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英国300年都搞不定苏格兰,为何俄罗斯只用50年就同化东普鲁士?

上官熙


俄罗斯并不是同化了东普鲁士,而是把东普鲁士的德国人全部赶走了,然后又把俄罗斯人迁到了东普鲁士。这样一来,东普鲁士的人就全部变成俄罗斯人了,和俄罗斯本土并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俄罗斯对东普鲁士的“同化”。

俄罗斯是一个擅长搞侵略的国家,而对于被吞并的土地,俄罗斯的做法都一个样,都非常的简单且残暴。那就是把当地的人赶走,或者直接消灭。然后再让俄罗斯人迁进来,这个地方就永远变成了俄罗斯的土地。俄罗斯不仅对待东普鲁士如此,对待其他吞并地区也是完全一样。


比如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比如库页岛等地,原本都是东亚黄种人的地盘。俄罗斯侵略到该地以后,对这些地方都进行了种族大换血。如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尤其是南边的边界地带,都是清一色的欧洲白人,即都是移民后的俄罗斯人。

所以,对于东普鲁士和苏格兰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俄罗斯的同化能力多么成功,多么强大,而英国的同化能力多么弱小,不能怎么看。因为两者的手段根本不一样,哪一个更文明、哪一个更野蛮,其实一目了然。


英国统治苏格兰的时间虽然更长,但英国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苏格兰的文化与地位。尽管英国没有同化苏格兰,但苏格兰与英国之间,却并没有因此带来什么历史恩怨。

当然,历史的欠账,终归还是要还的。俄罗斯人曾经的移民扩张,如今也可以说是报应不爽。目前,俄罗斯已经成为了整个欧洲地区人口流失最多的国家,且俄罗斯的人口出生率也持续提不上来。总的来说,现在俄罗斯的人口正在逐年下降,尤其是主体民族俄罗斯人,其人口的萎缩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了。


苏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有个段子,冷战中,英国大使、法国大使同苏联大使聊天。

英国大使首先抱怨,说英国的殖民地都独立了,这些殖民地的民众不识好歹,不体谅英国对他们在历史上的巨大帮助。现在殖民地都没了,英国人花费200多年心血的殖民工程,成为泡影。

法国大使却说,好歹你们英国人从殖民地脱身了。我们法国人明明已经放弃殖民地了,那边出了事总是第一时间让法国去帮忙解决。法国人每每吃力不讨好,花钱死人却被人骂。

然而,苏联大使一直冷笑不语。

英国大使和法国大使问他,你们苏联怎么对待殖民地问题的?殖民地老百姓反抗要怎么对付。

苏联大使冷冷回答:苏联没有殖民地,只有自己的土地。老百姓反抗叫做叛国,可以全部杀掉。


实际上,苏联大使没有瞎说。

沙俄的扩张,原则上是对于当地少数民族的血腥屠杀。少数民族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成为奴隶,第二被杀光或者逃走。

以沙俄的远东为例,为什么俄军要在江东六十屯、海兰泡乱杀中国人?

因为这里根据条约可以合法居住中国人,形成了国中之国。

沙俄不允许出现殖民地,不允许出现自己不能管辖的地盘,就直接将中国人杀光。


要说沙俄如此,苏联也是一样。

斯大林上台的时候,远东地区因历史原因有数万华人居住。

然而,斯大林在大清洗时,将华人以各种借口抓捕,或杀或流放。到苏德战争爆发,整个远东只剩下二三百华人。



苏格兰为什么始终是苏格兰?

因为英国人没有将苏格兰人杀光或者赶走,苏格兰人始终在自己的土地上。

然而,东普鲁士为什么被同化了,很简单,被俄国人干光了呗。

以著名的加里宁格勒州为例,这个普鲁士文化的发源地,今天根本就没有德国后裔。

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强行夺去了东普鲁士,随后进行种族清洗。

这里的德国人运气好的被赶到东德,运气不好的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时至今日,加里宁格勒州的人口是什么样呢?

俄罗斯族占78.5%,白俄罗斯族占8.5%,乌克兰人占7.2%,立陶宛人占2.1%,波兰人占0.5%,鞑靼人、莫尔多瓦人和犹太人占0.4%,楚瓦什人占0.3%,阿塞拜疆人占0.2%。

什么民族都有,就是没有德国人。

知道为什么欧洲人对俄罗斯没有任何好感?

这是豺狼一样狠毒的民族,动不动就要将别人赶尽杀绝。

谁想和这种人做朋友做盟友,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萨沙


俄罗斯占领东普鲁士,同化普鲁士,根本不需要50年,估计一个月都用不上,因为东普鲁士人要么被杀,要么就被赶走了,如今生活在东普鲁士的是俄罗斯人,根本不需要同化。



俄罗斯在欧洲有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这块领土原本是德国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军队连战连败,苏联军队攻入德国本土,占领了东普鲁士。

根据雅尔塔会议与美国和英国达成的协议,德国的柯尼斯堡划给苏联,此外波兰还要整体向西迁移,把德国东普鲁士面积相当的领土划给苏联,苏联和波兰都可以增加领土面积,而德国要丧失一部分领土。


为了巩固对柯尼斯堡的控制,苏联进队进入柯尼斯堡之后,将生活在这里的德国平民全部驱逐,苏联同时将本国人迁徙到东普鲁士,从此柯尼斯堡成为苏联(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加里宁格勒虽然原属于德国,但是德国在二战后深刻反思,也已经放弃索取加里宁格勒在内的东普鲁士,而且公开表示,德国在欧洲没有任何领土需求,所有德国领土都已经在德国版图内,这就意味着承认了加里宁格勒的归属。

即使加里宁格勒要举行全民公投,决定归属于俄罗斯还是德国,恐怕公投结果为留在俄罗斯,毕竟现在生活在加里宁格勒的都是俄罗斯人,德国人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被赶走了。


加里宁格勒虽然与西欧相比是最落后的地区,但是却是俄罗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英国无法同化苏格兰,因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属于合作关系,英国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尽管英格兰与苏格兰关系密切,但是苏格兰仍然保持文化和政治氛围,甚至谋求独立。

2014年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结果有45%的人投下赞同票,可以说苏格兰内部一直存在着独立思想,英国脱欧,苏格兰很可能再次进行全民公投,确定是否留在英国。



俄罗斯的领土几乎全都是通过扩张得到的,没有哪块土地需要同化,因为当地人几乎都被杀光了。比如江东六十四屯,因为有许多我国平民,俄国担心将来难以统治,结果选择了屠杀。如今的俄罗斯远东,虽然是侵占其他国家的,但是俄罗斯人仍然是多数的。


视野新观


为什么俄罗斯被称之为”北极熊“呢?也被称之为战斗民族呢?因为俄罗斯野蛮而没有人性。所以,西欧国家都不愿意接受俄罗斯。而且,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都是受害者,都被俄罗斯不同程度的被侵略和侵占。



(彼得大帝)

俄罗斯杀人成性,共同约毁灭了100多个民族,以及殖民和统一了100多个民族。所以,现在的俄罗斯,是一个有100多个民族的国家。

(叶卡捷琳娜女皇)

而东普鲁士人,就是被俄罗斯斩彻底的草除根了的。所以,东普鲁士没有了,而侵略者俄罗斯又大量的移民搬迁到此,东普鲁士人不是没有俄罗斯搞定,而是被俄罗斯彻底的杀戮掉了。

(伊丽莎白一世)

而英国被称之为英吉利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混合体。他们登陆苏格兰群岛之后,赶走了苏格兰人。但是,却是无法将苏格兰人斩尽杀绝,而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所以,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了侄女的儿子——詹姆士一世。而詹姆士的父亲又是苏格兰的国五,而最终导致两个国家和民族联姻,联姻之后共同的继承人,也就是两个国家的国王,并且,合并为一个国家。


(詹姆士一世)

因此,不是英国300年没有搞定苏格兰,而是他们合并成了一个国家。所以,这个与俄罗斯是截然不同的。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这个问题让德国听了想骂人。

一边是北极熊占着自己的“龙兴之地”不撒手,一边是“搅屎棍”没事天天“脱欧”搅黄德国的一统欧洲大业。面对这两个宿敌,就像面对两个不同类型的漂亮妹纸一样,为什么一定要做选择题?让它们两个通通去死不好吗?

今天的欧洲,虽然总面积不过1016万平方公里,但是却星罗棋布地分布着48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上国家最密集的地区。

国家的拥挤,本质上是因为民族的拥挤。而随着各民族的觉醒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的干涉,欧洲很多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典型如英国的苏格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

但这种情况在俄罗斯身上根本不可能出现,典型如俄罗斯在二战后占领的东普鲁士地区,即便苏联解体,俄罗斯综合国力长期一蹶不振,但原属东普鲁士的加里宁格勒依然表现得十分“乖巧”,这和苏格兰愈演愈烈的“ 脱英”浪潮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同样是主体民族同化“殖民地”,为何英国表示累觉不爱,俄罗斯就表示毫无压力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殖民”方式有高下

在静夜史看来,东普鲁士和苏格兰虽然都属于欧洲,但两者基本没有可比性。因为相比于英国对苏格兰的同化,俄罗斯对东普鲁士的“同化”显得太名不副实。

二战结束后,东普鲁士作为苏联战利品的一部分,被斯大林进行了粗暴的划分。除南部被补偿给波兰,成为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北部则留在了苏联版图内,被俄罗斯和立陶宛两个加盟国瓜分,分别称作加里宁格勒和梅梅尔地区。

虽然十月革命后,苏联走上共产主义道路,但“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依然甚嚣尘上,隐藏在俄罗斯内心深处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依然根深蒂固,并成为斯大林的御用手段。

历史上在沙俄野蛮的扩张过程中,为达到一劳永逸占领殖民地的目的,沙俄每占领一地,便对土著居民进行野蛮的驱逐和屠杀。而这一做派毫无意外地在东普鲁士,尤其是加里宁格勒和梅梅尔地区身上再度重演,其结果就是东普鲁士境内的德意志人被全部驱逐出境,苏联以及波兰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种族换血。

因为手段如此野蛮粗暴,所以所谓的“同化”变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加里宁格勒早已是俄罗斯人的天下,境内几乎没有了德意志的痕迹,所以即便俄罗斯半死不活,这些自己人也不会改换门庭。

应该说,这种野蛮的种族换血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4年克里米亚之所以如此轻易地被俄罗斯“夺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克里米亚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

相比之下,英国的手段就显得太过“文明”。虽然英国历史上也曾是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对殖民地都进行了野蛮残暴的种族灭绝,但因为殖民地基本都在万里之外,所以英国更需要“以夷制夷”,这注定了英国的种族换血不可能像俄罗斯这样彻底。

苏格兰虽然和英国本土山水相连,但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苏格兰毫无意外也享受到了英国的“文明”。

更重要的是,在苏格兰加入英国前,曾不断反抗英国入侵,是英国难以啃下的硬骨头。而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格兰最终选择和英国“合并”而不是被占领,这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对苏格兰做出更大让步,包括保留自己的语言文化等,这为英国同化苏格兰增加了巨大障碍。

英国和俄罗斯种族同化结局的大相径庭,再度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和平”是不可能同化成功并维护国家统一的,只有战争这样的暴力方式才能消灭分裂势力,并威慑蠢蠢欲动的追随者。

2、国力强弱有差别

但战争从来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的。

对于英国这样的国家而言,虽然有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历史,拥有安理会五常之一的国际地位,但并不意味着英国能够对苏格兰随便动粗。因为英国如果这样做,可能非但无法达到迅速同化苏格兰的目的,反而会导致国家分崩离析,把自己也搭进去。

静夜史认为,如果非要将苏格兰和东普鲁士放在一起比较,那么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苏格兰很大,而东普鲁士很小。

在以“袖珍”著称的欧洲,无论苏格兰还是东普鲁士都称不上“大”,但相比于他们的宗主国,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虽然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海外领地,但自从二战结束被打回原形后,英国就只能将精力放在面积仅24万多平方公里的英伦三岛了。

因为“岛国”环境的限制,英国即使再努力体量也不会很大,尤其是将苏格兰彻底碾压,这就让英国非常尴尬。

相比之下,俄罗斯和东普鲁士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加上苏联时期对东普鲁士的无情拆分,使得加里宁格勒更显迷你。这样的体量,别说闹独立,就是游行都没有气势。

再加上俄罗斯和英国国力上的巨大差距,更为两国的殖民地命运增加了变数。

虽然俄罗斯和英国都是安理会五常之一,但俄罗斯怎么看都比英国更像个世界大国。

因为二战让英国一夜回到解放前,痛失霸主地位的英国为保持国际影响力,开始成为美国的忠实小弟,过上了狐假虎威的幸福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成为英国“脱欧”的幕后推手,而“脱欧”毫无意外就会导致苏格兰等地“ 脱英”的此起彼伏。

所以历史上的英国无法同化苏格兰,今天的英国在美国的操纵下依然对苏格兰无能为力。

而加里宁格勒作为红色帝国苏联留给俄罗斯的礼物,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同化的必要。

作为俄罗斯眺望欧洲的窗口,加里宁格勒一直是俄罗斯导弹基地和曾经的波罗的海舰队所在地。

在北极熊的阴影之下,任何蠢蠢欲动的势力都要熊。

所以,英国用300年无法同化苏格兰不假,而且即使再过300年也无法成功。但俄罗斯同化东普鲁士绝对没有用50年,甚至5年都不用。

两相比较,除了手腕强度的区别,最重要的还是国力上的巨大悬殊。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国力,任何同化都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想想中华民族先辈对周边广大地区的“同化”,不禁感叹他们的锲而不舍和高瞻远瞩,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今天的我们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之一。

而当下的中国并不平静,更需要我辈继承遗志砥砺前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同化套路不一样。

苏联(包括沙俄和俄罗斯)对新占领区的同化策略是:地留下,人离开。

再狠一点:地留下,人全杀掉。

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什么完全看不到东方文明的踪迹?因为全被沙俄抹去了呗。

当年苏联占领柯尼斯堡后,基本上也是这个套路。德意志人要留下也可以,但必须加入俄罗斯族,做俄罗斯人,否则就离开。这样搞的结果自然是大批的德国人携家带口向西搬家,留下的少部分德国人迅速被俄罗斯文化同化。

根据联合国近些年的数据统计,目前原柯尼斯堡市,也就是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市,俄罗斯族的比例高达87%,而德意志人的比例只有区区的0.1%。(整个加里宁格勒州的俄罗斯人比例是78.1%,德意志人为0.6%)


除了赶人走,苏联还搞文化蚕食。苏联占领柯尼斯堡后,把城市名字也给人改了,改成了现在的加里宁格勒。

也就是说,现在的东普鲁士已经完全被俄罗斯化了。德意志文化在加里宁格勒,除了那几座苏联人不敢拆的大教堂外(比如柯尼斯堡大教堂),完全不存在了。整个加里宁格勒市和俄罗斯其他城市没什么区别。

另外需要说清楚的是,原东普鲁士实质上被分成了三块:除柯尼斯堡外,原东普鲁士最北部的克莱佩达归了立陶宛,南部的奥尔斯汀和原本是国际联盟代管的但泽自由市归了波兰。目前波兰和立陶宛占领的东普鲁士地区也跟“俄占区”一样,被全盘立陶宛化和波兰化了。全然看不到德国文化的踪迹。(东欧民族都是一丘之貉)


相比于苏联,英国的策略就很搞笑了——英国人是“只作搅屎棍,绝不炸茅坑”。

英国人也搞文化蚕食,逐步同化的策略。比如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就被英格兰同化了。但是英国人只会在背地里耍点小动作,类似于东欧人那种“炸茅坑”,溅的自己一身臭屎的猛操作,英国人不干。

具体的说,英格兰在十三世纪末时,曾经一度占领过整个苏格兰,并在当地推行强硬的奴化政策。比如抹去苏格兰文化,苏格兰女人的初夜权要归英格兰男人。

但是,英格兰人重蝇头小利,也就是只想赢不想输,输了就捶胸顿足。当英军被苏格兰抵抗军打败了几次后,就认为得不偿失,输得心疼肉疼,主动放弃了苏格兰。

此后,苏格兰在1314年重获独立(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勇敢的心》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并跟英格兰形成了共存局面。

虽然,后来因为苏格兰国王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英、苏形成了共主联盟关系。但双方的交往也仍然不多。


英格兰人武力拿不下苏格兰(主要是觉得经济上不划算),但又很想拿下苏格兰,于是英格兰就给苏格兰下绊子,想借助非暴力的方式让苏格兰臣服。

换而言之,就是花钱收买。

十七世纪末,英格兰垄断了海洋霸权,借助殖民贸易越来越富。苏格兰看着眼馋,于是就也仿效,搞海外殖民。英格兰看到苏格兰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故意排挤它,还鼓动欧洲其它国家(比如西班牙)打苏格兰。

苏格兰在外面受了欺负,而且它自己又没能力报仇。于是苏格兰的高层就跑去找英格兰的高层谈判,想分一杯羹。

英格兰高层见有机可乘,就软磨硬泡,威逼利诱,用了各种手段,迫使苏格兰加入了大英帝国。其中最有名的手段,就是禁止苏格兰的海上贸易,共享英格兰的资源。除非苏格兰加入大英帝国,否则这事免谈。

苏格兰穷的要死,别无他选,于是苏格兰就解散了议会,派议员到伦敦。至此,两国算是正式的合并了。

合并之后,因为两国利益趋同了,只有跟着英格兰走,才能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所以苏格兰也就心甘情愿的跟着英格兰,并且一直跟到了现在。


总的来说,东普鲁士和苏格兰的情况不同。

当年德国战败是输得底裤都没有了,东普鲁士的德国人除了受虐,别无选择。而苏格兰没有完全战败,它从十四世纪初独立,一直到十八世纪初加入大英帝国,独立性都是有保证的。

英格兰不想花大力气揍服苏格兰,单纯的只靠金钱利益勾引苏格兰,这种同化模式自然是无法从根源搞定苏格兰的了。

另外,必须要承认一点:英国人的殖民政策是比较“厚道”的。英国人向来不强求,也不会强留。凡是都把利益摆在第一位,能捞一把是一把。捞不到好处,或者捞到好处入不敷出时,他们就会主动走人。

但是走之前,它一定要搅个屎。印巴是这样的,缅甸是这样的,香港也是这样的。


Mer86


东普鲁士绝大部分又不是俄罗斯占领的,俄罗斯就占勒一个城:柯尼斯堡,也就是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其他地方都是被波兰和其他国占领的。

这张图很清楚了,一部分划给俄罗斯,一部分划给立陶宛,一部分归丹麦,波兰占了绝大部分。

苏联占了波兰的领土,波兰占了德国的领土,德国领土大幅度缩小了。

苏联和波兰得利,苏联获得大片领土,波兰获得的领土比自己过去的更好,有了完整的海岸线。

为什么要这么划分?其实还是拜冷战所赐,不然的话,德国基本上就没有了。


普鲁士从德国分出去是当时所有战胜国的共识,丘吉尔和罗斯福甚至想过把德国大卸八块,波兰更不要说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挑起来的,一战战败的奥斯曼土耳其直接瓦解了,奥匈帝国直接瓦解了,德国居然还留着,已经够仁慈了,仁慈的下场就是规模更大的二战,为什么德国会有五国占领,这是有原因的。


在二战结束后,所有国家都在驱逐德裔居民,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例,捷克斯洛伐克收回慕尼黑协定割让的全部领土,将居住在这个国家的300万德意志人全部驱逐出境,1945年5月30日,2万德裔被集体性驱逐,强制其步行56公里去奥地利,等他们到达边境的时候,苏军禁止他们过境,又要求他们返回,一路死亡确认人数高达800名,史称“布尔诺死亡行军”

波兰也不例外,波兰至少驱逐了600万德意志人,这使得波兰从多民族国家一下子变成了单一民族国家。


德国今天变得温顺,那是因为被打掉了牙。


反观我们中国人,就是过于仁慈,当年日本侵华以后,驱逐东北地区人民,把大批的日本人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史称“满洲开拓团”,日本战败后,关东军以及日本的达官贵人如同丧家之犬,丢下没有背景的日本开拓团平民早就跑了,中日隔着海,要是中国人想动手报复,这帮已经放下武器的不管是军人还是所谓的“开拓团”,哪一个能活着出去?

日本留下大批的遗孤,相当多是被中国人收养的,长大了以后返回到日本,反而受到日本人的歧视。


我只能感叹一下,中国人太仁慈了,或许这也是今天日本右翼嚣张跋扈的原因,作恶者不得到相应的惩罚,就会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


李建秋的世界


俄罗斯才懒得去同化东普鲁士呢!当年苏军直接将东普鲁士的德国人全部驱逐了,战后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根本不存在什么同化问题

英国的官方正式国号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国际社会通称为“联合王国”,里面没有一个“英”字。我们之所以将其翻译成“英国”,是根据“英格兰”这个词简化而来的。而英格兰只是联合国王的一部分,苏格兰同样也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这两个“兰”在法律和名义上是平等的。

在历史上英格兰和苏格兰是死对头,双方打了数百年的战争,英格兰也曾经占领国苏格兰,但是最后都被苏格兰人民顽强的赶走了。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继位成为英格兰王位,两国形成了共主关系。到1707年双方正式签署条约,苏格兰和英格兰同时放弃独立地位,共同组建了“联合王国”。(英国的四个组成部分)

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苏格兰是受到英格兰管辖,但是在表面上这两个兰是平等的,苏格兰人有权保留自己的文化,使用自己的语言,有限度的进行自治,英格兰也没有同化苏格兰的想法。

实事求是的讲,英格兰人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向来是比较尊重的。举个例子,当年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后夺取了整个加拿大,而为了安抚加拿大的法语民众,英国还曾专门立法保护魁北克地区的法国文化。

而反观俄罗斯,北极熊才懒得同化你的,北极熊的办法就直接在肉体上消灭对方,根本不愿费时间去搞什么同化,有这时间人家去喝点伏特加,揍揍灰熊,不更有意思?

关于东普鲁士地区,我在这大体说一下它的历史。

东普鲁士其实并非德国的固有领土,这里原来是古普鲁士人的地盘。这里要注意一下,古普鲁士人并不是德国人,他们和今天的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属于一个民族,德国人要到12世纪时才开始进入普鲁士地区。

公元1226年来自德国的条顿骑士团发动了对普鲁士地区的征服战争,渐渐控制了该地区。在条顿骑士团的统治下,普鲁士开始了德意志化。

在此后的两百多年中,条顿骑士团和波兰围绕普鲁士展开了激烈地争夺。1466年条顿骑士团在“十三年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西普鲁士给波兰,而条顿骑士所保留的东普鲁士地区也必须向波兰王室效忠,东普鲁士成为波兰的藩属国。

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阿尔伯特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在他的主持下条顿骑士团放弃了天主教,改信新教路德宗,并中断了与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因宗教而成立的条顿骑士团开始了世俗化。

之后条顿骑士团改称为普鲁士公国,在得到波兰的同意后,阿尔伯特自任普鲁士大公。

阿尔伯特死后将爵位传给了儿子阿尔伯特·腓特烈,但由于阿尔伯特·腓特烈没有儿子,普鲁士公国由他的女婿,霍亨索伦家族的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

在1660年,普鲁士大公腓特烈·威廉通过《奥利瓦条约》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普鲁士至此获得了完全独立。到1701年,神圣罗马帝国为了回报普鲁士的支持,将普鲁士升格为王国。普鲁士大公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腓特烈一世国王。

此后历经几代国王的励精图治,普鲁士日渐强大。1772—1795年,普鲁士通过三次瓜分波兰的行动拿回了西普鲁士地区,实力进一步增强。

不过在拿破仑崛起后,普鲁士一度遭到法国的重创,称霸之路王后推迟了不少,但这也促使这普鲁士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到1871年,普鲁士终于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成功完成德国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结束了大德意志地区长达千年的分裂历史。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虽然普鲁士不是德意志民族的发源地,但这里就如同中国的曲阜,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象征。

不过在一战之后,德国再度丢掉了西普鲁士地区,而在二战后连东普鲁士一起都丢了。

很多人总是误以为东普鲁士全部都被苏联占领了,但其实苏联只是占领了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南部则割让给了波兰。

(图中箭头所指的就是东普鲁士,在二战后北边给了苏联,南边给了波兰)

1945年1月苏军攻入东普鲁士,这是苏军首次攻入德国本土。在进入该地区后苏军就对当地的德国人展开了血腥的报复,之后苏联政府就将该地区的所有德国人强行驱逐出境,并占领了北部地区。

因为在二战后苏联也割占了波兰东部大片领土,但波兰在名义上可是战胜国,于是苏联就将奥得河-尼斯河以东的德国领土划给了波兰,这其中就包括了东普鲁士南部地区,所以东普鲁士在今天分别属于俄罗斯和波兰。

由于东普鲁士的德国人全部都被苏军赶走了(包括划给波兰的南部地区),战后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根本不存在什么同化问题。战后苏联政府往这里移民了许多俄罗斯人,如今这里已经完全被俄罗斯化了。

(今天的东普鲁士北部属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


千佛山车神


情景假设:假如英国、法国和俄罗斯领导人在一起交流殖民经验。

英国首相抱怨说,殖民比生孩子都难。我们占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名义上派一个总督,管理权还是当地人掌握着,免费传授给他们治理经验,但他们还不知足,一旦时机成熟就独立,我们最后两手空空。

法国总理更憋屈:别提了,说起来都是泪。我们占领一个国家和地区,不但让当地人当家作主,法国还在当地进行大量的投入,修公路、修铁路,建医院、建学校,办企业、开矿山,还允许当地人加入法国国籍;结果呢,出力不讨好,惹了一身骚。光是阿尔及利亚就跟我们打了八年,唉。

俄罗斯总统听了,笑而不语。

英法领导人同时问俄罗斯总统:快说说,你们是怎么把殖民地的人整得服服帖帖,让他们融入大家庭,死心塌地跟你们走的。

俄罗斯领导人说,这还不简单,我们战斗民族无论到哪,都是只要土地不要人,只要木偶不要魂。

我们到的每一个地方,要么俯首称臣,要么滚蛋走人,要么变成死人。

不信?可以举例为证,我们从德国人手里拿去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一共有人口90多万。

你们看走到大街上查一下他们的身份证,看看当地居民的民族构成。每一百个加里宁格勒人,有78个人身份证上写的民族成分是俄罗斯,有八个半人是白俄罗斯族的,有七个半人是乌克兰人,还有立陶宛人占两个。

波兰人、鞑靼人、摩尔多瓦人和犹太人只有半个,阿塞拜疆人才半个都不到。

至于德国人嘛,不好意思,一个你也找不到。别说是活人,就是墓碑也找不到,只能挖地三尺去地下找了。

再比如曾经是远东的江东六十四屯,那里面积有六千六百多平方公里,当时那里三万东方人。我们占领后,要么把他们全都赶到江里面喂鱼,要么集中把他们关在房子里烧死。现在你们再到这里看看,找到一个持俄罗斯护照的东方人比找一只东北虎都难。

1938年,当局觉得南邻已经面临亡国命运,更加有恃无恐,对这里仅有的东方裔居民进行再一轮大清洗,剥夺他们的财产,以各种名义关进监狱,最后是各种死法。

我们要是不搞大清洗,大驱逐,多年以后,德国政府就会学习我们在克里米亚那一套,有可能在东普鲁士,也就是我们的加里宁格勒搞公投,把它重新变成德国领土。我们可不会像你们那么傻蛋,为他人做嫁衣裳。

听到这里,法国和英国领导人只能垂头丧气地说:同样是殖民者,这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这时候俄罗斯领导人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对英法领导说,知道你们为什么扩张那么难吗?都是心太软,把当地人惯坏了。

英法领导人一听,想想自己境遇,连连点头称是,可不是嘛。

在苏格兰问题上,英国统治者表现得就太软弱、太仁慈了。

苏格兰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后来被英格兰人征服、占领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统治。

苏格兰人民对英格兰人的占领难以接受,开始了反抗侵略的战争,曾组织多次武装起义,爆发过两场大规模的独立战争。

但英国统治者对苏格兰还是下不了狠手,在内部立法以及行政管理上,给了苏格兰人非常大的自治空间。作为苏格兰高等法院的法官,他们不但有权力审判民事案件,审判刑事案件的时候也有独立自主权,不用向上汇报,看英国统治者的脸色。

可以说英国统治者对苏格兰和英格兰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的。

尽管如此,苏格兰对统治者并不买账,他们得寸进尺,一直要求独立。而英国政府对苏格兰的独立要求竟然采取了忍让退缩,放任他们搞独立宣传,没有对他们采取秋风扫落叶式的打击,更没有像冬天那样残酷无情,反而在2013年点头答应让他们举行独立公投,这是太不可思议了。

当时全世界都认为英国政府集体醉驾,白兰地喝高了;或者是全体蛙泳,脑子进水了。答应他们天,答应他们地,咋也不能答应他们举行独立公投。

2014年9月19日,是英国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搞笑的一天,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竟然允许自己的国民在自己的地盘举行独立公投。

不过,让英国人嘚瑟的是,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出炉后,有55%选民对苏格兰脱离英国独立说“不”,他们义无反顾投下了反对票。这就意味着,在苏格兰,主张留在英国大家庭的党派获胜,苏格兰将继续作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维持英国统一现状。

在侵略扩张上,英国和俄罗斯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一个是从肉体上消灭,一个是从精神上潜移默化感化,两个方法各有千秋,对错自有公论。


历来现实


俄罗斯只用50年就同化东普鲁士?!时间太长了,显然是质疑苏联红军的工作能力。俄罗斯历史上在远东、西伯利亚等地有丰富的“成功经验”,搞定东普鲁士5个月都用不了,其实就是一个“大象放冰箱里分几步的问题”。

问:把大象放冰箱里分几步?答:3步,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关冰箱门。又问:把长颈鹿放冰箱里分几步?答:4步,开冰箱门(开放东普鲁士边界)、把大象拿出来(德语人口迁出)、把长颈鹿放进去(俄语人口迁入)、关冰箱门(关闭东普鲁士边界)。一句话总结“腾笼换鸟”。东普鲁士德语人口几乎绝迹,俄罗斯同化谁?

再看英国,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的关系不同于苏德两国你死我活的战争,当初就是两国联合的方式组成共同国家(两国贵族有自己的小算盘单说),米字旗可以反映出这种联合关系。苏联红军可以通过高效的组织能力送德国人(不分军人和平民)“上路”,实在不配合工作的送去见上帝。苏格兰人法理上也是英国人,即便不能完全同化,也不能把苏格兰人迁到欧洲大陆吧?伦敦政府做不出来这种事吧?插播一句:《勇敢的心》当娱乐电影看,别当历史教育片。

俄罗斯的“成功经验”不只是“腾笼换鸟”,还有消除文化印记。东普鲁士德语人口置换成俄语人口还不够,德语地名都改成俄语的,东普鲁士改成加里宁格勒。英国这方面就“不如”俄罗斯,当年殖民南亚次大陆,地理概念印度还叫英属印度,也没改成“新东英格兰”之类的。

综上,俄罗斯对于东普鲁士严谨说不是同化,而是武力手段使之俄罗斯化,复制以前在亚洲扩张的模式。英国对待苏格兰更多是用经济、文化等多种相对文明的手段加以同化,并提倡多元文化。车臣战争,车臣人真心想脱离俄罗斯,苏格兰独立公投,实质是想施压伦敦,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