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武汉最地道的美食,总藏在市井生活的刁角零碎里。

新街老巷刁角旮旯里,

藏着的是老武汉江湖里最熨帖的人情味。在满城尽是美味的街头巷尾,让人难忘的味道,哪怕穿越大半个武汉都值得去尝一尝。
蔡甸,真正的武汉西郊,接壤孝感。本地人开玩笑,称其谐音“差一点”,但蔡甸美食林立,绝到引人向往,可是一点也不差!
今天,就来给大家安利一波。
●○○○○东 方 豆 皮
天下名小吃,最鲜乃豆皮。蔡正街的清晨从一碗「东方豆皮开始。六点开卖、九点收摊,倘若有人从汉口来吃,只能坐地铁到黄金口,再换乘270路公交,下车前行1公里左右即可。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在李小林朋友看来,李小林的豆皮跟当年的老通城是一样的,算得上是
蔡甸豆皮王。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想要吃到鲜香的豆皮,糯米很关键。提前蒸好的糯米,隔了一夜口感稍差,早起蒸糯米在李小林的眼中是必须,做街坊邻居的生意,唯一赚的就是口碑。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打着宫廷秘方的口号,圈一波钱就跑路换个地方,那是一些网红快销店的套路。其实,美食本不用上升到秘方。真材实料,对食物虔诚、对食客用心,就是美食。

●○○○○新 农 牛 肉 面
当地有一句话:“到蔡甸不吃新农牛肉面,相当于到武汉不吃热干面。”新农牛肉面总店宽敞明亮,左右连通,一边卖粉面,一边卖卤料。早晨和中午客人最多,要是碰上节假日,店里人多的都没地方下脚。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碱水面在滚水锅里捞起来,再舀一大勺卤好的新农牛肉。用卤牛肉熬出来的汤头香味格外浓厚,好像300头牛掉在汤里。吃进嘴里只有一句:“这汤太到位了!”
●○○○○矮 子 小 吃
说起蔡甸美食,除了「新农牛肉面」之外,名声最为显赫的还是「矮子小吃」。矮子小吃号称文昌街扛把子,算起来已经存在20年有余。从当年一条gai都是做餐饮的,垮到最后只剩下矮子小吃一家独苗。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矮子家里卤菜是一绝,号称万物皆可卤。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蔡甸美食最好的季节其实是冬天,比起散养的牛、鸡,莲藕和豆丝才是蔡甸的特产。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说起蔡甸莲藕,那可是声名在外。每年中南海国宴,蔡甸莲藕从不缺席。矮子家的当季莲藕锅仔也挺好,小份38元,基本是桌桌必点
莲藕锅仔一端上桌就有股扑鼻的香味,油水清亮。藕炖得软糯,特别粉嫩
,一口咬下去十几根藕丝不断,越拉越长;汤浓郁鲜香,一捞还有薄片腊肉。老板说,这是他们的秘诀,自制腊肉煎油后炖汤,香浓加倍。
●○○○○方 红 军 特 色 牛 骨 头
傍晚六点,与新农牛肉距离600米的地方,一条夜宵街正在营业。「方红军特色牛骨头」是新农及周边第一家夜宵店,11年前黑漆漆的夜里孤灯执守,凭着味道口口相传,生意渐火,这条街的店铺也越来越多。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小份牛骨头,50元
价格良心,熬至酱色的白萝卜打底,掌勺的小哥从大锅里捞了几回牛骨头,愣是把一个小锅仔塞得没有空隙才停手。锅仔架在酒精炉上烧,白萝卜炖得软烂。牛骨头上的肉轻易就能剥下来,香辣的汤里带着丝丝甜味。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门口的绿豆汤、斜对面的锅贴配上牛骨头、卤花生,一桌标配就这样成了。日暮低垂,方红军特色牛骨头门口已座无虚席。客人边吃边聊,有情有味,是武汉人嚼在唇齿里的乡情。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
●○○○○四 九 鸡 汤
在树藩大街上,
每天养生的蔡甸人都会把四九鸡汤挤得爆满。
传说在蔡甸区中医药住院的人,每天能喝碗这里的鸡汤,病都会好得快些。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用小罐子熬制而成的红枣土鸡汤,伴随了一批人的记忆。一份鸡杂才11元,挑起一筷纤细的粉丝放到嘴里,呲溜,粉丝劲道满含汤汁,一股子鲜香吞下,微烫涌上鼻腔。
鸡汤里的鸡杂很多,面上还撒着几颗葱花,喝口汤,味道浓烈至极。
那感觉,就像回到了索河老家,不知道名字的慈祥长辈端上一碗鸡汤说:伢,快吃,趁热吃。
蔡甸,隐藏在刁角的老武汉味道(上)在蔡甸吃了一天,美食熨帖了肠胃,人情宽慰了心灵。
蔡甸的生活气浓厚,很温柔。公交车大多是短途,小小的一辆,精致可爱。物价便宜,且真材实料,吃一天也不过百元出头。莲花湖早已不种藕,成了市民喜欢的莲花湖公园,高大的香樟树荫下爹爹们聚在一起打牌、下棋,一个人来就坐在树下看湖。蔡甸有滋味的不止是食物,还有生活。
这就是蔡甸,武汉的一个远城区。这里不光有一种逃离的静谧感,还有好多好多的美食等待发掘。
来一次哪里够?还有好多家特色美食没吃到呢!
下次再去,我们要把汉来新牛肉面蔡甸李记牛骨头大集豆盘包子都吃给你们看!
页面设计/编辑:常常摄影:李萱儿、常常武汉三乡工程网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