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前言

“海口龙泉镇一个古村落,村名蕴含着好运的气息,去了肯定会有好运气,你一定要去探一探。”朋友一句戏言,让阿韬再次踏上了探寻逐渐消失的古村落之旅。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这天,我沿着海口占符小学西南乡道前行不多远,便到了朋友所提及的古村落,龙泉镇占符村委会太运村。往村里望去,发现植被丰富,环境清幽,真是一个古朴悠然的古村落呢!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一座拙朴厚重的古村门立于村口,该村门起立于民国时期,正面门匾额印刻着“符黄胜地”。何为“符黄”胜地?据了解,太运村共分为5个生产小队,村民大多数姓符、姓黄,所以“符黄胜地”通俗一点来讲便是符、黄二姓族人的美丽家园之意。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村门门匾额背面阴刻“俗尚敦庞”四字。西秀镇好俗村的朋友看到这四个字,肯定会觉得很熟悉。好俗村有座王后庙,庙前有一幅对联,上联文字是“好归仁让”,下联文字可不就是“俗尚敦庞”四字嘛!为何地处龙泉镇的太运村与位于西秀镇的好俗村,都有“俗尚敦庞”四个字呢?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不如,先让我们先看下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吧!清朝思想家、诗人龚自珍在 《己亥杂诗》里写到“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讲的是的乡里村民风俗敦厚朴实。由此可见,西秀镇好俗村和龙泉镇太运村一样,自古都被认为是一个民风淳朴,乡邻敦厚的古村落。

另一方面,两个村子“俗尚敦庞”四字的写法各有千秋,也各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太运村俗尚敦庞”四字的“俗”字,写法尤为特殊。说是“俗”字,却不像正常书写的“俗”。它的右边分上、中、下三个结构,上为“八”,下为“工”,下为“口”。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好俗村王后庙

与之相对,好俗村“俗尚敦庞”四字中的“庞”字也较为独特,跟正常书写的“庞”截然不同,不仅少了上方一点,而且下方笔画也显得非比寻常。

细细想来,这两处“俗尚敦庞”四字的写法应同是古汉语中异体字的写法。为何如此,莫非太运村跟好俗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姓是西秀镇好俗村其中一个大姓,由长流镇的美德村发源而来。难不成太运村也有王姓族人,而且跟好俗村、美德村同祖同宗,一脉相承?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从不远处挂着祝福学子考上大学的横幅得知,村里有不少优秀的王姓学子考上大学。此外,村口一旁有间王氏宗祠,这说明太运村应该有不少王姓族裔。由于附近问了几个村民,但他们均不知道王氏族人的始祖公是谁,我也不好贸然进入王氏宗祠求证,无奈只能带着遗憾转身离去。但我始终相信太运村、好俗村、美德村的王姓族人之间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关联,“俗尚敦庞”便是他们之间具有文化渊源的最佳佐证。

在海南,符姓是第五大姓,黄是第七大姓,王姓是第二大姓。这三个宗族姓氏的文化脉络巧妙地被太运村古时先贤们融合在一起,并凿刻在村民们每天进进出出的村门坊上,时刻告诫着人们不忘乡梓,心系家乡。不得不说,这真是一处具有独特内涵的人文景观啊!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王氏宗祠一旁是太运村另一座古村门。此村门起立于清朝道光七年,即1827年,至今有近200年历史。村门正面门匾额阴刻“泰运宏开”,这四字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极大的好运气降临在这个村子”。

但我认为此处“泰运”二字非常关键,这应是村子原本的名字,但不知何故要改成“太运”。改名后,这座古村的村名真真切切少了些许古韵的悠然,多了些许世俗的功利,尤其是村里古代先贤期许“极大好运降临此处”的强烈愿景也因此黯淡不少。

海口龙泉镇古村名跟好运大有关系,村门四字跟西秀镇两村也有关系

门匾额背面刻着“礼仪淳风”四字,其义与“俗尚敦庞”意思相近,均是指淳厚朴实的风土人情。再次打量该古村门后,发现顶部的构造着实有些像古时候的官帽,非常有趣。另听说原本顶部有一颗五角星,但不知何故现已不复存在。

后记

一番探寻之后,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我踏上了返程。虽然不知道太运村是否能给我好运气,但是一路以来听闻到的独特人文印记与新农村建设沿革,着实让我感触不少。

曾有人用三句话概况太运村所在的占符村委会:村子开会借月亮,学生读书借祠堂,父母嫁女数水缸。不难看出,那时的占符地区并不是很富裕,尤其是干旱缺水的情况,长期困扰着村民们。但回程时候,我看见崭新的小学,香火日益鼎盛的庙堂,水缸不是父母嫁女儿的算计,条条通畅平整的乡道,心里颇感欣慰。

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村民们的日子正一天天变好起来,这座羊山腹地的“太运村”将焕发出新的色彩,也必然会带给村民们更多“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