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85平方公里,佔楊凌全域面積的63%……這是楊淩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本盤”。2018年以來,產業園總產值38.65億元,主導產業總產值27.44億元,主導產業佔比70.9%……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楊淩示範區自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來,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強力推動,立足優勢特色產業,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盯新時代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引領示範區目標,搶抓楊凌自由貿易試驗片區、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建設契機,大力發展 “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同時,依託楊凌農科教資源優勢,持續強化農業“雙創”驅動力,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設施果蔬主導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做優。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楊凌,因農而生,拓農而興

是海內外知名的“農科城”

那麼,楊淩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究竟如何創建

一起來看看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楊淩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佔楊凌全域“三鎮兩辦”面積的63%,突出“標準化、科技化、智慧化”理念,按照“一年有起色、兩年見成效、四年成體系”的總體安排,紮實推進“雙創”新戰略、培育壯大產業新業態、創新發展以設施果蔬為主導的現代農業新經濟。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園區以設施果蔬產業為主導,利用“互聯網+”,聚集各類要素資源,構建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資源開放與共享的服務體系,打造形成了果蔬深加工、銷售、休閒農業和農業服務業的全產業鏈創業孵化平臺。

加強設施果蔬高標準基地建設。提升果蔬種植標準化生態化水平、改造提升傳統設施結構,建設楊凌智慧農業示範園、現代農業精準扶貧示範基地、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園等設施果蔬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

通過龍頭企業和共享加工平臺帶動產業提質增效。吸引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打造產業集群,帶動種養大戶、農戶著力推進生產基地建設。完成生產要素共享信息平臺、經營主體共享信息終端系統、果蔬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企業追溯信息終端等系統平臺建設。

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現代農莊集群。推進種植生產、精深加工、休閒體驗相結合的主題農莊建設,將設施果蔬資源優勢、要素優勢轉為產品優勢、市場優勢和競爭優勢,打造以鮮銷品為主導的果蔬產業垂直融合產業鏈、以精深加工品為支撐的設施果蔬產業區塊融合產業鏈和以休閒體驗研學為一體的三產服務鏈,形成一二三產相互滲透融合的產業形態。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發揮科教資源優勢,為設施果蔬產業提供原始創新動力。充分發揮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科教資源優勢,深化科教體制改革,激活創新要素,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助力設施果蔬產業快速發展。

藉助“雙創平臺”,培育新型產業經營主體。實施現代農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大學生、科教專家、返鄉人員等在農業領域創新創業,提高生產經營組織化水平。大力推進不同形式的創業孵化載體建設,鼓勵多渠道、多領域、多層次的現代農業合作發展,將產業園打造成為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雙創”孵化區。

發揮國家級農高區優勢,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發揮示範區農業自貿片區建設、國際農業合作中心、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地理區位和生態環境等多項優勢,為西部大開發和中國農業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終,產業園通過設施果蔬標準化生態化種植工程、果蔬產業垂直融合產業鏈工程、果蔬產業區塊融合產業鏈工程、楊凌農業雲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工程、現代農業“雙創”工程等五大重點工程建設來完成創建任務,實現創建目標。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楊淩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創建成效幾何?

截至目前,已建成設施蔬菜3.3萬畝,設施果樹1.9萬畝,新建工廠化育苗溫室325畝,雙拱雙膜大棚2737畝,新型日光溫室500畝,植物工廠30000平方米,還建成了年產12萬噸有機肥生產基地;

依託設施果蔬產業建成風格各異的楊凌現代農莊30家,形成了集種植採摘、分選加工、休閒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楊凌現代農莊產業集群;建成年產3000噸杏鮑菇、36000噸金針菇等設施食用菌生產基地,年產15000噸芽苗菜生產示範基地,建成果品分選機械生產線研發基地1個,建成30000平方米果蔬物流配送中心和農產品交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

全面完成果蔬要素共享平臺和果蔬質量安全追溯監管平臺資源聚集系統、融合應用系統和分析推薦系統。全區果蔬面積52076畝,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統進行追溯管理的有44247畝,佔比85%;完成30個農莊線上線下平臺建設;農產品加工貿易園加速器項目標準化廠房、實驗樓、設備中心已基本建成;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完成楊凌現代農業創意與研發中心、創業資源共享和孵化器等平臺建設,為入園40家雙創企業配套完成路演大廳、會議室、展示中心、接待中心等共享公共平臺建設,併為每家企業配套完善辦公場所和相應的辦公設備。

更值得一提的是

這個園區從創建開始

就因楊凌而賦予了突出的優勢和特色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科技引領,主導產業強勢崛起。產業園科技成果轉化率達75%,形成“12534”標準化新模式,推廣“3+2”生態化新技術,減藥、省水、省肥60%-80%,2018年園區農產品加工產值高出農業總產值3.22倍。

“雙創”賦能,新型產業經營主體遍地開花。建成眾創田園等三個“雙創”基地,形成了“四位一體”運行模式,全面推進大學生、科教專家、返鄉人員等在入園歷練,組建“雙創”團隊557個,40家“雙創”企業進駐園區。2018年示範區入選國家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並受到國務院“免督查”獎勵。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多維融合,新型業態競相湧現。

打造以鮮銷品為主的農莊集群,農文旅互動,形成垂直融合產業鏈;培育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發展連鎖經營、直銷配送、電子商務、拍賣交易等現代流通業態,實現區塊融合;策劃農民豐收節等主題活動,推進與旅遊、教育、體育、康養等多產業平行融合。

提質增效,農業雲大數據保障精準。產業集群帶動種養大戶提質增效的同時,積極建設楊凌農業雲等生產要素 、共享、信息平臺,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和質量可追溯。園區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榮獲“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稱號。

對外交流,產業發展平臺廣闊。產業園憑藉國家示範區和自貿片區的疊加優勢,集成國內外一流設施農業技術,建成智慧農業示範園。電商平臺已對接79個國家地區,承辦援外培訓100期,傾力打造新時期國際農業交流大平臺。

就是這樣一個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生態良好的產業園,如今,已經成為促進鄉村振興,引領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也正在成為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的主要載體,全力打造示範區升級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在創建過程中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楊凌經驗”

政府合力推動,主要領導狠抓落實。把產業園創建作為鄉村振興中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示範區和楊陵區兩級國家產業園領導小組和管理機構,分別由示範區、楊陵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合力推動創建工作。同時成立了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負責產業園創建工作,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完善的機制推動了重點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科教優勢充分發揮,創新驅動成效明顯。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陝西省農林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省部級以上研究平臺39個。科技成果轉化率從55%提高到75%,科技成果和專利申報量累計達到4700多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49項。

創新多種融合模式,推動果蔬產業深度融合。一是依託30餘個風格各異的特色現代農莊,打造標準化種植、創意化加工、個性化包裝、高端化定製的果蔬產業格局,推動農業產業垂直融合。二是培育蔬菜、果品、功能食品生產等三大果蔬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直銷配送、電子商務、拍賣交易等果蔬現代流通業態,實現農業產業區塊融合。三是策劃農民豐收節、田園豐收嘉年華、四季休閒遊、果蔬採摘、農事體驗等主題活動,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體育、康養等產業融合,探索農業+多產業平行融合模式。楊淩示範區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2018年接待遊客60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和54.7%。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農業雙創生態優越,產業帶動效果顯著。建成火炬創業園、眾創田園、創業工場等眾創空間和孵化基地,形成了創業能力培育、創業孵化、創業資源共享、創業投融資“四位一體”模式,發展創新創業團隊557家。2018年4月,因在推動雙創政策落地、扶持雙創支撐平臺、構建雙創發展生態等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嘗試、成效明顯,楊淩示範區入選國家創新創業示範基地。

強化機制制度創新,破解項目制約瓶頸。在加大金融支持方面,創新了生物質抵押貸款、閒置宅基地和農房三權分置機制、經濟股份制合作社“賦碼貸款”等新路徑;在加強人才支撐方面,率先開展了村幹部、經濟組織管理人員學歷教育,提升了鄉村振興戰略人才儲備;在全國率先探索實行點狀供地,有力推動了農莊集群建設,促進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並得到自然資源部和陝西省政府肯定和推廣。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楊淩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

已經成為加載楊凌產業升級“新引擎”

構築楊凌要素集聚“強磁場”

的重要載體

下一步,楊淩示範區將結合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建設工作,做強農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突出綠色發展、強化品牌建設,依託科教優勢、加強農業培訓,推進創新驅動、打造創業沃土,持續用力抓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努力當好推動產業發展的“急先鋒”。


記者:行波 劉智輝

楊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急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