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重慶的市花是山茶花,市樹是黃桷樹,政府已公佈多年。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六朵“山茶花”綻放“魅力重慶”彩車

但在南岸區,有一個地名卻讓人頗費思量,它與市樹有關。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重慶市樹黃桷樹

一詩人朋友最近寫詩,標題為《黃葛古道》,詩文中有“黃桷埡”一詞。我和詩人交流,笑稱他沒有統一,可能標題叫《黃桷古道》更恰當一點,因為和“黃桷埡”中所指的植物是同一個。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黃葛古道

他在微信上發我給一個摳腦袋的圖,說到底是黃葛古道?還是黃桷古道?確實沒搞得很清楚。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摳腦袋

黃葛古道和黃桷埡都是地名,且有聯繫。所以他寫在一起,再正常不過。但沒有統一,這真還不能怪他。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黃桷埡

其實,“葛”“桷”之爭,早已有之。先說點歷史。黃葛古道始於唐朝,已有800年曆史,宋、元、明、清處於鼎盛時期。曾是歷代川黔商賈的必經之地。它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貨物由川江航道運來,經此入黔、入滇、入緬,而從這些地方運回的茶葉等物資也經此送達朝天門等碼頭,再通過川江航道運往全國其他地方。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黃葛古道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起點

古道的下端起於兩處,最早都在長江邊上。後來因為茶坊酒肆、飯店客棧的逐漸增加,街巷道路的不斷拓寬和集鎮建設的加快,古道向後(遠離長江岸邊)、向上(南山)退延。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古道兩旁茶坊酒肆到處都是

一處起於上新街的前驅路,是一條順坡蜿蜒的青石板鋪就的中大路,是以前通過龍門浩渡口連接重慶城區的主要通道,龍門浩渡口離老巴渝十二景之一的“龍門浩月”不遠。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古道上新街入口

一處起於海棠溪渡口,是老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海棠煙雨”所在地,也是當時江邊唯一的車渡渡口。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古道海棠溪入口

兩條路在有“原川東道教第一道觀”——“老君洞”下邊不遠處匯合,全長2.5千米。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老君洞

道路依山勢而上,青石板路蜿蜒在生長了數百年的黃桷樹濃蔭中,曾是歷代川黔商賈的必經之地。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青石板濃蔭道

黃桷埡是古道通到山頂一片平地的入口。後以此命名了這片地區。比較流傳的兒歌與黃桷樹有關:黃桷樹、黃桷埡、黃桷樹下是我家……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黃桷埡小學學生

再說“葛”“桷”之爭。認定“葛”的依據有二:其一,一首古詩。“龍門東去水和天,待渡行人暫息肩。自是晚來歸興急,江頭爭上夕陽船。”這是宋朝當時駐重慶的鎮守使餘玠所作,標題是《黃葛晚渡》。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渝中區書協主席陳亮書餘玠《黃葛晚渡》

其二,專家意見。據說有一個植物學家考證,是因為當年野生葛藤爬滿了黃桷樹樹身,故人們把這樹稱為黃葛樹。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野生葛藤爬滿黃桷樹樹身

但是,此前不久,有媒體報道,南岸區某社區居民不買賬,堅稱是“黃桷渡”而不是“黃葛渡”,雖然“黃葛晚渡”成為老巴渝十二景已經多年。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巴渝十二景之一的黃葛晚渡

筆者請教學過植物學的人,說木本植物命名通常是“木”字旁,草本植物多用“草”字頭。大家都熟知老百姓口頭的黃桷(普通話應讀“覺”音)樹,它明顯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木本植物

為求證,上網搜索,結果是——黃葛樹,學名Ficus 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別名黃桷樹、大葉榕、馬尾榕、保爺樹。黃葛樹屬高大落葉喬木。莖幹粗壯,樹形奇特,懸根露爪,蜿蜒交錯,古態盎然。樹葉茂密,葉片油綠光亮。枝杈密集,大枝橫伸,小枝斜出虯曲。劃上一刀,“傷口”會分泌出白色的黏糊糊的液體。其壽命很長,百年以上大樹比比皆是。廣泛分佈於四川、貴州、陝西的南部、湖北的宜昌西南、廣西的百色和隆林、雲南除西北外幾近全省等地方。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搜狗搜索“黃葛樹”

從上面看,“黃桷樹”是“黃葛樹”的別名。也就說,兩種稱謂都不錯。那還爭什麼呢?不過筆者傾向於“黃桷樹”——既然是“高大落葉喬木”,為何不給它正身為木本植物的“桷”呢?有這個傾向,還因為聽到一個說法:當年的詩人餘玠是浙江人,聽重慶當地人把渡口旁邊的黃桷樹說成黃“各”樹,於是詩中用“黃葛”,後人是以他詩的題目來命名“黃葛晚渡”這個景點的。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南宋國運守護者餘玠雕塑

筆者還想到,“黃葛樹”的中文名是我們中國人取的,不是外國人取的。會不會是命名的人沒有搞懂老百姓的叫法呢?正如前面?網上還說,佛經裡“黃葛樹”被稱為神聖的“菩提樹”。舊時在中國西南一帶有這樣的風俗習慣,黃葛樹只能在寺廟、公共場合才能種植,它能招來些牛鬼蛇神類,所以家庭很少種植。難怪有人說家裡不適合栽種黃桷樹,這一點今天我才明白。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菩提樹開花

據說,除了重慶,黃桷樹還是四川達州、遂寧的市樹呢。哪天可以去旅遊一下,聽聽當地人的叫法。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達州北巖寺前黃桷樹

最後說說個人建議。既然兩種叫法都不錯,何妨尊重老百姓的意見,就稱為“黃桷樹”呢。那麼,“黃桷古道”也可正名。說不定古道兩旁的百年巨樹,也會點頭微笑,表示認可呢。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黃桷古道”可正名

當然,我們也要尊重古人,就讓“黃葛晚渡”繼續成為詩意的傳說吧。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黃桷晚渡”不可也

1990年,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回到國內旅行,來到黃桷埡老街145號她的故居時曾說:“我出生在黃桷埡,我是重慶人。”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黃桷埡三毛故居里的三毛坐像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桷還是葛?黃桷還是黃葛?重慶人都來說說

我們都是重慶人哈

(胡雁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