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雙十一”過後,快遞包裝盒何處是歸宿?

“雙十一”過後,快遞包裝盒何處是歸宿?

網購雖然帶來了便利,但產生大量的包裝紙盒難以回收再利用。(記者陳旭東 攝)

湘潭在線11月2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 實習生 陳帥)2019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已近尾聲,市民盼來了包裹派送,取快遞、揭面單、撕膠帶、開紙箱、扔填充物……這一連串操作,幾乎成為“剁手黨”的統一動作。購物欣喜之後,快遞包裝特別是外包裝盒的處理,卻成了不少人的心頭“愁”——市民愁如何處理,環衛工人愁垃圾量暴增,環保人士愁循環利用。

快遞紙盒多數被丟棄

今年“雙十一”,各大電商成交額攀升,各地郵件派送量也同比攀升。湘潭市郵政管理局統計顯示,與去年“雙十一”物流相比,今年進港件出現了大幅上升,其中11月14日的進港件創下了55.97萬件的高峰值,較2018年11月15日創下的48.14萬件高峰值,多出了7.83萬件,增長了16%,成歷史新高。

家住湘潭經開區杉山社區的周女士,“雙十一”共下單27件,目前所有商品全部到貨,但談及快遞包裝的處理,她說大部分都“隨手丟了”。“比較小而且質量較好的紙盒,我會用來裝小孩的玩具,其餘的都進了垃圾箱,家裡哪有地方收呢?”嶽塘區納帕溪谷小區居民胡女士熱衷網購,這次“雙十一”購物不少,她總結的經驗是,好看中用的包裝盒留下,塑料袋等附屬包裝物全部丟掉,大件外包裝紙盒攢起來賣去廢品收購站。她比較注重環保,因此提到了一個很“在意”的細節:她購買的部分化妝品包裝裡三層外三層,“幾十毫升的香水,小小一支,裹了好多塑料泡沫之類的,再用個A4紙大小的盒子包裝,這明顯是過度包裝。”

在採訪中,大多數市民表示快遞盒的最終流向是垃圾站,極少有人回收再利用。而被丟棄的紙盒,大多被保潔員或者廢品收購人員撿走。隨同紙盒的塑料袋、編織物、填充物、膠帶等則與其他垃圾一起被清運。

清掃難度大回收不理想

近期市民集中丟棄快遞包裝,垃圾量陡增可累壞了環衛工人。雨湖環衛服務中心垃圾中轉站外勤負責人婁師傅說,“‘雙十一’過後,我負責的這片區域的垃圾多了好多,大部分都是拆了快遞之後剩下的包裝袋、紙盒之類,有些包裝在社區內就分類了,但個別市民將拆了的包裝隨手扔在路邊,大大增加了清掃難度。”對快遞包裝垃圾的後續處理,他介紹:“我們將垃圾收集好後都會集中送往垃圾回收站,最終作為垃圾填埋或者焚燒處理了,確實造成了很大的汙染和浪費,也增加了城市環境管理的負擔。”

湖南科技大學今年“雙十一”包裹量位列湖南高校第一,也是華中地區第一,位列全國第五。湖南科技大學北門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路女士介紹,今年雙十一學校快遞較往年明顯增多,被丟棄的快遞紙盒也更多了,“我們快遞公司對快遞垃圾開展了回收,如果包裝紙箱完好無損的話我們也會再包裝利用,如果破損,就會賣給廢品收購站。”湖南科技大學的李同學“雙十一”買了不少東西,他表示自己平時收到快遞,小件的東西會在拿到之後當即拆掉,方便快遞公司回收。如果是在宿舍的話,拆完的快遞垃圾會放到樓下,由學校安排的清潔工人將快遞垃圾分類處理。

隨著快遞量的增加,包裝使用絕對量持續攀升,但遺憾的是,我國快遞包裝的總體回收率相當之低,《經濟參考報》今年上半年給出的數字是——不足20%。儘管一些大型電商平臺為響應物流“綠色化”行動採取了電子面單、可回收包裝等措施,但受制於成本和效率,企業對綠色發展積極性不高,嫌麻煩、價格高、合力難形成等問題都是現實存在的阻礙。

垃圾分類是好歸宿

“下沉市場”成為今年“雙十一”的熱門關鍵詞,一方面,眾多農民電商、鄉村產品興起;另一方面,各大電商平臺也發力三至六線城市。在一線城市尚不普及的環保包裝,在這些地區的採用率更是難以樂觀。其實,快遞包裝環保問題已經引起諸多關注。11月12日凌晨,某“帶貨主播”就呼籲觀眾退出直播間,參與紙箱回收,成為今年“雙十一”的新亮點。

“快遞包裝的回收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僅依靠商家自律、網紅號召就能解決的,還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多方發力才能發揮效果。在已經實施垃圾分類的城市中,快遞包裝回收作為垃圾分類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操作性強、經濟效益明顯。從快遞包裝入手,無疑能大力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進程。”湘潭市綠動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明對此有自己的想法。梁明介紹,今年“雙十一”後,湘潭市小區快遞垃圾量增多,公司駐點工作人員在小區內就做好了前期的垃圾分類工作,鼓勵居民在垃圾回收點把紙盒、塑料袋、泡沫等區分,“現在順豐、京東、菜鳥裹裹等公司採用了可回收處理的塑料袋,可以循環利用。但有些黑膠的塑料袋是不好降解的,只能到垃圾填埋場作填埋處理,對環境汙染還是挺大的。”

湘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關注快遞包裝回收問題已多年。副理事長毛建偉介紹,今年“雙十一”前,協會通過自媒體推送了《需要才買、理性消費,踐行綠色生活倡議書》,勸說“剁手黨”們要合理購物,“地球給予每個人公平的生存權利,我們不能揮霍它的資源,錢是自己的,自然資源是我們人類共有的,有錢也不能任性!不能隨意地揮霍、浪費資源!”毛建偉希望改變一部分人的觀念,提倡日用品到就近的超市購買,沒有必要為少量優惠,而浪費運力、人力和物力。除了從源頭呼籲減少網購之外,環保協會還計劃在明年“雙十一”之前與各高校開啟垃圾分類的合作,“高校是網購的重點區域,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快遞垃圾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毛建偉很有信心。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