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波音在華再發力 擴建“天津波音”預計2021年竣工

波音在華再發力 擴建“天津波音”預計2021年竣工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

美國飛機制造商波音民機集團(下稱波音)於11月26日宣佈,已經開始擴建其位於中國天津的民用飛機零部件製造商天津波音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波音)。

這項被稱為“三期”的擴建工程將為這家企業增加兩萬平米以上的佔地面積,同時將總工作面積增加至8.39萬平米,項目預計將於2021年竣工。

這一工程將使工廠目前的生產空間擴大一倍以上,並設置多項新的工作區域和便利設施,包括功能升級的辦公室和會議室、新員工食堂、茶水間、地下停車場、健身中心、淋浴房以及婦保室等。

天津波音是於2001年註冊成立,最初名為天津波海航空複合材料部件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波海)。是波音與美國複合材料製造商赫氏公司(Hexcel)以及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後與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合併成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企業。

這也是波音在中國參建的第一個製造類的合資企業,同時也是天津第一家航空類企業。2007年天津波海向波音交付了首件產品--787垂直尾翼邊緣板。

2008年波音收購了赫氏公司在天津波海的全部股權,同時增資擴股,從而將其在天津波海的持股比例從40%增至88%,並在同年宣佈將公司更名為天津波音,同年啟動了擴建工程。

“如今它已成為本市最大的航空製造類企業,擁有1100多名員工,成為波音供應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航空產業蓬勃發展的絕佳例證。”天津波音總經理樸慶濂(Dan Park)表示。

天津波音目前每月能夠生產約1.3萬件複合材料零部件和組件,應用於波音所有民機機型中,從投產至今已經累計交付近150萬件高質量的零部件,並伴隨著波音民機在全世界範圍內運行。

目前投入使用的最新一代民用客機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複合材料,比如波音銷量最好的寬體機型787系列,機身結構重量的一半都使用了複合材料製造,包括整個機身段都用複合材料取代了傳統的鋁合金結構。

複合材料使用的一個好處是大大減輕了機身重量,使得飛機燃油效率更高,同時強度更高、耐腐蝕等優勢。這些以碳纖維、玻璃纖維等為主要原料的複合材料大規模應用也開始對航空製造業供應鏈結構帶來深刻的影響,從而使得包括中國這樣並非傳統航空製造業大國能夠有機會深入參與到全球最先進的民用飛機制造環節,客觀上起到了提升本土航空製造業能力的作用。

“自47年前首次進入中國以來,波音一直致力於在中國業務所在地社區的不斷投入,與當地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深化根基、拓展業務。”波音中國總裁謝利嘉(Sherry Carbary)表示,“天津波音的擴建是波音致力於與中國航空業協同發展,共同構築未來的最新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