鉤。職務軍銜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走簡易程序直接授予,中下級軍官甚至由基層上報、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審核通過即可,這類軍銜通常與職務同時出現,如整編師中將師長、中將軍長等。而銓敘軍銜則是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銓敘廳按照資歷、學歷、軍功、職務等擬定銓敘軍銜級別、由國民政府主席簽發正式命令、以國民政府的名義授予的正式軍銜,通常與軍兵種同時出現,如陸軍少將、海軍中將等。而且,職務軍銜的晉升與銓敘軍銜的晉升並不同步。



以在孟良崮陣亡的張靈甫將軍為例,彼時張將軍的職務軍銜是整編七十四師中將師長、之前張將軍還曾出任七十四軍中將軍長,但是他的銓敘軍銜卻只是陸軍少將。因此才有了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的“中將師長張靈甫陣亡後追贈中將軍銜”的情況。實際上,這並不奇怪,因為張將軍雖然職務軍銜是中將師長,但是銓敘軍銜卻只是陸軍少將。而這個追贈的中將軍銜則是銓敘陸軍中將!不要小看這個追贈,它是有實際意義的。國軍的職務軍銜只和現職掛鉤,一旦離職或者賦閒,一應待遇全部參照銓敘軍銜而不是職務軍銜。換言之,如果某位少將師長的銓敘軍銜只是陸軍上校、甚至陸軍中校。在師長任上時,他可以佩戴少將軍銜、享受師長待遇。但是,一旦離職或者賦閒,他的待遇卻是要參照銓敘軍銜陸軍上校或陸軍中校的,陣亡撫卹等亦然。蔣某人給張將軍追贈陸軍中將,實際上就是為了提高其撫卹等級和喪葬規格。



中將及以下級別通過職務軍銜的設置總算是得到了較為合適的解決。但是,中將以上又出現問題了。國軍的銓敘上將分為特例、一級和二級,而且明文規定,各級上將都有名額限制,實行“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其中有人退役、過世或者被褫奪軍銜,否則不予補充。但是,現實操作中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了部分原本擁有二級上將軍銜者失去了實權、甚至職位,但是並沒有退役,更加沒有去世或者被褫奪軍銜;或者又新增設了銓敘二級上將才有資格出任的職務。這個時候,繼任者就麻煩了,因為名額有限,雖然職務晉升了,卻暫時無法晉升銓敘二級上將。最終,國民政府採取了北洋政府曾經使用過的方法,那就是加銜。於是,中將加上將銜便產生了。因為名額問題,暫時無法授予二級上將的中將,先給個加銜,把待遇先給了、三顆星也可以帶起來了。但是,必須等到二級上將出缺才能予以遞補。國軍的所謂中將加上將銜,說白了和職務軍銜的本質差不多,主要還是為了解決待遇和職級對等問題。只不過它比職務軍銜相對更硬氣一些,因為它屬於正式軍銜。據說朱總司令在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被國民政府授予的就是所謂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民國時期實質上形成的地方軍閥割據有一定關係。晉系、桂系、川軍、馬家軍……早期,國民政府的手根本身不過去,軍銜亦然。因而導致了軍銜濫授、將軍成堆的情況。同時,蔣某人嫡系——黃埔系的將領資歷又普遍偏低,火速晉升不僅操作上不太方便,也容易造成這些人迅速“官僚化”。加之戰事頻繁,軍官的流動性太大,嚴格的軍銜晉升制度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於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差不多就是抗戰前兩年,國民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搞出了職務軍銜與銓敘軍銜分家。為了限制高級軍銜的授予數量、主要是針對地方實力派,蔣某人又搞出了上將軍銜的名額限制,這才導致了中將加上將銜的出現。


農民工歪說歷史


題主說的“中將加上將”軍銜,是國軍準二級上將(候補二級上將),具有晉任二級上將的優先資格,此銜只適用於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此銜的全稱為“陸軍中將加二級上將銜”,簡稱為“陸軍上將銜”。一起來了解一下。

為什麼會有“中將加上將銜”?

1935年,國民政府將國軍上將分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當年共授任1名特級上將、8名陸軍一級上將、1名海軍一級上將、21名陸軍二級上將,次年又分別授予程潛、李烈鈞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至此國軍中授任的上將為124人、中將為418人。

由於1935年國軍中符合授任上將的人員很多,而上將軍銜的名額又是固定的,要想挪出空檔,只能將91名原先已獲得上將軍銜的陸軍將領改任中將,但這顯然也行不通,勢必要引起一些矛盾。

1936年,為解決高級將領中具備授予上將條件的,但又受上將員額所限而不能授予的問題,特在陸軍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軍銜之外,又增設“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由於海軍始終非常弱小,空軍成軍時間晚,上將人數都非常少。因此,中將加上將銜的制度只適用於陸軍中將。

至此,國軍將軍銜級分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中將、少將五個銜級。

“中將加上將銜”都有哪些規定?

1936年2月,國民政府最終確立了以特級上將封頂的軍銜體系,三軍士兵軍階設置與北洋政府時期大致相同。新評定的軍官均須報請國民政府授任。

其中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規定,滿足晉任上將資格的陸軍中將,由於員額所限需先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陸軍二級上將如果有空缺名額,則在中將加上將銜中擇優特補;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的數量以上將名額為限,其制服與二級上將相同,薪水依照最高額支付。

“中將加上將銜”將領都有哪些人?

1936年到1937年,國民政府共敘任了28人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國軍的現役將官總數基本保持在60人左右。據統計,當年特級上將1人,一級上將8人,二級上將23人,中將加上將銜28人,總計60人。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軍上將名額增加了5名,劉文輝等7名川軍將領被授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到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包括加授、追晉(追贈)、特贈等形式,共授予53人為中將加上將軍銜,如下:

特加(授加)42人:張發奎、餘漢謀、張治中、張之江、錢大鈞、鹿鍾麟、陳誠、衛立煌、馬鴻逵、薛嶽、劉建緒、龐炳勳、孫連仲、盛世才、呂超、李品仙、鄧錫侯、朱綬光、廖磊、夏威、王樹常、黃紹竑、黃旭初、陳儀、熊式輝、劉文輝、楊森、楊傑、劉興、賀耀祖、唐式遵、張自忠、孫震、盧漢、潘文華、王纘緒、王陵基、胡宗南、湯恩伯、李漢魂、劉士毅、馬步芳

追晉(追贈)7人:周渾元、賈德耀、井勿幕、方策、魯英麐、劉戡、嚴明

晉加3人:黃琪翔、羅卓英、林蔚

特贈1人:伯達馬塞爾

53名“中將加上將銜”中哪些人得到晉升?

這53名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中,有9人後來晉任陸軍二級上將,其中陳誠還晉任為陸軍一級上將。這9人分別為:

衛立煌,1939年5月晉升為陸軍二級上將,增補韓復榘槍決後的空缺。1935年授中將;1936年授中將加上將銜;1942年被褫奪二級上將軍銜,降為中將;1943年恢復為二級上將。

陳誠,1939年5月晉升為陸軍二級上將,增補劉湘病逝後的空缺。1935年授中將;1936年授中將加上將銜;1947年晉任陸軍一級上將。

薛嶽,1944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增補宋哲元病逝後的空缺。1935年授予中將;1936年授中將加上將銜;1950年晉升一級上將。

張發奎,1945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增補陳調元病逝後的空缺。1936年授予中將加上將銜。

張治中,1945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增補楊虎城退役後的空缺。1935年授中將;1936年授中將加上將銜。

餘漢謀,1946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增補白崇禧晉升後的空缺。1965年9月晉升一級上將。

熊式輝、陳儀、鄧錫侯,1947年晉任為陸軍二級上將。

這53名中將加上將銜均為陸軍將領,亡者追贈、追加上將銜7人,其中生前為陸軍中將者2人,生前為實授陸軍少將官階而任中將職務者2人,生前無實授軍銜者3人。


野史也是史


在民國時期剛剛開始的時候,軍銜還是比較嚴格的。但是後來統治者例如袁世凱等人為了拉攏各方的實力派,所以授予了很多虛高的軍銜,導致當時的上將軍銜實在是太多,有點爛大街的感覺。

後來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中國之後,對軍銜做出了一定的管理。因為在民國時期的軍銜實在是有點太爛了,尤其是最高軍銜在全國上下授予的人數實在是太多,導致這個最高軍銜的神聖性大打折扣。有鑑於此,當時國民政府就對上將軍銜做出了嚴格的控制,規定了上將人數必須是一定的數目,不可能多授予,只有在前面的人死亡或者其他原因情況下,才會有其他的人順序遞補上。這樣上將的軍銜含金量就很高了。

當時最高軍銜是特級上將,事實上這個軍銜自始至終只有一個人,就是蔣介石自己。然後有一級上將,嚴格控制在9人。最初的9個一級上將除了何應欽之外,全是各地的軍閥實力派。後來朱培德因病死亡,最後由程潛遞補上,而張學良因為西安事變被軟禁,剝奪了軍銜,由白崇禧遞補上。抗日戰爭勝利後,馮玉祥退出現役,最後由陳誠遞補上,這就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期間所有的一級上將,控制得相當的嚴格,這點國民政府倒是一點沒有馬虎。

二級上將控制的人數也是相當嚴的,控制在20人左右,也是如同一級上將一樣,人數不得擴大,只有出現二級上將死亡或者是退役的情況下,才能授予新的二級上將。二級上將也是大部分都是授予各地的軍閥,蔣介石的嫡系中第一個被授予二級上將的是劉峙。劉峙雖然被人譏笑為逃跑將軍,但是早年的時候還是相當強悍的,一直是蔣介石手下的第一大將。

但是在戰爭期間,畢竟有很多軍功很大的人,但是上將人數又不可能盲目的增加,所以就弄出了一箇中將加上將軍銜,給予那些立下了巨大的戰功,但是暫時又沒有上將軍銜空缺的情況下,授予的一種軍銜。早期的著名將領陳誠,張治忠,張發奎,衛立煌,薛嶽等等都是中將加上將軍銜,後來才升上去的。

當然在戰爭中,總有一些將領為國捐軀,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死亡而最後被追授上將,這樣的名額是不佔用現役上將的名額的。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在林森任國民政府主席以後,軍事委員會決定重整軍銜,所有軍銜均歸國民政府軍事委會銓敘部進行建檔考評,目的就是嚴格軍官晉銜制度,阻止那種手頭僅一、二萬人馬,就自封中將師長、上將軍長的混亂狀態。

於是,1935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會將原上將搞出了三個不同的等級,即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

其中,特級上將僅授予一人,即陸海空軍總司令蔣中正;陸軍一級上將也只授予了何應欽、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陳濟棠,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空軍無一級上將。

此時,二級上將定編12人,但實際授銜時卻有23人,夠晉升二級上將資格,但員額畢竟有限,因此部分位高權重的老資格中將,准許佩戴三星二級上將軍銜,但這些人的軍銜被銓敘部核定為“中將加上將銜”。

胡宗南、湯恩伯、羅卓英等將領,在1949年前都是中將加上將銜,即佩三星上將領章的準上將,也即領中將工資,檔案軍銜仍然是中將。

張自忠,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也屬於“中將加上將銜”,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被追贈為陸軍二級上將。

特級、一級、二級上將,其實在軍服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在領章上配3顆三角星;到抗戰勝利後,國軍仿照美軍服飾和軍銜,特級上將在肩章上輟5顆五角星,一級上將在肩章上輟4顆五角星,二級上將在肩章上輟3顆五角星。

綜上,所謂的“中將加上將銜”,事實上就是上將軍銜由於沒有空缺編制,導致有資格晉升為上將的中將無法晉升,所以設置這麼一個“中將+上將”的東西來彌補一下,待二級上將空出缺額,再從中將加上將銜者擇優正式晉升上將。

如同某候補委員一樣的道理,某委員空缺了,按序位將“候補”兩字取掉,成為某委員。但加銜制度僅限於陸軍中將,其他軍種、其他銜級均不能加銜,這也可以說是特例。


國平軍史


因為民國軍隊繁雜,數量眾多,為了控制將軍數量,老蔣在1935年頒佈新規定,限制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數量,對全國軍隊進行整編。

由於藍黨軍銜沒有大校/准將設置,所以少將軍銜控制不住,因此中將軍銜也就對應了太多職務,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是中將,集團軍參謀長,副司令,戰區參謀長,副司令甚至旅長都被授予中將。為表彰中將立功者,藍黨創造出中將加上將軍銜,就是享有二級上將待遇,佩戴臨時三星將銜,但正式晉升二級上將得等現有上將的缺額。一旦有缺則優先晉升。比如張自忠,張治中,陳繼承,胡宗南等均獲得過中將加上將軍銜。


四川達州


寫過幾篇關於國民黨軍隊軍銜的文章,在這裡再簡單談一談。國民黨軍銜有兩套系統,一套是正式軍銜,由國民政府正式銓敘在案,格式是軍種+軍銜,比如陸軍中將、海軍少將等,只要不退役、不被褫奪,這個軍銜是終生的;另外一套是臨時軍銜,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根據具體情況授予,格式是軍銜+職務,譬如少將師長、中將軍長等等,如果職務免除,軍銜也隨之免除。

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個人

國民黨的將官軍銜分為五個級別,分別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其中特級上將為蔣介石;1949年前一級上將有馮玉祥、朱培德、李宗仁、何應欽、張學良、陳濟棠、唐生智、閻錫山、陳紹寬(海軍)、程潛、白崇禧和陳誠等12人;其他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人員太多,在此不贅。

身著新式一級上將軍服的閻錫山

每個軍銜等級都是有名額限制的,一旦出缺,就由下一等級的軍官按順序遞補,但當時的上將特別是二級上將都很年輕,一般不會出缺,這樣中將階層就很難晉升。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出臺了一個《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在上將和中將之間增加了一個“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以安撫那些老資格中將。獲得中將加上將軍銜的軍官可以佩戴上將軍銜標誌,享受上將的待遇,類似於今天某些副部長、副廳長享受正部級或正廳級待遇,或者一些委員會里的候補委員。

中將加上將軍銜的張治中佩戴上將軍銜標誌

曾經被公佈過中將加上將軍銜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不算少,我們比較熟悉的有張治中、胡宗南、衛立煌、錢大鈞等,這些人後來一般都晉升了正式二級上將軍銜。


民國年間那些事


事實上,這和當時中華民族面臨危難,將軍挺身而出,為國作戰,但是榮耀就這麼多,軍銜也就這麼多,很多將軍就沒有辦法拿到相對應的軍銜,只能夠掛一個虛名。這個虛名就是為了增加同樣的軍銜上面的人數。

一個國家的上將數量是有限的,將軍也就那麼點,當然,本來按照一個國家正常的節奏,軍人開始服役,然後熬上個幾十年當上將軍,有一套完整的規則流程,熬資歷是一個軍隊裡面的將軍必須要做的事。

但是當中華民族面臨危亡之際,所有中華民族的子女率領著自己手底下的將士在外征戰,立下赫赫戰功以後,這一下子光靠資歷,那是不行了那麼多人力了那麼多戰功,那當然得要獎賞軍銜就是獎賞的一部分。

不是問題就是軍銜的數量一共也就這麼多,那怎麼辦?已經有軍銜的人還沒死,軍銜還在那兒掛著,但是後面的人立下戰功,這些戰功必須轉化成為軍銜,否則軍人吶,自己當然是不服氣了,憑啥我在外面浴血拼殺以後為什麼得到的獎勵還不如別人熬了個幾十年,什麼事情都不幹呢?你看我手底下的人立了戰功以後立刻就得到相應的軍銜,憑啥我就不可以?

軍人在自己的軍銜和榮譽上面有著不可退讓的原則,所以當時這個事情到蔣介石那裡,蔣介石也沒有辦法,只能夠說那咱們就重新創造一種新的軍銜,任命吧。

就出現了這種所謂的中將加上將的軍銜,事實上,這一種軍銜已經不能算是特例了當時國民黨軍隊內部也有很多這種奇怪的現象呢?比如說最著名的74軍軍長王耀武,他在抗戰時期的軍銜只是一個少將,但是軍長肯定要麼中將起步,直到抗日戰爭結束以後才被授命為中將。

有人說這樣是對這些軍人的不公平的,事實上這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國家有那總不可能說正好哪個人是什麼樣的職務,(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就執行什麼任務吧?那當然是看見情況就得上,誰見到了誰都有義務去執行相應的任務。

但是軍銜雖然混亂,但國民黨內部的指揮的系統卻並沒有說,因此而混亂,工廠內部基本上是實行一條軍銜是你的一種身份,而軍隊內部的職務又是你的另外一種身份,這種情況二者互不相擾,比如說王耀武在自己的74軍內部遇到一箇中將,不會說因為自己軍銜比對方低而選擇聽對方的話該怎麼指揮還是怎麼指揮。

但是如果是蔣介石過來瞎指揮,那就沒辦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