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暗示效應”告訴你:父母常說的這句口頭禪,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孩子因為年紀比較小,所以在這個年齡階段總是會不可避免的犯一些錯誤,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所採取的態度是直接的去指出他的錯誤。而除此之外,孩子這個時候正是模仿能力,受影響能力最強的階段,父母所說的一些話所做出來的一些行為,其實對於孩子都會有一定的暗示性作用。如果家長的一些行為不注意的話,很有可能會直接的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這樣的一句話,應該許多的家長都是耳熟能詳的。朋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會經常說這一句口頭禪,但是同時卻發現他經常說這樣的一句話,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笨。

“暗示效應”告訴你:父母常說的這句口頭禪,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前段時間朋友按照往常一樣在晚上的時候去輔導孩子做功課。而在做到一個題的時候,朋友突然間勃然大怒,因為這一道題目在之前已經講過很多遍了,但是這一次孩子卻依然犯錯誤。於是朋友就直接怒吼還是批評孩子說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你也太笨了。

而這個時候孩子的表情卻是非常耐人尋味的,孩子低著頭一副非常懊惱的樣子,而結果之後朋友發現當他一直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的時候,孩子變得越來越沒自信心

每次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有時候答案明明是對的,但是一旦和別人對答案之後,發現自己的答案出現錯誤的時候,就會質疑自己,是自己做錯了。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朋友的孩子也沒有膽量去思考,就是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出來。

“暗示效應”告訴你:父母常說的這句口頭禪,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而朋友的孩子這樣的一個狀況,生活當中是非常常見的,許多的家長都紛紛的質疑納悶。經常的罵孩子笨,好像孩子就真的變得越來越笨了。

那麼還是變笨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這邊就有一個暗示效應在起作用,每次家長在生氣的時候直接去罵孩子怎麼這麼笨,是笨蛋的時候,其實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一種懷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就像父母所說的一樣,那麼的差勁,這種懷疑的心理會讓孩子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缺少了那一份敢於突破的勇氣。

那麼什麼是暗示效應呢?

所謂的暗示效應其實也被稱之為是貼標籤效應,這種效應主要是指用標籤的方式去對於孩子的未來去定位,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對於自我的認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樣子真的就是父母所給自己描述的標籤樣子。

從前文的例子都可以看得出來,亂給孩子貼標籤經常說孩子笨的話,

這樣的一些行為是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那麼這些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哪呢?

“暗示效應”告訴你:父母常說的這句口頭禪,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1.會使親子關係出現隔閡。

其實對於每個家長來說,他們都是愛孩子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變得越來越好,只是採取的方式不一樣,家長會罵孩子笨,會罵孩子怎麼這麼差勁?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想要通過激將法的方式去激勵孩子不斷的努力。但是這樣的一種方式運用是需要一些條件的,如果孩子本身的獨立性不強,而且家長所貼的標籤也不夠客觀和公正的話,那麼只會孩子認為這些標籤是父母對於自己的討厭,漸漸地也會使親子關係出現危機。

2.讓孩子迷失自我,變得越來越自卑。

家長的這樣一種亂貼標籤的行為會讓孩子陷入一種自我質疑的狀態之中,會讓孩子覺得是否自己真的就像家長所說的那麼的差勁。讓孩子在這個圈圈當中無法繞出來,無法看到自己的優點,生活當中也會變得越來越自卑,不敢去表現自我。

“暗示效應”告訴你:父母常說的這句口頭禪,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顯而易見的,這種經常罵孩子笨,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對於孩子成長都是不利的,那麼家長又應該如何去改變呢?

1.關注於解決問題。

家長總是會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直接的去批評孩子罵孩子笨,其實說了這些言論之後,也不能夠根本性的去解決問題。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在去給孩子貼標籤時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要知道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當孩子在一道數學題面前卡了很久無法算出來的時候,家長不是去罵孩子怎麼這麼笨,而是學會去引導孩子換一種思路。

“暗示效應”告訴你:父母常說的這句口頭禪,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2.弄清楚背後的原因。

孩子有時候犯錯恰恰所體現的是他們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和狀態,就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會把玩具拆開來,其實是想研究它的內部構件,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亂貼標籤時,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犯錯的背後原因。

3.學會換位思考。

每個人都是不希望自己被別人冠上一種不好的標籤的,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不要認為孩子年紀小就不在乎這些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