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高墙内飘舞着“蓝丝带”

吴忠网讯 记者 何家元 何欣

10月24日,在吴忠监狱四监区,把头的第一间屋子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我们的‘蓝丝带’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尽管在监区里面,但是长年不带锁、不关门,且服刑人员可随意拿取生活用品、阅读书籍。”四监区副监区长连胜利说。

走进“蓝丝带”工作室,迎面窗帘上印着“蓝丝带”图案,下方写着一行字:“我们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价值”。屋内左侧墙面柜子里摆放着日常生活用品和书籍;右侧墙面则贴着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照片,整个房间给人一种轻松、温馨之感。

这里的一切,要从一次细心的追踪——一条内裤说起。

2014年底,四监区民警吕明洲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包管的服刑人员张某某整日闷头不语、情绪低落。经询问,原来,张某某长期无人探视,一个多月前内裤穿烂扔掉后,再无内裤可穿。事情虽小,但在张某某心中引起的触动却不小。吕明洲很快买来了两条内裤,但是怎么给张某某?直接给的话,张某某肯定不要。想来想去,吕明洲找到与张某某关系较好的一名服刑人员,让他转送,并安顿不要据实以告。随后,通过观察,吕明洲发现张某某平静了很多,学习、劳动积极了不少。

吴忠监狱里,像张某某那样家境困难、长期无人探望或一两年才探望一次的服刑人员占有一定比例。

这件事情之后,吕明洲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细心,常常摸底服刑人员生活状况,为那些家境困难、无人探望的的服刑人员买牙膏、买袜子……

吕明洲的行为引起了四监区监区长魏孔信的注意,他发现,监区里不止吕明洲在做好事,还有好几个党员警察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2015年初,四监区党组织在监区设立“党员爱心捐助柜”,同时决定,爱心捐助柜所在的房间24小时不关门、不上锁。

“刚开始,服刑人员对柜子很好奇、不习惯,觉得只是做样子而已,加之全是男性,自尊心都比较强,有的人实在没办法了,才在熄灯后悄悄进去拿袜子、内裤……”连胜利说,刚设立爱心捐助柜时,他们还担心物品会被不需要的人“错拿”,可3年来,不但没有发生过一起“错拿”现象,还滋养出了令人欣慰的举动:爱心捐助柜4个月补给一次。去年下半年,连胜利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柜子里的物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后来调查才发现,原来是服刑人员用自己的劳动奖励购买日常用品悄悄地放了进去。

用爱心浇灌出的温暖,虽然令人欣喜。不过,四监区党组织还是将服刑人员购买的东西如数退回,鼓励他们攒下劳动奖励,等出狱回家后给家人买些东西。

3年来,四监区爱心捐助从8名党员警察发展成13名,又发展到整个吴忠监狱,数百名警察竞相献爱心。爱心捐助柜里的物品从未短缺过,监狱警察自掏腰包捐了多少也从来没有人算过,爱与爱的传递和感染在不知不觉中与森严的铁纪形成了一种相融却又特殊的氛围。

吴忠监狱监狱长刘建军说,在爱心捐助柜探索成功的基础上,吴忠监狱提档升级,在每个监区成立了集捐助、矛盾调解、心理疏导、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蓝丝带”工作室。筛选有威信、改造积极的服刑人员担任调解员,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化解矛盾。

“服刑人员出现心理问题时,都会到‘蓝丝带’工作室来,这里轻松的氛围会消解紧张,平复他们的情绪。”连胜利说,情绪稳定是教育改造的关键,而“蓝丝带”工作室恰恰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服刑人员称为心灵驿站。“蓝丝带”工作室成立至今,四监区没有一名服刑人员受过行政处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