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宇芽、蒋劲夫不是娱乐八卦 给8100万女性的“反家暴行动指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淡宁 王曦煜/文 高建定 姬臣/图

家暴,俨然成为了近期最扎眼的热词。

11月24日,老婆太凶,温州一男子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11月25日,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当天,知名美妆博主宇芽在微博上自曝多次被前男友陈某家暴。陈某的两任前妻和学生,也都站出来指控他。

11月26日,演员蒋劲夫家暴外籍女友上热搜,引起全网愤怒。

……

他们还有发声的途径,但那些没有发声机会的女性呢?

据数据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

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到丈夫/亲密伴侣的殴打。

每年有15.7万的妇女自杀,而其中有60%的自杀原因是因为家暴。

而在妇女他杀原因中,有40%是家暴致死。

然而,面对暴行,我国的女性在平均被虐待35次后才会选择报警。

而在各种事件的海量评论中,我们注意到,除了对受害者的同情以及对施暴者的愤怒,更多人提出的是疑问:

我该怎么辨别这个人是否有家暴倾向?

我该怎么确认自己是否遭遇了家暴?

被家暴的Ta们,为什么不离婚?

为此,我们采访了心理医生、律师、警察以及妇联工作人员,并总结整理出了这份【反家暴行动指南】

宇芽、蒋劲夫不是娱乐八卦 给8100万女性的“反家暴行动指南”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闲林院区、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办公室副主任陈正昕为我们勾勒了家暴者的基本肖像。

“家暴者”的行为特征:

1. 性别歧视。日常言论有严重的男尊女卑倾向。

2. 过分嫉妒。以嫉妒为借口捕风捉影,对伴侣实施精神与人身控制。

3. 两副面孔。外在表现符合社会规范准则,但与伴侣单独相处时行为却十分恶劣。

4. 暴力相加。贬低、侮辱、谩骂、殴打伴侣。

5. 威胁行为。会通过自我伤害以死相逼,或以公布亲密照片、家人安危要挟伴侣。

“家暴者”鉴别指南:

陈医生告诉我,有家暴倾向的人,大体有三类,而其中有两类是比较容易识别,他们的倾向可以通过他们的日常行为来判断。

第一类. 性别歧视:

在日常言论中会对陷入丑闻的女性进行荡妇羞辱。

这类人在交往中会炫耀自己与伴侣的亲密照,而一旦面临分手则会将亲密照作为威胁手段。

第二类. 有暴力倾向、偏执、反社会倾向:

暴力倾向不仅仅会体现在亲密关系中,也可能出现在日常一切的交往行为中。

这类人极易被触怒,且无法很好控制自己的愤怒。往往会通过砸东西、砸墙等破坏行为来发泄怒火。相比以理服人,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在亲密关系中这类人往往会对伴侣进行殴打和控制。

宇芽、蒋劲夫不是娱乐八卦 给8100万女性的“反家暴行动指南”

以上两类比较好鉴别,相比第三类则具备“隐形”基因,处理起来更棘手。在心理学上,这类人被称为边缘型人格。

第三类.边缘型人格

陈医生说,有边缘型人格的人,往往需要进入一定阶段的交往关系后,才会逐渐显现。而对于渴求亲密关系的边缘型人格而言,在相识之初,他们甚至会表现得比一般人更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等吸引人的优秀品质。而一旦感情进入一定阶段后,他们会对伴侣使用情感绑架、心理暗示以及精神控制等手段,从而使得他们的伴侣无法轻易离开他们。陈医生说,从他接触到的病例来看,边缘型人格的情感绑架能力非常强,最终逐渐发展为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

陈医生表示,最近新闻事件里的施暴者,是边缘型人格的可能性很大。

宇芽、蒋劲夫不是娱乐八卦 给8100万女性的“反家暴行动指南”

陈医生说,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及时止损”标准:就是在一段关系中,你的自尊心是否越来越低,你感觉自己越来越差劲,并开始变得厌恶自己?一旦这种感觉产生,你就应当警惕,并考虑及时止损。

“良性的、健康的关系,是会让你感觉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糟。”陈医生说。

家暴应对指南:

如果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已经遭受“家暴”的,该怎么办呢?

对此我们咨询了杭州市妇联等部门,她们的建议是:

宇芽、蒋劲夫不是娱乐八卦 给8100万女性的“反家暴行动指南”
宇芽、蒋劲夫不是娱乐八卦 给8100万女性的“反家暴行动指南”

当然,我们知道,反家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宇芽、蒋劲夫不是娱乐八卦 给8100万女性的“反家暴行动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