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百年新兴街

在我们昌邑,有一条老街

听名字,像是刚刚修建的新街巷

然而,她却是一条历经百年沧桑的老路

还是昌邑第一条真正意义的汽车道

并且,规划之初

本是一条经过昌邑城区的双轨铁路

她就是

新兴街……

列强觊觎 烟潍铁路修建屡搁浅

1861年(咸丰十一年),烟台开埠,成为山东唯一对外开放口岸的港口,众多外国商行进驻并开展国际贸易。彼时,多家昌邑丝绸商号亦赴烟台开设分号,向境外经销丝绸。

1868年(清同治七年),为扩大与中国的港口贸易,在烟台的英商通过驻华公使向清政府提议修筑芝罘至潍县的铁路,但此议如石牛入海,朝野均未有积极响应。

在德国青岛殖民当局的运作下,1904年胶济铁路修建完工,优势商贸资源逐渐向胶济铁路沿线聚拢。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为振烟台商埠,绅商张自璐等倡议筹股修建烟潍铁路,公司名为“福潍铁路有限公司”,禀准山东巡抚杨士骥,呈验备股款400万元。后因德国人要求合办而辄止。

1909年(宣统元年)春,李德顺暗招德股400万元,由其亲戚赵德涵出面,禀请邮传部立案,修建烟潍铁路。后邮传部查明股款皆招自德国人,遂批驳终止。

同年9月,烟台盎斯洋行执事谭宗灏邀集绅商学界集议,拟先自出股份200万元作为开办费,余由各界分认招募,修建建烟潍铁路。众人赞成,当即禀请山东巡抚孙宝琦转邮传部立案。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德国胶澳总督及济南领事闻讯,多次向孙宝琦要求承办该路,孙宝琦不允,于是北京德国公使雷克司数次赴外务部要求兴建烟潍路。外务部为打破僵局,避免德国人参与,拟将该路改为归邮传部自行拨款修筑。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在京山东省人闻讯,恐官吏从中掣肘,愈难期其早日成功,随后,由山东旅京同乡所组的保存路矿会电致烟台商务总会,通告了德国觊覦烟潍路的消息,希望烟台绅商“迅速设法兴办,以杜外人之窥伺,而保我省之路政”。山东巡抚复分别致函东海关道徐世光及王锡蕃,谓德国人谋该路甚急,部办似较商办有把握,但若烟台商界筹款有成,开办有期,可以请部允准商办。

1909年(宣统元年)11月18日,烟台商务总会选举招股人,并拟定招股章程,惟洋人资本不得入驻。定组织为“山东商办烟潍铁路有限公司”,认筹踊跃,首期招股540余万元。不料在此期间,新成立的山东省咨议局突然议定了”七条办法“,要求山东巡抚派人对该公司加以控制。任事诸人以为咨议局有意揽权,深为不满,纷纷向公司撤回股份。

1912年9月26日,孙中山于济南珍珠泉“珠泉精舍”举行茶话会席间与周自齐商谈举修烟潍、充毫二铁路的计划。这一消息重新燃起了烟台绅商修筑烟潍铁路的热情。烟台商务总会当即电呈北洋政府外交部、交通部“烟台铁路大致情形”。嗣后交通部9月20日复电,邀请烟台派代表面商“规定路线、预估工程、支配款项一切应行筹备之端”。

1913年3月德国以批准1910年7月之收回山东铁路矿权合同为条件,与北京政府基本达成一致,即“烟台至潍县铁路中国政府视为应造之线,借用外款拟先尽德国商人投资,并在潍县与胶济铁路接轨”,并报袁世凯审批。

1913年6月28日,烟台商务总会派遣代表刘麟瑞、于宗潼晋京讨论烟潍铁路事宜,交通部答以“烟潍铁路认为应修之线期于早日观成,惟辛涉外交,需款较巨”,主张官办。

1914年4月底,交通部委派津浦铁路管理局赵德三(字宜堂)为调查员,自潍县出发调查烟潍路沿线情况,以备后用。消息传开,沿途官民极为兴奋。

1914年9月,日德战争爆发,青岛为日人占领。当年12月,日本得知烟台商民请修烟潍铁路的消息,唯恐中国从英国借款,日使出面询问。

1915年5月,龙口自辟商埠正在紧张筹设中,委员蔡国器条陈交通部,从内政、矿权、行旅、军事、商务五个方面分析了日人修筑烟濰铁路之害,建议自修290里的龙潍铁路。其投资约500余万元,可由官商各半,合资经营,以期其速。其时外交部正在与日本交涉《二十一条》事,故未予以批复。

1915年5月25日,日方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其中第二条为“中国政府允诺,自行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于胶济路线之铁路。如德国抛弃烟潍铁路借款权之时,可向日本国资本家商议借款。”

1916年3月,交通部批准由烟台商会筹办铁路事宜,但铁路仍为国有,拟采用发行公债的办法筹集资金1000万元,并令烟台地方及总商会切实上报每年究竟能筹措多少款项。5月1日,正式在烟台兴工,因《二十一条》问题以及财政款项无着,数月后无奈停工。

1918年5月,商人陈良臣筹集股本320万元;10月,经任福忱增资至362万元,屡次咨请交通部立案筑路。日本使馆得到消息,先后数次抗议。交通部、外交部迭次会商,终顾忌日本态度,仍旧决定“暂行缓办”。

以工代赈 灾民筑路

1920年(民国九年)华北大旱,北洋政府决定以工代赈修建烟潍铁路,设计为双轨,路宽六米,委派京浦铁路管理局工程师赵德三任烟潍铁路工程处长。由交通部和航政局筹款200万元作为工程赈灾款,并创办电报、邮政等附属经营以补贴路工。

10月,成立“烟潍铁路工程处”,招募灾民4000人,主要来自受灾较重的临清、曹县等地。在赵德三多次与日本山东铁道部交涉后,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官由比光卫同意经由胶济铁路免费运送筑路灾民到潍。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烟潍铁路烟台段施旧照

11月1日在潍县举行了开工仪式。根据《烟台市交通志》的记载,当年烟潍公路开工典礼时,组织方曾拍过纪录片,当时电影技术比较简陋,常见的就是手摇式摄影机,只有图像,没有声音。

款项挪用致使铁路变公路

  1921年2月,工程刚刚开公之际,因北洋政府国务院将赈灾山东的一半款项挪为它用,并逐月递减剩余赈款,致使烟潍铁路建设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筑路征收的土地无款可付,地主纷纷上门索债。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烟潍公路工地旧照

出于无奈,交通部呈报国务院,改为修建以铁路路基标准的汽车路,待日后款项充足可改造为铁路。于是,规划途经昌邑县城的烟潍铁路就这样降级成了“汽车路”。“烟潍路工处”随即改为“烟潍汽车路工处”,处长仍由赵德三担任。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为保证烟潍公路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交通部与山东省长商定,以短期债券发给地主抵债。1925年、1932年该债券抽签付还两次,后因政局混乱,所余债券变为废纸。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通车当天一队车队从潍县东城门驶上公路

烟潍公路全长约290公里,1921年潍县至龙口段完成,1922年1月全线竣工通车。公路由潍县东郊起,沿原有车站至昌邑,由此渡过潍胶两河,东至莱州,折而东北至黄山馆,北趋龙口,东向至黄县,再东北行至珠玉馆及兰家沟,由此沿海岸至登州,再折东南至刘家谷、八角沟,南至古现与旧路合,再东而至永福园,渡河而至烟台。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民国时期烟潍公路旧貌

烟潍公路沿线地形总体地势平缓,地层多以粘土混砂掺碎石、下覆强风化花岗岩或玄武岩为主。全线绝大部分路段为填方路基,均用石碾碾压4-5遍;路基顶宽6米,边坡坡比1:1.5;未铺设路面,仅采用沙土压实改善。路基坡脚1米外设置边沟,边沟外1米为公路边界。

烟潍公路初建时均未修桥。胶莱河宽300余米,初建时仅靠渡口摆渡,1923年烟潍汽车公司修建了1座长320米的木桥。潍河宽600余米,初备有渡船4条并雇用当地农民20余人从事摆渡,后采取在浅水处修建200米过水路面、深水处搭建浮桥的方式通行。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德国旅行家马克.穆迪拍摄的烟潍公路老照片

烟潍公路运行初期规定行车速度可达40公里/小时,允许人车混行,但不准畜力车通行(此规定于1938年废止),局部路段在北侧设置了供兽力车通行的辅路。全线竣工后,又在公路两旁栽植10万余株行道树。昌邑境内路段栽植柳树,寒亭栽植刺槐,潍县栽植杨树。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1944年昌邑全境图中的烟潍公路

尽管公路从审批到筹建过程曲折,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烟潍公路之建造水平的确为国内领先。中国公路与市政工程专家赵祖康在《三十年来之中国公路事业》一书中评价:“至采用欧美筑路方法修筑通行汽车的公路,则发轫于民国初元。长沙-湘潭公路(民国二年)、张家口-库伦公路(民国七年)、烟潍公路(民国九年)等,其著者也”。

烟潍公路的新时代变迁

1948年春,昌邑县人民在胶东公路局的统一安排下对昌邑境内烟潍公路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将被炸毁的潍河大桥、新河大桥用钢轨作梁抢修通车。当年8月成立了昌邑汽车站,从此开始了昌邑的国营汽车客运营业。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位于老国道的昌邑汽车站旧貌

随后,于1948年12月到1949年9月底成立昌邑县修建委员会,与省公路局派出的工程队一起对辖区内的烟潍公路再次进行了全线整修。据1948年12月《新潍坊通讯》载:这次“工程重点为增修永久性桥梁,加铺路冠,挖排水沟”。昌邑段增修了砖台砖拱桥一座,修补潍河过水路及潍河漫水桥一座,修补砖台砖拱桥四座。

1950年秋,将烟潍公路胶莱河桥被毁段144米进行了加固和重新铺筑木桥面板;对河道西移的烟潍公路潍河大桥接建15孔(木排架、木板桥面)。

1953年,将烟潍公路潍河低水位漫水桥西端按原桥宽接长18孔木桥,长度100米。

1954年,对烟潍公路昌邑境内30公里路段全部铺筑简易碎石路面,这是昌邑乃至昌潍专区范围内第一条有路面的公路,也标志着昌邑县(昌潍专区)的公路交通从此进入了有路面时代。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昌邑之窗收藏1955年昌邑地图中潍河桥位置

1963年底,新建烟潍公路潍河中水位漫水桥(今潍水湿地揽月桥)及桥头石砌过水路竣工通车,桥面与路面同宽,均为7米。从此,烟潍公路潍河桥结束木桥时代。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1963年12月潍河大桥通车旧照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昌邑之窗收藏1970年昌邑航拍图中潍河桥旧貌

1966年7月,在胶莱河原木桥址新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大桥竣工通车。大桥单孔跨径10米,全桥长329.92米。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胶莱河烟潍公路桥旧貌

1971年,昌邑县公路工程指挥部组织十处公社出民工建勤工,对烟潍公路昌邑段全线进行了沥青路面铺装。从此,昌邑公路开启了沥青路面时代。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七十年代末烟潍公路昌邑段旧貌

1983年1月,在烟潍公路潍河漫水桥南侧约100米处建成新潍河大桥(今交通街大桥)。全桥28孔,每孔跨径20米,总长564.54米。桥面净宽10米,全宽12.5米,两侧设人行道、栏杆、路灯。设计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1983年新建潍河桥(交通街大桥)通车典礼

大桥建成后被省交通厅验收评定为潍坊地区第一座桥梁全优工程,与原漫水桥组成上下行模式共同使用。1987年为了适应昌邑县城发展需要,经省公路局批准,将烟潍公路城区段4.2公里向南约500米进行改线新建(今交通街),改线后的路段沥青路面宽15米路基宽17米。原路段改称“新兴街”,改为县城内街继续使用。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进入九十年代,烟潍公路并入G206国道。1992年,昌邑汽车站从老国道(今新兴街)旧址迁新国道(今交通街)位置。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206国道围子客运站旧址

1994年,国道城区4.63公里改线到原路南侧400米处新建(今平安大街)。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昌邑西郊206国道环岛交通枢纽

2002年,昌邑西郊206国道与石化路路口修建环岛。该环岛的修建吸取了寒亭环岛设计的教训,加宽了环岛西侧出入岛路面的宽度,有效防止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003年10月,206国道新潍河特大桥(今平安街大桥)建成通车,国道城区段取直横跨潍河,极大方便了车辆的通行。桥长906米,桥面净宽24米,全宽26.5米。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平安街大桥旧貌

2004年底,206国道胶莱河大桥北侧新桥建成,与原桥相连,组成一体,形成上下行模式。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潍河金口大桥新貌

2010年,昌邑城区段南迁三公里,改线改线至原南逄街位置。设计路基宽26米,改线段全长15.45公里,续建的路面及潍河金家口大桥于2012年同时竣工通车。

百 年 新 兴 街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1955年昌邑地图上的烟潍公路(今新兴街),只有解放路一条街道伸出老城区与之接壤,公路两侧少见单位机构。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1955年地图中烟潍公路城区至潍河路段旧貌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上图是1970年昌邑航拍映像中烟潍公路昌邑城区至潍河路段旧貌,在城区段路两侧明显多了许多单位院落。图中红色圈方框内是古城墙遗址,标注绿色街道为城里街和解放路。当时的解放路起于城里街,南端到老车站。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上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烟潍公路昌邑城区段路两侧单位分布图。该图根据邓怀善、魏竹贞、孙建华等人回忆整理。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营商业分布图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工业公司所辖企业分布图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烟潍公路两侧单位分布图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2005年的昌邑城区卫星地图上,还能看到国道改线平安大街后,原新兴街国道西郊旧址依然保留,与新国道夹角位置还修建了漂亮的绿化景观带。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至2010年以后,卫星地图上西郊新兴街国道旧址已经被废弃,三角绿化带位置改建了一处加油站,但老国道印痕清晰可见。从此,新兴街西端起点退到了北海路路口。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今天的西郊老国道旧址已经完全被绿化覆盖,唯剩下都昌路西侧一小段路基,在昭示着曾经的辉煌与繁华。好在路东侧的金鼎宴宾楼建造时留出了老国道与交通街之间的空场,让这条百年古道的城西路段得以继续保留。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烟潍公路老车站对面的车站储蓄所旧址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烟潍公路老车站西邻百货公司旧貌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烟潍公路北侧煤建公司旧貌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棉烟潍公路旧址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食品厂烟潍公路旧址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粉厂新兴街旧址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纺机厂新兴街旧址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原新兴街车站对面第一饭店旧址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即将改造的新兴街中台路段,还基本保留着烟潍公路建设之初的路基旧貌。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新兴街中台路段航拍图

几代国道大桥的旧貌新颜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烟潍公路潍河桥旧貌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改造中的揽月桥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烟潍公路潍河大桥旧貌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施工中的交通街景观桥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双桥景色

影像昌邑 | 百年新兴街

三桥印象


参考文献:

烟台日报(2013年06月06日版)《烟潍路:艰难时世修通途》刘树伟 孙成林

昌邑之窗《建国七十周年巡礼:昌邑公路发展回眸 》王述平

史林探幽(2013年第一期)《烟潍铁路:一路百年未了情》曹树德刘建昆

黑龙江史志《孙宝琦与烟潍铁路的筹建》 赵文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20年烟潍路工赈述论》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