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药王修美乐”首仿企业——百奥泰的AB面

“药王修美乐”首仿企业——百奥泰的AB面

11月7日,中国首个阿达木单抗(药王“修美乐”)生物类似药格乐立获批上市。

一夜之间,首仿企业“百奥泰”成为行业内家喻户晓的名字。

11月20日,百奥泰宣布科创板过会。关于这家企业的各种信息先后被披露。

一家坐拥“药王”首仿、即将闯荡科创板的未盈利企业,被寄予厚望的同时,将面临怎样的风雨?


“药王修美乐”首仿企业——百奥泰的AB面


易贤忠携百奥泰重回A股市场

根据招股书披露,百奥泰控股股东为七喜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易贤忠、关玉婵夫妇儿子易良昱,三人实际控制百奥泰69.31%的表决权。

“药王修美乐”首仿企业——百奥泰的AB面

▲易贤忠

提及资本高手易贤忠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要是提起分众传媒的江南春,想必大家肯定都是耳熟能详。2015年,第一支回归A股的中概股即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上市,而彼时七喜控股的实控人就是易贤忠。

分众传媒上市后,易贤忠持有分众传媒2.36%股权,在此后两年间易贤忠陆续高位减持套现十几亿元,挣得盆满钵满。

同时,易贤忠开始做大自己旗下产业——七喜集团,七喜集团目前由也由易贤忠、关玉婵夫妇和儿子易良昱三人持股,持股比例高达98.53%。

据七喜集团官网介绍,集团旗下包括IT、地产和大健康三大产业。而大健康产业已是七喜集团的主要方向:

  • 七喜集团布局了八家大健康产业公司,涵盖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投资运用等业务,比如主要从事CAR-T细胞疗法研发与生产的百暨基因;生产牙科、骨科、乳腺等专用CT机的华端科技
    等;
  • 旗下圣德医疗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在哈尔滨、临沂、贵阳等全国各地开设了20家医院,进行版图扩张。

百奥泰是七喜集团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之一。

成立于2003年的百奥泰,是一家以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为核心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开发新一代抗体药物,用以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等疾病。注册资本为55万美元,办公地点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

有意思的是,百奥泰成立之初实际控制人为LI SHENGFENG(李胜峰),由于生物医药行业前期投入较大,李胜峰于在2009年末决定引入可以持续提供资金支持的易贤忠等人,其中操作包括“0元转让百奥泰60%股权”。

此后,百奥泰由易氏家族控制。易氏家族控股10年之后,易贤忠带着百奥泰再次回归A股市场。


累计亏损16.4亿,上市前突击分红3.5亿

本次科创板上市,百奥泰拟募20亿元,选择的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第五套标准无财务指标要求,被认为是专门针对未盈利医药企业量身定做的标准。

第五套标准的关键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II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百奥泰是第二家以第五套标准过会的企业。此前,泽璟生物已经于10月30日过会。而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中共有6家企业选择第五套标准,除了泽璟生物和百奥泰两家之外,还有天智航、前沿生物、神州细胞、君实生物4家。

此外,科创板虽然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但亏损时间有限制。选择第五套标准的公司自上市第四年开始,若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会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

百奥泰在招股书中多次提示这一风险。虽然预计未来4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持续不盈利的可能性较小,但存在持续无法盈利的可能性,可能导致触发退市条件。

事实上,百奥泰目前的营收数据确实不大乐观。

招股书披露,百奥泰2016年-2019年上半年:

  • 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2.36亿元、-5.53亿元、-7.15亿元,累计亏损16.4亿元,且存在亏损持续扩大的趋势,2019年半年时间内的亏损已超2018年全年。
  • 营业收入:仅披露了2016年0.03亿元和2017年0.02亿元,均为少数偶发性的技术转让收入;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未披露。

总的来说,由于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和销售业务,百奥泰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预计至2019年底,百奥泰四年累计亏损将超24亿元。

查询招股书发现,亏损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

研发投入股权激励所致。

百奥泰在2016年-2019年第一季度,

  • 研发投入:1.32亿元、2.37亿元、5.42亿元、1.74亿元,2016年至2018年的研发费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
  • 股权激励费用:2223万元、1677万元、688万元、3.5亿元,累计确认股权激励费用3.98亿元。

2019年Q1也就是上市前,突然高达3.5亿元的股权激励费用引起上交所问询。

百奥泰回应“突击分红3.5亿”时称,实际控制人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公司经营高度依赖核心技术人员,所以“为了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百奥泰实施了股权激励措施。

当然,易贤忠是这一操作的最大获益者,4.46%的股份支付比例在71位股权激励对象中最高。

“药王修美乐”首仿企业——百奥泰的AB面


药王修美乐“首仿”面对激烈竞争

作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产品将是未来营收的重要来源。

百奥泰在研产品有20个,覆盖各期临床研究。其中,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的产品有4个,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有1个;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有4个。

格乐立是百奥泰目前唯一获批的产品。因此,百奥泰近期获取正向营收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此。

  • 11月7日,格乐立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国内首个获得上市批准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百奥泰也被称为阿达木单抗的“首仿”。

这但目前看来,格乐立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① 原研药降价60%,压缩价格空间

格乐立的原研药——修美乐于2002年在美国获批上市,2010年在中国获批上市。2018年,修美乐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99亿美元,连续7年位于全球畅销药物榜首,被称为“药王”。

“修美乐”在中国的销售略显惨淡。据披露,修美乐2010年便进入中国市场,但销售情况一直不佳,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至2017年,“修美乐”的国内样本医院的销售额仅有2385万元、1944万元、1800万元。

主要原因是由于定价较高。2018年,修美乐在中国的中位中标价为7586元/支(40mg/0.8ml),患者的年治疗花费高达20万元。

不过,2019年8月,艾伯维下调“修美乐”的国内价格,每支售价由7608元下调至3160元,降价近60%,患者的年治疗花费也降至8.2万元。

而昨日刚刚重磅发布2019国家医保谈判结果中,修美乐降价59%,以1290元/支挺进医保。对于刚刚获批上市的“格乐立”来说会大幅压缩“格乐立”的市场空间,加速行业的洗牌。

② 竞品在中国市场根基深厚

格乐立在中国市场还面临着药王“修美乐”竞争产品的冲击——三生国健的益赛普、赛金生物的强克、海正药业的安佰诺三款强力竞品。

这三种国产药在特定适应症上和阿达木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本相同,具有可替代性。而在价格方面,年治疗费用分别仅为7万元、7万元、5万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中,益赛普早在2005年便获批上市,是同类产品中上市最早的药物,其龙头地位难以撼动——2016年-2018年益赛普的销售额分别为9.55亿元、10.94亿元、11.28亿元,约占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50%。而且,2017年,益赛普进入医保目录。

与阿达木单抗为TNF-α全人源抗体不同的是,益赛普强克安佰诺这三种产品均是TNFRⅡ-Fc融合蛋白。

百奥泰称阿达木单抗的TNF-α全人源抗体在耐受性、患者依从性方面优于融合蛋白等其他产品,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其适应症覆盖远多于其他TNF-α靶向生物制剂等显著优势,未来市场潜力较大。

③ 十多家仿制药企蓄势待发

修美乐仿制药的竞争激烈。

据百奥泰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已经有15家药企开展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试验,4家提交上市申请,3家已经开展Ⅲ期临床试验,8家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同属科创板受理企业的君实生物、神州细胞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随着中国首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中国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将于2023年增至47亿人民币,并将于2030年达到115亿元人民币规模。这也意味着,百奥泰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百奥泰在风险提示中表示,药物研发成功后,需要经历市场开拓和学术推广等过程才能实现最终的产品上市销售。若公司获准上市的药物未能在各方取得市场认可,将给公司成功实现商业化并获得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公司的营销团队正在组建中,团队构成尚不稳定。

本次公开发行募资的20亿元,百奥泰计划投资1.00亿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3.20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其余15.80亿元则用于药物研发项目。)

“药王修美乐”首仿企业——百奥泰的AB面

坐拥“药王”首仿,科创板顺利过会,百奥泰发展的势头汹汹。但未来发展中,资本只是助力,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百奥泰是否能站稳市场,进而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