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美国电影《利刃出鞘》是一部非常具有美学意义和文学意义的高级电影。这部电影的悬疑性已经达到了这个题材的极致,各种反转让人看得是心旷神怡,确实有阿加莎《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的风格,甚至剧照都有些神似。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再加上“007”和“美国队长”组CP出道可谓看点十足,而女主演以及其他几个配角也十分出色。这部电影充满了一些英式冷幽默的风格,甚至很多笑点能被很多普通中国观众get到,这就具备了基本的美学教育意义。同时还有一些英剧粉丝向的梗,譬如“007”对女主说的话“走吧,华生”,这可能只有忠实的福尔摩斯粉丝才会瞬间笑场。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在这里我们不想去过多探讨这部电影的在电影领域的意义,作为一个影评人我想解读一下这部电影的深层社会意义以及他的政治观点。

最近通过我的观察,最近几年全球电影在美学突破有限,技术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不约而同的选择进入到尝试新的“政治突破”表达,甚至包括中国电影也是这样。

譬如韩国前面几部不可描述的电影就充满了赤裸裸的政治的表达。而印度也是如此,像《猴神大叔和小萝莉》以及阿米尔汗的几部电影都是存在着对政治和宗教的反叛和批判。而好莱坞最近大火的DC电影《小丑》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和政治表达视角(这部电影随后我另开一篇写,如果有时间的话)。

中国其实也存在这样的诉求,譬如最近获奖无数的《地久天长》就是针对某个“禁区”进行了艺术化的呐喊。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反过来说《利刃出鞘》,这完全就是一部打着悬疑题材的反对川普移民政策的政治题材的电影。

电影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南美移民,对于女主的身份电影中运用了一种比较有意思的模糊处理方式,不同的人对女主的称呼不一样,从“委内瑞拉女孩”到“乌拉圭女孩”、“巴西女孩”,反正都是南美那边的穷地方过来的,这种对移民身份的“无视”和电影中关于移民政策而导致的“骨肉分裂”现象展现出来的可怜的怜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怜悯”其实是一种丑陋的中产阶级的一种无聊的情感宣泄而已,你也可以说这是“圣母婊”。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整部电影这个移民女孩身上充满了“善良”、“人性”、“勤劳”、“朴实”的道德光辉,可以说人类身上所有的美德都可以在这个南美女孩身上找到,甚至就是“上帝”的化身。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而通过这个移民女孩映衬出美国中产社会身上充满了“虚伪”、“无情”、“堕落”、“懒惰”的气息。最终“善良”的移民女孩感动了老东家,老头自己修改遗嘱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了这个移民女孩,而“美国队长”这个孙子的阴谋也没有得逞,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善良正直的“007”成功识破了他的阴谋。没想到啊,像“美国队长”这样眉清目秀的主角也会作奸犯科。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这样的电影要是放到中国,不管是政治观点(移民正能量)还是行为后果(老人把遗产给了小保姆),我估计都不用主管部门,爱国群众和家庭妇女都能把导演给封杀了。

我们知道自从川普上台以后,操办了几件他在选举时的一些承诺,其中就包括在美墨边境“修长城”,耗费了几十亿美元,甚至还得意洋洋的当做自己的政绩工程。而好莱坞艺术家们则秉承了欧洲的一些对待移民的态度。这也是艺术家的态度吧。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这部电影中把土著美国人塑造成了一群好吃懒做的虚伪中产阶级,而新移民则善良淳朴虽然有点极端,但是无形中也是给某些土著敲响了警钟。很多时候安稳的生活和养尊处优的身份以及遗产会让人堕落,也会坐吃山空的。电影最后的镜头颇有象征意义,移民女孩最终成了这所古堡的主人,她端着老东家印有“我的咖啡、我的房子、我的规则”的咖啡杯站在阳台上高高俯视即将离开房子的原来的主人。这个镜头带有太多深意。

《利刃出鞘》:电影政治化已成大势,好莱坞反川普的拆墙行为艺术

社会的文明都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如果你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待人类社会你就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城墙可以阻挡得住人类的脚步,不管以什么形式。也没有什么财富是会永远为你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