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天才少年因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每天睡2小時,現今靠低保生活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讀過古人因讀書學習而廢寢忘食的故事,比如囊螢映雪、懸樑刺股、鑿壁偷光等。這些人通過日以繼夜的苦讀,最終功成名就,實現了自己的抱負。還有很多科學家和發明家,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在某個領域鑽研,這才取得了傲人的成就。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也像古人一樣擁有鑽研的精神,可惜卻荒廢了學業,如今不得不靠低保度日。

天才少年因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每天睡2小時,現今靠低保生活

此人是誰呢?他就是劉漢清。劉漢清出生於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雙沐村,自幼聰慧,在16歲時便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被哈工大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錄取。那可是在1980年,一個重點大學的本科生遠比今天的研究生和海歸要值錢。出生農村的他,無疑是拿到了一張改寫命運的門票。村裡人似乎已經看到了他之後的平步青雲和飛黃騰達,所以在他報到那天,鄉親們敲鑼打鼓地為他送行。

16歲上大學的劉漢清,被冠以“天才少年”的稱號,在大學前兩年也確實成績優異,深受老師好評。但在大三開始,劉漢清成績便開始下滑,而原因則是他痴迷上了數學。據劉漢清所說,他之所以會痴迷於數學,是受了徐遲的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哥德巴赫猜想》發表於1979年,當時在全國引發了轟動。只是劉漢清當時忙於高考,所以沒有過多關注。在大學圖書館看到這部文學作品時,他一下就被吸引進去了。

天才少年因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每天睡2小時,現今靠低保生活

本來就對數學擁有不弱天賦的劉漢清,一頭扎進了“數論”的海洋。並且他還確定了自己研究的方向:質數在自然數中的分佈。隨著研究的深入,劉漢清越來越覺得數學的奧妙無窮,立志要超越陳景潤,摘得數學皇冠上的那顆明珠。為了研究數學,他近乎到了瘋狂的地步。不僅在上其他課的時候學習數學,而且連吃飯他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每天只睡兩個小時。

當老師發現他的異常狀態後,立刻找他談話。希望他能專注於本專業的學習,如果實在想研究數學,可以等拿到畢業證後,進行深一步的研究。但劉漢清根本聽不進去,依舊我行我素。最終,他因為掛科太多而沒能畢業。學校還為此給了他一個補修的機會,但他依舊是隻關注數學的內容,沒能完成學校的考核。

天才少年因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每天睡2小時,現今靠低保生活

回到家之後,劉漢清一直沒有工作,也不幹農活,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研究中。但他的研究成果,卻沒有得到相關專家的認可。他一直沒有結婚,也無兒無女,屋後的一塊菜地,也是由他近80的母親在打理。前幾年政府為他辦了低保,他每月靠400元的低保來維持生活。但他對數學的熱愛依舊沒有減弱,還在執著的研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