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10万,为何只打死了27名美军?


其实就题目中给出的伤亡数字来讲,是不准确的。这个伤亡人数一直以来也是很有争议。

美国给出的官方伤亡人数是美军阵亡148人,伤458人,非战斗减员共3116人。伊拉克伤亡100000多人,其中死亡20000余人,80000多人被俘。

可以这样说,海湾战争犹如当头闷棒,敲醒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一大票国家。

1991年1月 ,当我们还在花大力气训练士兵拼刺刀扔手榴弹的时候。一场现代化的,体系化的高科技战争在伊拉克打响了。

这次战争,美国以极小的代价给伊拉克造成了重创。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实在太强,武器装备甩了伊拉克好几条街不止。二者的武器根本就不属于同一层次。

美军的空袭“沙漠风暴”计划中,牵头打击伊拉克防空雷达的F-117隐形战机当时在世界上属于顶尖技术,伊拉克雷达根本无法发现。


EF-111和EA-6B等电子战飞机在伊拉克看来几乎是全新的概念。第一轮攻击伊拉克的雷达都变成了瞎子,无法对自己的空域进行监控。

第二轮攻击,伊拉克防空司令部被击毁,各个空军部队群龙无首,只能各自为战,战斗力被极大的削弱了。

到地面战争开始时,伊拉克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地面部队和超过三成的重武器。

而在美军地面攻击中,伊拉克还是用从苏联进口的T-72坦克,采用普通光学瞄准和红外主动探照灯,精度差,速度慢,夜视作战能力差,自身很容易暴露,属于第二代坦克。

美军使用的则是M1A1等第三代坦克,大多数都已经采用了火控计算机,具有较快的锁定速度,反应时间短至6.2 秒。这些坦克夜视设备也较强,观察距离超过 1000 米。


整个战斗过程,美国坦克几乎都是把伊拉克的坦克按在地上摩擦。很多伊军坦克还没发现美军坦克就已经命丧黄泉。

装备的巨大差距让伊拉克打的很吃力,但是它只是场战争美军胜利的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作战体系上。

伊拉克奉行的还是传统的,苏联时代的钢铁洪流,主张用坦克的履带能压过一切。

然而,对于美国来讲,这场战争无疑是以科技和信息为主导,海陆空全方位的现代化战争的“试刀石”。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动用了72颗军用、民用卫星,“先驱”无人机进行侦查,为联合部队提供信息支持,使用了大量的基站来保障信息通畅。

这次战争还有一个鲜明特征,在历史上战争第一次被发展成了多维度,“陆海空”一体。美国出动了航母、驱逐舰从海上进行打击。


在海湾战争中,来自海上编队的“战斧”导弹和战斗机对伊拉克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整个战争更体现了空中和地面作战的协调性。

在海湾战争中,伊军坦克能有命见到美军坦克并且正面开刚的其实不多。大部分的伊拉克坦克在行军和冲锋的路上就被美军的攻击机和“阿帕奇”武直给打趴窝了。

海湾战争中,美军最外层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侦察机,地面有基站,把所有战斗部队都纳入网络。

往往伊军导弹一发射就会被美国卫星发现,信息可以极快地被传回北美防空司令部再传给美军防空导弹阵地,再发射导弹进行拦截,整个过程不到一一分钟。

在伊拉克的雷达和指挥部被打掉后,战场信息呈现了向美军单向透明的态势。美军占有战场信息高地,用多维战术来虐杀伊拉克的一维战法,取得战争的胜利。


伊拉克的失败也有其主观原因,伊拉克士兵军事素质普遍较低,训练的虽然不能说很差,但远远没有达到能和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相匹敌的程度。

装备再好,士兵不会使用,也无法发挥较强的战斗力。另外也有人认为伊拉克内部存在腐败情况,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没有具体的证据,我们不做讨论。

总而言之,现代战争已经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海陆空一体化”的时代。最大的秘诀不再仅仅是打得狠,而是打的狠还得打得快。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就是最大的胜利。


史之策


海湾战争发生的那一年都是多少年前啦,刚刚是我读初二,初三的那一年。很老实的说,当年还是青涩少年的时候,真的只是在新闻里面看到这样的事情,觉得还是离我们挺遥远的。不过这几十年来我们还是陆陆续续的听到关于这些已经过去的事件的一些东西。

当时的美国是怎么样的强大,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现在的美国虽然还是强大,但是跟以前来比,真是今非昔比啊。不是因为他们变弱了,而是还有很多的国家,像中国这样子崛起了。当年海湾战争的时候,除了苏联之外,根本上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美国抗争。而且当时美国跟欧洲各国的联盟正处于蜜月期。他们是联合起来,一起去欺负那些小国,掠夺资源的。

对于美国在战争上的武器方面的高科技,我们是非常肯定的。们在军事武器方面,这几十年来都是一样的强大,不要说在1990年的时候了。而最大的问题就是1990年的时候,虽然各种各样的武器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在军事上的通讯科技以及高科技军事武器精准打击方面的技术,不是,那一个弹丸小国可以跟美国相比的。而且美国打仗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少的牺牲士兵。因为人命在战争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打光了,也只是烧钱而已,但是牺牲人命不单是牺牲了一个智慧的生命体,而且还需要国家对这些牺牲的士兵家属提供一笔很可观的抚恤金。所以美国无论在电影还是真实的情况,都是非常珍惜士兵的生命呢的。

不过就有一些报道说,美国在很多战争当中,由于过分依赖高科技,也出现过攻击自己盟友的情况。虽然这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但是,过分依赖高科技,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想一想,在1990年的时候,那些小的国家的侵略行为,他们的军队只是拥有一些比较强大的武器,但是面对美国的精准打击和地毯式的轰炸,无论你有多少的军队和大量的武器都是无济于事的。


中小学英语精修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海湾战争是近年来国际上爆发的最大也最惨烈的战争,据统计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人数为十万,但是却只打死了27名美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战后统计,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精锐部队有2.5万人死亡,7.5万人受伤,伤亡总人数高达10万,可是真正死于伊拉克军人枪下的美军却只有27名。数字相差之悬殊令人震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伊拉克军人伤亡惨重,而美军却伤亡较小呢?

首先,伊拉克和美国的战略差别。美国是现代化先进的军事理念,直接通过海军和空军对伊拉克进行封锁和打击,因此伊拉克军人想要接触到美军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更别说击杀美军。美军采用的狂轰乱炸的方式令伊拉克的军人深受其害,许多人都在这强大的火力面前失去生命。

其次,伊拉克和美军军事装备上的差别巨大。虽然当时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但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和美国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因此当美国军人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去攻打伊拉克的时候,伊拉克军人是很难有还手之力的,况且美军的防御装备也比伊拉克军人的防御装备好上许多,这样一来,伊拉克军人就更难击杀美军了。

在海湾战争时期,真正被伊拉克军人击杀的美军仅有27人。可以说海湾战争,美军对伊拉克军人是单方面的屠杀,压倒性的胜利,虽然美国为海湾战争花了不少钱财,但是结果是美国获胜。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所采取的的现代化作战方式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变了这些国家的战争方式,全世界都因为海湾战争进行了军事革命。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1990年8月2日凌晨,10万伊拉克军队在夜幕的掩护下,以300多辆坦克为先头部队,在飞机的刺耳轰鸣声中,向着仅有2万军队,国土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的科威特冲杀过去。

从未亲历过战争的科威特士兵,在骁勇善战的伊拉克军队面前,犹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数人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狈逃窜,躲进了南方的沙漠里。

战争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仅仅14个小时后,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萨达姆宣布将科威特并入伊拉克,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萨达姆旧照)

萨达姆的张狂,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联合国安理会空前一致地通过了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兵。

但萨达姆置若罔闻,反而向沙特边境增兵数万,作为强硬回应。

萨达姆的嚣张,让美国人既愤怒,又窃喜。

美国人之所以愤怒,是因为萨达姆居然将他这个世界老大视作空气,公然伤害他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窃喜的是,他终于找到机会重振越战失利的士气,并借此重返阿拉伯世界,强化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于是,美军迅速联合北约盟友和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组成了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了攻击,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战争的结局出人意料。在短短40天的战斗中,伊拉克损失惨重。伤亡士兵10多万人,损失飞机300多架、坦克近4000辆、火炮3000门、舰艇140艘,直接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更要命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工业和基础设施损毁殆尽,失去了经济支柱。

而美国方面只是阵亡了不到200人,这其中真正死于战斗的不到100人。损失飞机35架、舰艇2艘,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完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场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呢?

(海湾战争旧照)

一、双方实力悬殊。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军就开始了名为“沙漠之盾”的防御行动。在短短的7天时间内,美军就向中东地区投送了大约5万兵力、100余架战机和38艘舰艇,其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机动性能可见一斑。

在整场战役中,多国部队还源源不断地向海湾地区增兵,最终达到76万兵力,3000辆坦克,1700架飞机,同时还拥有包括6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艘舰艇。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武器装备中,很多都拥有高科技设备。空中的飞机有诸如E-3D空中预警机、EF-111A电子干扰机、E-8A联合监视机等最先进的信息化战机。还包括F—117、B—52等战略轰炸机。海上的舰艇装备了“战斧”巡航导弹和各类精确制导炸弹。

伊拉克虽然也有近120万军队、4000多辆坦克、3000多门火炮、1000多架飞机。但其高科技性能和美国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存在着明显的代差。

二、美军拥有电子战绝对优势。

海湾战争中,美国出动了多架次电子战机,对伊拉克的电子设备进行了强力干扰,直接瘫痪了伊拉克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和导航系统,使得伊拉克成为了战争中的瞎子,被动挨打。

在名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开始前,美国首先动用了高空卫星,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和指挥系统进行了侦查。而后,又再次出动高空无人机,诱使伊拉克的雷达预警系统暴露。相关数据传回后,美军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成功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大部分机场和雷达,伊拉克的1000多架飞机顿时成了摆设,惨遭美军轰炸。

(沙漠风暴)

三、美军拥有强大的制空优势。

美军出动“阿帕奇”直升机、F-117A攻击机、B-52战略轰炸机等,在预警机和侦察机的配合下,对着伊拉克的军事设施一阵狂轰滥炸。在第一天的空中打击之后,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就已基本瘫痪,地面指挥系统和导航设施也损毁大半。伊拉克的飞机就像无头苍蝇,在天上到处乱窜,任由美军战机截杀。

当美军在夺取了制空权后,伊拉克的地面部队,就完全暴露在了美军的空中火力之下,成为了美军战机的活靶子。所谓的百万部队和钢铁洪流,也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仅仅在“沙漠风暴”开始十多天后,伊拉克就已经损失了400多辆坦克、380辆装甲车,以及数百门火炮。

空袭持续了近40天,伊拉克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部分飞机甚至逃到了伊朗。伊军的地面装甲部队也损失大半,人员死伤一半。

四、萨达姆的战争理念落后。

海湾战争开始前,萨达姆非常自信,自以为手中拥有经过8年两伊战争洗礼的百万雄师,同时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战胜美军是没有悬念的。

他甚至在视察部队时,还自信满满地说:“美国的空中优势是无法赢得地面战争的,这是经过越战证明的道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代战争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触式机械化战争,而是超视距、信息化的综合战争,是高科技、现代化的全面对抗。

因此,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空中打击持续了近40天,而地面攻击只进行了两天,伊军就不得不宣布停火,撤出了科威特。


张生全精彩历史


伊拉克曾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控制蠢蠢欲动的狂妄之心,在与伊朗大战8年之后,又冷不丁将战争矛头指向科威特。

伊拉克能对邻国发动战争,这必然与其拥有一支精锐军队不无关系。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的精锐军队伤亡10万,仅仅打死美军27人,这样的比例也太不协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大的反差呢?

想来这应该与战术理念、军事实力以及战斗作风有关。

就战术理念而言,伊拉克在1990年攻击科威特时,凭借传统作战方法,倒也能很快将其占领,然而在面对老布什发动军队回击以及10年后的小布什再度实施军事打击时,这种打法早已不堪一击,美军不搞人海战术,而是无人机大行其道,这样再厉害的伊拉克精锐军队又怎能奈何得了美军?相反只能充当美军无人机的炮灰。

就军事实力而言,伊拉克名义上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位列美苏之后,然而这样的军队竟然连伊朗都打不过,足见其实力逊色至极。不但没能战胜伊朗,相反在两伊战争、入侵科威特战争中还减损不少,自然在面对世界第一强军美军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就战斗作风而言,由于萨达姆一味地发动战争,导致军人失去了“一鼓作气”的精神和品质,而代之以“再而竭,三而衰”,这样势必引起军人消极怠战,斗志低落,何况军人都非常清醒自己的军队几斤几两,不像萨达姆“当局者迷”,犹如《皇帝的新装》中一丝不挂的皇帝很是自恋。而作为拥有一流军事武装、待遇特好、有着大国优越感的美军自然在气势上压倒萨达姆军队,这样两军对垒,胜负早有定论。

鉴于上述分析,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10万,而美军仅被打死27名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对萨达姆而言,应该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遭遇的“错误的战争”,不仅葬送了伊拉克,还把自己埋进了坟墓,怎一个“悲”字了得!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国际国内形式对比

西方国家在科威特有着重要的利益,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出兵科威特直接导致伊拉克站在了世界主要力量的对立面,造成孤立无援,四面受敌不利境地。其次,出兵科威特主要是希望免除“两伊战争”造成的巨额债务和解决长期困挠的出海口问题,可以说此时的伊拉克国内环境并不乐观,希望通过吞并科威特转移内部矛盾。



战争性质对比

伊拉克是侵略者,其行径本身就是非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在联合国取得绝对法理优势,并在安理会授权下,组成的反伊联盟高举“正义”大旗向伊拉克发起攻击。因此,外交上美国一呼百应,伊拉克孤立无援。


武器装备差异

双方武器装备不是一个级别。武器差距是伤亡的最大原因。当时萨达姆的主要作战武器还是2战时期遗留的装备,但美国已经是现代化信息战了,美军的武器可以精确地给伊拉克造成重大伤亡。在某种程度上,伊军的装备就是一团废铁,美国无异于屠杀。虽然当时在科威特的86万伊拉克部队都是精英部队,但所持有武器装备与美军相差了几个级别,人员的优势无法弥补武器装备的代差。



战略上差异

战争打响前,伊军就幻想着利用大规模的陆军与盟军在地面上一决雌雄来弥补海空军的不足。即使不能在挡住盟军进攻,也可以在谈判桌张争取更多筹码。但是,美国就没想占领伊拉克,因此压根就不需要登陆,直接海上,空中封锁,战机起飞狂轰滥炸。因此,不管伊拉克军队再厉害,连美军在哪都不到,根本发挥不出任何实际的作用。譬如,伊拉克当时是重军屯驻科威特,美军一枚制导导弹下去,基本上就是大伤亡。


瀚海小灰侠


我是怪咖,我来回答。整个海湾战争,根据美国打伊拉克这个伤亡比例来看的话,伊拉克简直是被吊着打。中国有句古话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现代的战争却完全不一样了,下面来说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伊拉克和美国的空军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不是一个等级的。因为在海湾战争中的42天里,美国对伊拉克采取了历时38天的空军空袭。因为空军实力的巨大差距,美军从战争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权和制空权,对此伊拉克在空袭中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美军根本没给伊拉克在地面作战的机会。

其次,伊拉克在战场上的信息共联共享完全是落后的。所以导致,一旦受到美军的突然攻击和袭击,伊拉克军队大多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办法进行相互的策应。再看美国,美国在伊拉克整个战场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占据着整个战场的信息权和战场的主动权。

另外,伊拉克和美国在战略上就有着一定的区别。因为美军在爆发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国并不是想着占领伊拉克,所以美国就没有选择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而是选择在海上以及空军封锁作战。根据相关的统计,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工出动了11万次的战机,对伊拉克进行狂轰乱炸,因此也就可以看得出美国的战略目的。

所以,从以上几大原因来看,在海湾战争中,正是因为伊拉克完全处于被动,整个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10万,却只打死了27名美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怪咖军武


美国人在世界上行使他们霸权的时候,招致了许多人的厌恶,使很多人产生了无论美国人做什么都是错的感觉。

不过从实际上来讲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是占据道理的。

萨达姆欠钱不还攻打科威特

海湾战争之所以会爆发,纯粹是萨达姆咎由自取的,在萨达姆掌权后,他主动对伊朗展开了八年侵略战争。

伊拉克在当时算是一个产油大国,可以源源不断把地下的石油转换成外贸资金,购买大量军事用品以及其他各方面生活用得到的物品。

不过在战争影响到了石油的开采后,他们为了能把侵略伊朗的战争持续下去,他们就向自己的邻国、同样靠石油发家的科威特借了140亿美元购买武器,这才把战争持续到了最后。


在这场大战结束后,因为萨达姆不想还科威特那一大笔债款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各种矛盾的爆发,萨达姆就趁着自己军队人数的众多、武器的强大轻松占领下了科威特。

伊拉克攻打科威特引发的后果

但是科威特的背景却并不简单,它背后有着一个很强大的靠山,这个靠山就是欧美军事联合体。

在他们被伊拉克欺负之后,他们的大哥美国就带着一帮其他军事同盟关系的小弟杀到了中东,为他们科威特撑起了腰来。

接下来,就是海湾战争的爆发。

海湾战争发生于1991年,战争的持续周期非常短暂,仅仅一个月就迅速结束了。

而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强悍实力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睁大了眼睛,甚至苏联几个月后的解体,也跟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有着莫大关系。

欧美势力和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的伤亡

在现实历史中,萨达姆的军队人数大概在90多万到100万之间,而美国和众小弟的军队人数总量达到了69万人。

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军队出现了差不多10万人的伤亡,其中确切的死亡人数是2万人。

提问中有说到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仅死了27名士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实际阵亡人数是148人。

然后再加上美国各小弟在战场中的阵亡人数,欧美势力一共在海湾战争中阵亡了378人,这才是欧美势力在海湾战争中的确切死亡人数。

不过虽然实际数据和提问中所说到的数据有一定差别,但是这两个数据表现出来的历史现实却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美国当时的军事实力确实强大到了极点。

伊拉克被吊打的重要原因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主要跟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空军实力的强大。

美国当时研制出的空军飞机非常的先进,远比伊拉克从苏联等国家购买的飞机还要先进许多倍,所以在巨大的科技实力差距下,伊拉克空军部队以及地面部队惨遭碾压。

如果伊拉克当时拥有着越南那般的热带雨林地利优势以及越南士兵当时在战争中的狂热,他们或许还有着凭借落后武器打赢先进武器的翻盘可能。

但是这些他们都没有,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当时在战争中首度展开的电子信息战打法。

美国在战争开始之前,他们就凭借着强大的空军实力摧毁了伊拉克军队所能用到的通讯设备。

在他们摧毁了伊拉克的通讯设备之后,伊拉克军队高层与下面部队的联系协调被切断了,就相当于外科手术医生用手术刀切断了人大脑和四肢之间的神经一般,让伊拉克军队陷入了几近瘫痪的处境中


与此同时,他们也摧毁了伊拉克地面防空部队使用的雷达探测器,在雷达探测器被摧毁后,伊拉克无法再继续观察美国空军的动向。

就如同一个拿刀的落魄武士被蒙上了双眼,然后去和一个手中拿着枪的神枪手对比一样,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说这就是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伤亡那般巨大,而美军部队才死亡了那么点人的原因,首先是科技的差距,其次是通信、探测手段的被摧毁。


孤客生


简而言之,海湾战争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时期的首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已经基本应用了与这场革命所诞生的最新信息技术,属于一支“第三代军事力量”,而对阵的伊拉克军队则还是一支滞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第二或第二点五代军事力量”,这种技术上的代差,使得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可以对伊拉克军队实施“降维打击”。

从技术层面上讲,美军和多国部队的压倒性优势,体现在许多革命性,足以改变战争模式的新式武器的运用上。比如精确制导炸弹,根据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A.沃登的统计:二战期间,美军空中力量投掷炸弹的着弹点误差距离为2300英尺,在越南战争中为400英尺,而在海湾战争中一跃缩减到了200英尺,沃登的计算是“在着弹点误差距离为2300英尺的情况下,如果你想让目标被击中的概率达到90%,你就需要向目标投下9000枚炸弹,为了投掷这些炸弹,你必须出动800到1000架轰炸机,如果再算上护航战斗机飞行员,你必须每次让6000名左右的军人冒着生命危险出击......然而现在,你只需要一架战机,一名飞行员。”

虽然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和多国部队投下的炸弹仅仅有10%是灵巧制导炸弹,但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的前两周,多国部队空中力量投下的炸弹当量超越了二战时期盟军六年的投弹总量。空袭不仅削弱了萨达姆.侯赛因军事指挥的联络通讯系统,并成功炸毁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的重要桥梁,以及高速公路,石油管线,输电线和港口。通过现代化的新闻媒体转播,整个世界都见识到了精确制导武器令人惊愕的威力:CNN记者彼得.阿尔内特在一次新闻直播中,展示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从自己所在酒店窗户边呼啸而过,直接命中伊拉克国防部大楼的现场录像。根据统计,沙漠风暴行动开展三周之后,伊拉克军队已经在空袭中损失了4280辆坦克中的1300辆,3100门大炮中的1100门,2870辆装甲运兵车中的850辆,以及118架飞机,迫使萨达姆将剩余的140架军用飞机“转移”到伊朗

在空中,美军对雷达隐形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由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厂设计制造的先进武器,曾经饱受新闻媒体,甚至国会军事委员会的嘲笑和质疑,他们认为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和其他高科技,绝对适应不了复杂而艰苦的战场环境,最终变成一件昂贵而无效的“玩具”。然而现实却是,高科技装备能够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

再比如M1艾姆拉姆斯主战坦克,它装备的燃气轮机能让其时速达到70公里,装备的乔巴姆陶瓷复合装甲能让它正面经受住苏制T-72主战坦克主炮的轰击,而M1装备的120毫米主炮发射的贫铀穿甲弹,能够在2.5英里远的距离上击穿T-72的正面装甲,而在这个距离上T72的主炮却对自己无能为力。然而构成M1坦克最核心竞争力的,是它先进的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和热成像/光学瞄准具。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一辆美军M60坦克在行进状态下。需要发射5到7发炮弹才能击毁目标,而M1则把这个水平提升到将近单发击毁。

M1坦克,以及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拥有先进的微光夜视仪以及热成像夜视设备,这也是当时的伊拉克军队所缺乏的。这使得美军和多国部队“成为夜晚的主宰”

另外美军和多国部队还拥有情报和监测上的优势,其先进装备包括改装自波音707B,搭载了AWACS预警雷达系统的E-3预警机,它的监控半径可以达到250英里,一旦敌方军用飞机升空,它立刻会开始分析,分享对方的事实情报,指挥己方空中力量进行应对,还能有效避免己方飞机发生误击。在对地作战方面,美军装备了尚处于最后实验阶段的E-8预警机,它装备的联合星系统(其全称应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或Joint STARS),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当它在空中—览行时,无论在前方、后方或侧面,都可对地面静止或移动目标进行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到250公里左右。

另外,伊拉克军事力量的通讯和联络系统也遭遇了美军和多国部队的干扰,这种“降维打击”也是建立在技术代差之上。美军的E-6A徘徊者电子对抗机和RC-135电子侦察机可以对伊军的通讯进行有效监听以及干扰。另外,美国部署的军事卫星还能从太空对伊拉克重兵集结地,飞毛腿导弹部署地拍摄清晰照片并及时提供详细的气象变化情报。更重要的是,卫星提供的GPS全球定位数据,能够帮助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在沙漠恶劣的气候里实现精确机动和打击,尽管此时多国部队只装备了840台军用GPS信号接收器和1650台商用GPS信号接收器。

综上所述,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时代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冲突,衡量双方实力的不仅是死板的兵力总数以及火力投放平台与弹药总数,而是被称为C3I的四大领域(command指挥,communication通讯,control控制,以及intellegence情报),而在海湾战争前后,C3I又进一步升级为C4ISR(即指挥,通讯,控制,情报以及计算机computer,监视SURVEILLANCE以及侦查recon)

反观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没有自己的卫星系统,没有足以匹敌多国部队的电子干扰/侦查系统和情报分析系统,武器的火控/瞄准系统也和多国部队存在代差,这就等于重蹈前工业时代第三世界的军队迎战工业时代西方军队,从而被碾压的覆辙。

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前夕,另外一种被战争后续“打脸”的预测观点(包括天朝许多军在朝与在野军事专家)是,美军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这些大男孩儿很可能不是久经沙场考验,尤其是经过了漫长的两伊战争的伊拉克军队的对手。但我们事后得知,美国自70年代以来对于军事演习和训练体制的改革,已经大大消除了这种实战经验上的短板。比如陆军在荒凉的莫哈维沙漠中的欧文堡,建立的实战模拟训练中心。从1981年开始,陆军所有的机械化部队都要轮流进入这里,与一支高度拟真的假想敌部队,一个苏制摩托化步兵团和附带的坦克部队进行对抗,所有武器都装好了激光模拟器,以计算演习中各自遭遇的损伤,而整个作战过程则会被计算机全程记录,以便于演习后的复盘。在起初的几年,几乎所有参加演习的部队都会被这支假想敌部队打得头破血流。 沙漠风暴行动的美军空中力量指挥官查克.霍纳将军总结说“行动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在战前已经到过这里”。

在作战模式方面,美国陆军自70年代建立"训练与条令司令部”之后,就一直在推敲未来大规模局部冲突的作战模式,1982年,执掌司令部的多恩.斯塔利将军提出了“空地一体战略”即如何有效在信息时代,利用空中优势,使用迟滞-反击战术在欧洲大平原地带对抗苏联和华约集团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和坦克洪流,这套战术,也非常适用于在沙漠平坦地带对抗伊拉克军队这样的“山寨”苏式武装力量。

所以,有了这些信息,和指挥艺术上的优势,联军取得胜利,并使得双方战损比呈现一边倒式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两军初试牛刀的较量发生在1月29日至30日。伊拉克陆军第三军麾下的“精锐之师”,曾在入侵科威特期间打头阵的第三装甲师和第五机械化师混编成的纵队攻入了位于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边境以南数英里的小城海夫吉,而驻守在这里的只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一个装甲侦查营,从传统观点看,美军这支孤单的力量面临的是一场屠杀,但海军陆战队一边抵抗迅速呼叫了炮兵火力(包括M109自行榴弹炮和M270多管火箭炮),和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A10对地攻击机。在短暂的战斗过后,伊拉克军队被迫撤退,31日,沙特陆军在美军协助下收复了海夫吉。

在整个战斗中,伊拉克陆军阵亡将近300人,超过400人被俘,共有90多台装甲车辆被摧毁,而联军阵亡43人,其中美军11人,原因是来自夜战中的己方误伤。

萨达姆的企图是,套用两伊战争时期的经验,试图让伊拉克重型装甲部队对孤立的联军前方据点进行突击,给联军造成重大杀伤,降低其实施地面作战的意愿,为谈判争取筹码,结果事与愿违,这场战斗却暴露了伊拉克军队的致命缺陷,无论是指挥还是装备层面:海夫吉战斗组织期间,伊拉克军队也缺乏沙特境内的精确地图,导致四次进攻路线混乱,伊拉克军队的后勤状况因为联军的空中遮断已下降到可悲的程度。第5机械化师的师长在组织突击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从当地的牧场征用了120头牛。

在占领海夫吉后,伊拉克军队内部出现严重分歧。第5机械化师要求在30日天明前立刻撤出;第三军希望继续坚守;伊拉克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竟然对此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把海夫吉撤防与否的问题交给第三军“全权处理”。结果第5机械化师在30日和31日在海夫吉镇内被联军白白吊打了两天。另外,第5机械化师在占领海夫吉后希望得到一个别动营(第14步兵师别动营)的支援;但伊拉克第三军指挥官的答复居然是:这支部队军纪涣散,还不如你们,对任务没有帮助。所以我们不会派遣增援。

此时,伊拉克军队的士气已经溃散,根据2月初一名来自伊拉克第20步兵师的逃兵供述:自己师官兵的士气和其他在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师没什么两样。所有人都士气低落。第一,大家已经不相信他们被部署到科威特是因为什么正当理由;第二,补给线被切断了,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而且基本只有白米饭,没有肉。水资源短缺,三个人才能分到1.65升饮用水。所有人都在盼着向多国部队投降,但是他们现在不敢。他们认为投降的最佳时机是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的时候。第20师的防御阵地每天被多国部队空军轰炸3次以上……被炸坏的装备没有替换,死者的遗体就留在阵地上.....


用户69792950182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称,海湾战争伊拉克军队失败的根源就是信息技术过于落后。

把伊拉克在战争失败归咎于伊拉克军队胆小如鼠和指挥官无能以及武器装备过于落后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经历两伊战争的伊拉克军队号称世界第四并不过分,军事装备甚至强于中国军队,而士兵的战斗经验与战力斗志是高于美军的,但这没用,他们大部分不是因为在战斗中战死而是在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打死。

隐形飞机等一系列武器的投入使用,与伊拉克军队装备确实有巨大代差,但真正的差距并不是表面上的武器代差而是信息不对称。GPS卫星以及先进的定位导航和准确的网络数据链系统构成的信息优势使美军在仅仅动用空军的情况下就消灭了伊拉克精锐部队。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美军做到了,而伊拉克军队什么都没有做到。尽管如此,伊拉克军队仍然在逆境中打出了少有的智慧,他们借助沙尘暴突袭沙特边境城市并一度占领也让美国大吃一惊。而飞毛腿导弹突袭沙特美军基地也重创了对手。这一切都说明美国虽然占有绝对技术优势但百密难防一疏。

与美国正面硬碰硬肯定不行,放敌于内打巷战才是正确选择。2003年伊拉克战争就是采用这种打法,让美国陆军长驱直入深入数百公里,伊拉克精锐麦地那师同样借助沙尘暴果断出击意图围歼敌军,哪怕消灭一部分。可惜天公不作美,突然间云开雾散被美国直升机部队紧急出动后全部歼灭。

虽然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萨达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依然是英雄。没有海湾战争的惨败就没有后来中国军队的信息化革命与点穴战的战略研究,这场战争与其说毁灭了伊拉克,改变了世界格局,不如说打醒了东方巨龙,中国从此认真学习各种高科技技术,进步之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让美国有一种蓦然回首沧海桑田的感觉。

在国庆阅兵展示得各种武器中,先进的雷达车并没有太多人关注,攻击11和侦查无人机也不是热点,尤其是信息化部队的参阅也没有人过多注意,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东风17等战略导弹新式武器中,事实上没有信息化的战场态势控制,再好的导弹都不能正常使用,信息化的重要性不亚于核武器,未来要防止海湾战争的结果在中国重新上演就必须压制住对手在信息化的优势。

毫无疑问,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拥有大数据优势的机构可以任意利用信息不对称碾压韭菜。企业投标失败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无法掌握对手信息。老百姓投资失败也是因为骗子具有信息化优势攻击你的心理防线。腾讯、联想等互联网企业大肆赚钱同样是借助了平台优势控制了中国老百姓隐私数据进行精准投送。

未来房子不再是投资热点,数据才是。明白这个道理,美国人在五十年内难以动摇中国,而不知不觉中我们掌控了他们的数据就可以精准投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