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富源:脫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富源縣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和2018年脫貧摘帽目標,全力克服財政困難,舉全縣之力、聚各方之財,五年累計投入扶貧資金97.98億元,傾力補齊民生短板,竭力改善民生福祉,使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落地並開花結果。

富源:脫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富源:脫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辣椒加工。 鄧成斌 攝

堅決打好“四張牌”讓民生保障“撐起來”

“勇於直面異常嚴峻的財政困境,一定要把整合資金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紮實解決資金怎麼整合、如何保障的問題。”富源縣2018年脫貧摘帽誓師大會作出了斬釘截鐵的部署。財政部門全力攻重點、克難點、強保障、補短板,堅持打好“四張牌”,讓貧困縣“小財政”撐起脫貧“大民生”。

打好“對接牌”。富源縣級財政自給力僅在30%左右,面對既要“保吃飯”又要“搞建設”“保民生”的多重壓力,該縣圍繞2018年脫貧摘帽目標和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全力爭取上級專項扶貧補助,五年累計到位扶貧專項資金8.42億元,並將資金一分一釐都用在扶最貧困的村、幫最貧困的戶、辦最惠民的實事上。

打好“整合牌”。每年出臺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使用方案和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方案,堅持“政府統籌、部門協作、資金捆綁、集中使用、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原則,統籌整合部門財政涉農資金,實現各類資金“大類間打通”“跨類別使用”,使扶貧資金不再“碎片化”。

打好“壓減牌”。全縣上下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縣級財政每年壓縮部門公用經費預算的10%用於扶貧。集中一切可用財力、彙集各方力量、合力脫貧攻堅。

打好“金融牌”。強化金融扶持,發揮財政“槓桿”功能,落實財政貼息扶持政策和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和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力度,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創新“金融信貸+N+貧困戶”精準扶貧模式,累計發放小額信用貸款10898戶5.54億元,重點扶持特色產業發展。

2014年以來,富源縣累計投入扶貧資金97.98億元,通過把專項扶貧資金、財政涉農資金、金融信貸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投入格局,讓有限的資金髮揮出最大的脫貧效益。

富源:脫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富源:脫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電子產品加工。張建波 攝

合力落實“五機制”讓監管“立起來”

富源縣不斷規範項目實施責任主體、財政資金監管、紀委監察審計、資金公開公示和定期專題彙報5項長效監管機制,讓扶貧資金監管制度“立起來”“嚴起來”。

強化項目監管機制,每年研究制定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工作方案和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建立項目建設、資金管理、工程驗收等一系列制度並嚴格執行,扎牢“第一道防線”。

強化財政監管機制,財政部門全面加強對扶貧資金的審批、撥付、使用、結轉清零的全程監管,既防止扶貧資金“跑、冒、滴、漏”,又嚴防扶貧資金“睡大覺”,確保把錢都用在刀刃上。

強化監察審計機制,充分發揮紀委監察、審計等部門職能職責,建立扶貧資金執紀問責線索排查機制,不定期開展扶貧重點領域的執紀檢查、專項督查和審計工作,及時發現問題並督促整改落實。

強化公開公示機制,12個鄉(鎮、街道)每月對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督促村(居)委會和村民小組及時公示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強化定期專題彙報機制,12個鄉(鎮、街道)財政所每月定期向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彙報扶貧資金到位、報賬等相關情況,凡已完工的項目督促及時驗收、及時結算,實現扶貧資金更加公開、陽光和透明。

重點突出三效益 讓績效“亮起來”

富源縣圍繞扶貧資金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資金安全高效使用,構建起扶貧項目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績效管理機制,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聘請中介機構對2016-2018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2017-2018年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進行績效評價,綜合評價等次均為優。

“我家搬進‘圓夢佳園’,既方便小娃讀書,又可以就近打工,收入比原來高多了,政府的政策太好了。”富源縣富村鎮易地扶貧搬遷戶郭裡紅高興地說。她的生活是富源縣易地搬遷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富源縣緊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累計投入4.64億元建成安置點18個,讓建檔立卡貧困戶1330戶5894人住進了新家園。同時,建成扶貧工廠200家,帶動6200餘人家門口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佔41%,人均月收入1300元至3000元,扶貧工廠讓貧困群眾家門口就能增收。

富源縣攻堅克難、奮力推動脫貧攻堅,使城鄉基礎設施大改善、人居環境煥新顏,健康、教育、產業、就業等各項扶貧碩果累累,截至2018年底,實現8個貧困鄉鎮、127個貧困村出列,22941戶101156人脫貧,全縣貧困發生率從16.11%下降到1.49%。

張建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