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法官不是“和稀泥”,也不能一判了之

在宋魚水看來,一個好法官不僅要善於“定紛”,更要“止爭”。法官不能僅僅一判了之,還必須將法律規定、法律標準向當事人“釋明”,法官不是“和稀泥”,要以大義、公理服輸贏。

新中國70年,有這樣一批實踐者,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練就過硬本領,奉獻青春的力量。

探尋新中國前進道路上的動人側影,講述繪就新時代華章的奮鬥故事。近日,“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獲得者,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兼政治部主任宋魚水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用案件講述知識產權的法治故事,用故事分享獨特深邃的人生感悟。

法官不是“和稀泥”,也不能一判了之

【專題:“奮鬥中國人”大型系列人物專訪】

寬容、理解、耐心和尊重,是她審判實踐中練就的職業品格。

她,熟悉法律,充滿智慧,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辨析法理,勝敗皆服”,她用法官的智慧與耐心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克盡職守,廉潔奉公,她用最美奮鬥的精神耕耘職業的樂土。

她,就是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兼政治部主任宋魚水。

新時代是尊重、保護、貢獻知識產權的重要標誌

強國論壇:您如何看待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知識產權法治建設的成果呢?

宋魚水:我今年工作已30年了,我覺得我有三部分的努力過程和享受的過程。一個是剛開始的時候,審理了大量的小額案件,小額案件與其他案件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能為一點點錢上法院的人,大多是貧苦的人。錢儘管不多,但是它關係到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吃穿生計。如果讓他們感受到公平正義,他們就會把這個正義帶回家庭,從城市帶回農村。

還有一類案件就是調解。大家知道,我們社會這麼快速的發展,總要有一支解決矛盾的大軍去疏通,一些市場主體有利益衝突、矛盾衝突的時候,迅速化解,並去研究它的規則,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覺得,在調解上得到了非常好的鍛鍊。

我們有時候在開完庭,調解過一個案件以後,又調解得比較成功,我們在樓道里、電梯裡,你看那個人,臉上有美麗的笑容,一再問,就是一個調解背後的故事,大家就在分享它。所以我覺得,調解給了我很多的歷練。

新中國成立70年,我最大的一個感受,是法律體系初步形成了,人民群眾更喜愛法律了,最重要的,我們的企業不僅有法律文化,而是有知識產權文化,有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的法律文化了。

過去的時候講經驗辦案,現在不僅講經驗辦案,講用知識去辦案,這是我們時代的變化。我們如何輸出最好的、最有公正性、效率性和經濟性的辦案成果,來與國內外的當事人共享法治,共享我們追求的知識產權文化元素的品牌和科技。新時代確實是一個質的標誌,是一箇中國人民把創造性高高舉起的標誌,也是一個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貢獻知識產權的重要的標誌。

用案件講述知識產權的法治故事

強國論壇:自2014年11月6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成立到現在已經有5年的時間,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運行和案件審理情況是怎樣的?

宋魚水:2014年11月6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宣告成立了,成立的時候,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性的要求,就是正式開始立案了。想想轉眼就五年了,我覺得整體的運行情況大致概括為,它是一個改革的法院。因為是改革的法院,我們用改革的思維設計了知識產權法院,而且之後我們北京、上海、廣州三個發達的地區陸陸續續地成立了知識產權法院,也昭示著我們知識產權審判體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成立的時候,醞釀了四個目標,就是四句話,就是希望成為國際一流的裁判水平,建立國際一流的審判隊伍,國際一流的研究水平,同時要打造國際一流的廉潔水平。

北京知識產權院成立的時候用兩點來看它的維度,一個是在隊伍建設方面,就是人才培養方面,還有就是在案件方面。

我們有專利、商標、著作權審判隊伍,就是我們的隊伍更加專業化了。我們的庭室也更加專業化,我們成立了一個大的綜合辦公室,還有審判一庭到審判四庭審理不同的知識產權案件,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審監庭和立案庭,最重要的我們有技術調查官室,我們還有警隊。技術調查官室在審理案件當中提高了事實案件審理的專業性,同時知識產權院的定位是以技術類案件為主,也提高了技術類案件審理的專業性。我們還有一支人民陪審員隊伍,在合議庭的組成上,更加註重正規化、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推進工作。從案件來看,我們原先預計的案件大致是在4500到5000件,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案件量,結案的案件量已經達到了5萬件這五年來,所以案件還處在高增長期。與此同時,案件的質量還是堅守了傳統,知識產權院審理了大量有影響力的案件,通過這些案件的審理,用案件講述知識產權的法治故事。整體的運行情況還是比較良好的。

把法條 “掰開了、揉碎了”,讓每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

強國論壇:從事法律工作30餘年來,您所審結的案件無一因裁判不公被投訴或舉報,在公眾眼中,您是一位“辨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做到“勝敗皆服”,背後有何秘訣?

宋魚水:法律是強調程序正義的,我們有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當事人服的是什麼就非常重要。從我多年的辦案經驗來講,我覺得當事人服的是公正。怎麼才能讓當事人服公正呢?我覺得是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我們不僅保護原告的合法權利,被告的合法權利也予以尊重。在整個過程當中,特別強調訴辯雙方平等享有程序的權利,所以,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很重要。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也就是光有程序正義還不夠,我們的裁判的努力,能夠大致實踐一個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契合,我們的裁判結果,當事人雙方感覺到法律的素養比較高,專業性比較強,所以,也容易讓當事人服判。

一個案件的裁判是法官和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研究法律問題的一個結果,在庭審當中,如何調動雙方當事人積極地訴訟,然後焦點問題高度聚焦,用研究問題的方式,大量地佔有資料,大量提供證據,大量地把雙方的矛盾用事實的方式呈現出來,最後有一個大家水到渠成的研究智慧和研究結果,我想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在理念上、方法上,包括在佔有學術資源上,在掰開了、揉碎了研究法條上面都努力了,也許就有一個當事人和你共同滿意的結果。

要做“著力於未來”的最美奮鬥者

強國論壇: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您榮獲了“最美奮鬥者”這個稱號,您如何看待這個榮譽呢?

宋魚水:我們身處新中國70年的這個輝煌的時刻,我為祖國而驕傲,也為我們的奮鬥和努力無愧於祖國,感到欣慰。

法官不是“和稀泥”,也不能一判了之

沒有集體就沒有榮譽,沒有祖國,就沒有光榮。我覺得這一點感受特別特別深刻。

祖國的偉大,祖國最輝煌的時刻,是與每個人的奮鬥聯結在一起的。“最美奮鬥者”離不開每個人的奮鬥,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奮鬥。我們也是“最美奮鬥者”的參與者,最重要的在於,我們每個人與十幾億人一樣,共同奮鬥了一個時代,這個時代肯定我們個體的努力,也更肯定我們去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最美奮鬥,我覺得“者”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面對過去,享受現在的時候,更應該著力於未來,我們要用最美奮鬥的精神去耕耘在我們職業的樂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