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从中得到了什么?

v好v好吃


2003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被推翻,美国到底从中得到了什么?

看待这个问题,那就要深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动机。



其实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在被推翻前的10多年,一直饱受美国的经济制裁。这一点倒和伊朗很像,但是奈何伊拉克的整体国力不如伊朗,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之前,伊拉克的经济就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2002年伊拉克的GDP总量只有190亿美元左右,要知道在1990年,伊拉克的GDP还超过千亿美元。

只有这一点经济实力,在长时间的美国制裁中,伊拉克的经济已经被放干了血。所以在美国打进伊拉克的时候,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而所谓的伊拉克数10万的共和国卫队更是一拍两散,在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时,根本没有见到这些人。

而美国为何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呢?那就是美国不能容忍萨达姆动美国在中东的奶酪。1990年的海湾战争,美国迅速反应帮助科威特复国,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全部都是因为萨达姆动了美国在中东的奶酪的行为,美国进行的强烈反击。



1990年的海湾战争,是伊拉克轻松占领了科威特,一度控制世界1/5的石油资源,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益挑战,美国不允许中东出现一个强国,更不愿意出现能够威胁到美国利益的强国,所以美国必须出手。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这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再次的作死行动,伊拉克在战争前,由于长时间受美国的经济封锁想要改变这一种现状,就与欧盟不大的火热,以此想要把伊拉克的石油结算货币从美元改成欧元。这又是一次触碰了美国逆鳞的行动,所以美国决定铲除萨达姆政权,也就在计划之中。

当然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的石油结算货币自然还是美元,美国的世界霸权依然稳固,而欧盟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一场。但从整体来说,美国攻打伊拉克也不是多么划算买卖,美国虽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同时也给美国在中东的最大对手伊朗铲除了一个障碍。



在伊拉克萨达姆是少数派(逊尼派)政权,是伊朗的大敌,但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的什叶派政权上台,什叶派的大本营伊朗,美国相当于帮助伊朗,把伊拉克化敌为友,反而成为伊朗称霸中东的助力。

今天的伊拉克政权天然是倾向伊朗的,不知道,这对于美国来说是该笑还是该哭?反正这一场战争没赚到什么具体的利益,反而由于战争支出的高昂,已经备受美国国内批评。


大正看世界


伊拉克战争美国花费超过10000亿美元,人员伤亡数十万,如果不从伊拉克得到一些什么,美国会不惜代价发动这场战争嘛?说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幸福那都是借口,美国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没有实际的从伊拉克掠夺金钱和石油,但是等效获得的东西,是金钱和石油无法比拟的!

很多人以为美国在占领伊拉克后,会控制伊拉克境内大量的油田,然后把产出的石油占为己有,自己美国的摇钱树!但是实际情况美国并没有这么做,伊拉克境内油田还是属于伊拉克自己,但是傀儡毕竟是傀儡,美国完全可以通过特殊的途径,让这些石油的部分利润流入美国的口袋。

开战之前,很多人都在猜测美国会和越南战争一样,陷入泥潭,很多国家都在期待着美国从此没落。但是实际情况相反,美国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场什么是现代高科技战争,美军是如何领先世界的,一场战争,再次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通过伊拉克,美国间接控制了波斯湾的半壁江山,除了一个伊朗,波斯湾周边国家几乎都站在美国这边,导致虽然美国不是波斯湾地区国家,但是却可以控制这个地区的石油。众所周知,石油是世界能源之王,全球都需要,而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储存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美国看中的就是这点,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为的是石油,第二次毫不意外还是石油!谁控制了波斯湾,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美国完全可以挟“石油”以令天下!

美国对于波斯湾地区石油控制欲望,到现在还没有停止,目前的矛头已经对准了波斯湾地区另一个石油大国伊朗,或许美国还会通过一场伊朗战争来控制整个波斯湾地区。那个时候,美国或许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资讯所长


2003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美国直接军费开支7630亿美元,阵亡4491人,伤残47541人,战后重建花费500亿美元。那么,美国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美国得到了什么呢?

铭苏先生认为,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实现了两大目的:

第一、使伊拉克重归石油美元结算国。

此前由于美国长期对伊拉克制裁,萨达姆政府宣布放弃使用美元结算石油,进而采用欧元以及其他货币结算石油贸易。在美国推翻萨达姆政府以后,伊拉克立刻恢复使用美元结算石油美元,美国的这一目的达到。

第二、伊拉克的战略地位。

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中东的核心地区,是中东最为优质的板块,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就定都伊拉克的巴格达,所以伊拉克战略地位很重要。而美国拿下伊拉克之后,在伊拉克长期保持军事存在,就可以威慑整个中东地区,尤其是伊拉克的邻国-伊朗。

伊朗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与美国交恶,美国曾支持伊拉克同伊朗打两伊战争。后来随着伊朗实力的增强,伊朗作为什叶派大本营,向外输出革命,伊朗支持胡塞武装、哈马斯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伊拉克什叶派武装,成为中东地区势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国家。伊朗的对外扩张行为威胁到美国及盟友的安全利益,所以美国开始对伊朗进行打压和制裁。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将军事力量投放到伊朗的东部邻国阿富汗,2003年美国通过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对伊朗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伊朗处于美国的军事包围之中,不得不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以应对美国可能发起的突然军事进攻。美国现在对伊朗进行史上最严厉制裁,不排除以后会军事干预的可能。


铭苏先生




美国通过发动伊拉克战争得到的太多了,也正是伊拉克之战,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了美国的强大。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国采取战争没有经过联合国的同意,甚至连欧洲的盟友都有通知,直接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遭到了欧洲法国、德国等国的强力反对。

没错,伊拉克战争美国是单干的。

美国之所以单干是因为有太多的人触犯了自己的利益。

1石油资源

有人说不是为了石油,但是却和石油直接联系,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国内的石油资源属于多渠道,并不是太依赖中东的石油,占比大概在25%左右。

世界石油资源从利比亚、沙特、伊朗、伊拉克、到高加索,这一区域是世界石油产量的核心,也被誉为是石油的黄金地带,而伊拉克当时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二,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对中东的石油更是依赖,亚洲国家更是尤为突出,但是中东国家经济就比较单一,受美国影响较低,可控性并不理想。

而美国的老对手俄罗斯,在伊拉克就有相当客观的油田,发动战争拿下伊拉克,有助于美国掌控伊拉克石资源,同时也能影响世界经济走向。



2维护美元霸权

美元在中东受到挑战已经让美国感到害怕,科索沃战争,美国就是为美元打的保卫战,始作俑者是欧元。

欧元的强势崛起离不开欧盟一体化诞生的欧元,欧元在中东地区石油的挂钩让美国感到了恐惧,打击伊拉克就是打击欧元的供应体系,让欧盟经济源头受到制约,从而破坏欧元的经济基础,让欧元在中东的推广停滞不前,迫使世界各国在贸易储备货币上选择美元。

其次利用伊拉克战争给中东各国敲响警钟,美国也如愿以偿的在沙特、阿联酋各国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军事基地。



3地缘战略

美国要维持中东的分裂状态,对阿拉伯各国分而化之,以掌控中东局势,伊朗、伊拉克、阿富汗(01年打的阿富汗战争),这三个国家在01年以前绝对中东的刺头,而且还有不可预测的叙利亚,整个中东似乎都要举起“反美”的大旗,而伊拉克的地缘位置导致一旦有其他国家有联合迹象,就会对中东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结语

美国发动战争不仅可以打出全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还可以打坏别国的投资环境,在降低其他货币信用的同时,将美元驱赶回美国,推动美国经济的流动性,增加本国的经济活力,利用石油维护美元、美元推动经济、经济影响世界。


难明我心


美军在伊拉克的存在其实是一盘大棋,不是什么石油能比得了的。

更何况美国人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权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多呢。

下面这幅图是推翻萨达姆之后,伊拉克给与的外国开采石油权利的公司名单以及一些伊拉克大油田的开采权给与名单。

看看美国有多少?

所以不要把伊拉克石油对美国的重要性看的过分高。不仅美国人在伊拉克开采石油领域没有获得特权,就是伊拉克石油出口美国也排不到前几名。

长期以来,伊拉克石油出口的前三名都是中印与韩国。

而且伊拉克虽然是OPEC第二大的产油国,但其实至今的石油产量都不如美国。

美国已经是全球石油日产最多的国家了,第二第三是沙特和俄罗斯。这三个国家的石油日产量总和有3100万桶之多,几乎是伊拉克石油日产量的7倍。美国一国就是伊拉克石油产量的两倍多。

所以,不要提到伊拉克战争,就说美国为了石油而去的。

有人说是石油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是美国在任何国际问题都考虑的事,不等于伊拉克战争的独特性。

如果说维护美元霸权的话,美国和俄罗斯以及欧洲日本的各种博弈也有类似的态度。因此伊拉克战争肯定也不例外,所以没必要特别提出。

况且萨达姆在被推翻前,西方对其经济制裁很严重了,根本不会对石油美元带来威胁。

就如同伊朗如今石油日产量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他能对石油美元带来多大影响?

再举个例子:

欧元产生至今,在国际大宗商品使用的比例不到5%,RMB的比例不到3%,两者加起来不到10%。卢布在国际贸易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国家都难以影响美国霸权,一个被制裁到吐血的伊拉克怎么影响美元霸权?

其实,美国在伊拉克获得的是难得的战略支点。

要知道伊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什叶派为主的国家,第一大是伊朗。

而伊朗是一个宗教国家,如果对这种势头不加遏制的话,伊拉克早晚也会成为一个宗教国家。

这会让伊朗的阴谋得逞,进而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

美国在伊拉克的存在,确保了伊拉克的世俗国家地位不会受到伊朗的蚕食。

举个例子,几个月前,伊拉克的一个知名人士代表团竟然能访问耶路撒冷,和以色列高级官员见面交流,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

这在伊朗这样的宗教国家是不能想象的。

另外,美国对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势力的支持,也是制约叙利亚和伊朗扩张势力的一个武器。

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国人不是从美国本土派兵进入叙利亚的,而就是从伊拉克越境进入叙利亚的。

越境进入的地区,正是叙利亚的河东库尔德区,通过所谓的反恐,美国对库尔德人的支持以及对巴沙尔和伊朗的制约,都有了很重要的推动。

所以,美国人对伊拉克战争,其实要从长期看他们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中东核心区域的伊拉克,成为美国势力范围,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进可退,在战略上可比石油重要多了。


木春山谈天下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抛下的一记重磅炸弹,人们在这场战争中见识了美国的丑恶嘴脸,即便如此,美军入侵伊拉克并不轻松。至少从战争的结果来看,美军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惨重。据了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总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各类军事行动共产生了230亿美元的巨额花费。美国18万占领军盘踞伊拉克不假,但多年来一直都有美军士兵伤亡,到目前为止,驻伊美军士兵的阵亡人数约10000人,另有5.6万名美军士兵受伤。即使这样,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对结束伊拉克战争仍然举棋不定,2011年12月18日,美国宣布结束伊拉克战争,但仍有大量美军士兵驻扎在伊拉克境内,美国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呢?

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都很严重,可就算这样,美军仍然赖在伊拉克不走,只能说明一点问题,那就是,与战争本身的后果相比,美国可以从伊拉克得到更多实质意义上的好处。众所周知,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以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挑起的一场清除反美政权的非正义战争,因此,伊拉克战争给美国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以萨达姆为首的反美政权被颠覆。

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政权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一波三折。打两伊战争的时候,美国为了遏制伊朗,甚至公开支持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军队与伊朗军队大打出手。正是因为美苏两大国同时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才能逐步改变颓势,把战局拖入僵持阶段。可是,从90年代开始,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逐渐开始出现“反美”倾向,不夸张地讲,很长一段时间内,萨达姆都在全球范围内给大小布什总统制造麻烦。

90年代,萨达姆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老布什不是,还说小布什是毒蛇的儿子,巴格达著名酒店的大堂一进门就是老布什的马赛克画像,这说明萨达姆居然让所有人踩着“美国总统”的脸进入酒店。不过,最过分的是,1993年4月,美国情报部门破获了一起针对美国总统的炸弹袭击事件,有足够的证据把凶手指向伊拉克高层。911事件发生后,所有人都对恐怖主义深恶痛绝,而萨达姆却说美国播种荆棘所以收获了荆棘。从这些方面来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最起码是杀鸡儆猴看,虽然不正义,但美军以铁血手段打击了中东反美势力,周边国家就算对美国不满,也不敢公然站出来作对。

第二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彻底终结了伊拉克的去美元化进程,当时,萨达姆已经在石油结算方面放弃了美元,转而采用欧元等其他国币来进行石油贸易。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就是因为他的石油和美元霸权。当年,萨达姆的这一举动撼动了美国的根本利益。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其国内重新使用美元来进行石油结算。这直接让所有石油国家放弃了“更换美元”的想法,从这一点来讲,美国出手直击要害。当然了,如今的伊朗也在进行去美元化进程,美国退群的潜在因素就与上述情况有关。

第三点,从地缘冲突和政治格局来考虑,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一举多得。伊朗自从发生伊斯兰革命后,什叶派开始掌权,并不断对外输出革命,叙利亚境内的圣城旅、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哈马斯这些势力统统与伊朗有关。美国连续发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进而向相关地区派出武装力量,事实上已经对伊朗形成合围。正因如此,伊朗对面是美军第五舰队,卡塔尔、沙特、阿富汗、土耳其、伊拉克等国境内都有美军驻扎,人家轻而易举就可以干扰伊朗局势,伊朗国内近期的大规模游行就与美国CIA特工暗中搞鬼。另一方面,美国靠种种借口向中东地区渗透也是为了扩大全球影响力,进而与俄罗斯等大国掰手腕。

第四点,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大家经常讨论的石油问题,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确得到大量石油资源。但正如美军染指叙利亚获得大量石油资源一样,这充其量只是结果,而不是战争的主要原因,对美国来讲,就算不为了石油,也会对伊拉克大打出手。当然了,如果能顺带攫取大量石油资源当然是上上之策。就这样,当小布什要求萨达姆两天内离开伊拉克无效后,美英20万大军随即对伊拉克发动了侵略战争,美国虽然深陷战争泥潭,打了一场最贵的战争,但不得不承认,该得到的他都拿到了。




兵器世界


从此,伊拉克陷入了无止尽的教派、民族冲突之中,库尔德、什叶派、逊尼派三方力量内斗不断,内耗大大地弱化了伊拉克的国力。

不管是国家还是大洲,美国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内斗”,就像伊拉克,再也不可能威胁到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

萨达姆的死,是美国统治集团的集体意志,经过两代布什总统的接力,先后虐了两遍萨达姆,再让他做了3年的世界新闻明星,最后才把他送上了绞刑架。

虽然对于萨达姆的公审,始终是在全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下,但萨达姆的死亡已经不可避免,审讯他的什叶派和库尔德人要他死,替萨达姆辩护的律师接连“意外”死了好几个,萨达姆的统治暴行本身按法律就必死无疑,美国人想尽办法也要让他死,而最终,萨达姆立志成为一名“烈士”。

最终,萨达姆就上了绞刑架。

姑且不论萨达姆的问题,单就作为一个年近70的老人,对着绞刑架视死如归,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就这点,绝对够爷们。

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做的到。

当然,我们知道,萨达姆的命运,始终和美国在中东的布局和战略紧密相连,他的悲剧,也是中东阿拉伯世界的悲剧:一个拥有几亿人口的阿拉伯民族,一个曾经在叱咤风云的阿拉伯帝国的后裔,到现在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萨达姆上台伊始,就开启了“任性”的节奏,主动挑起了8年的两伊战争,最终两国打的精疲力竭,死伤惨重,经济倒退了至少20年。

两伊战争结束才2年不到,缺钱的萨达姆在内忧外患之际,忽然想到了“劫富济贫”的好点子:让科威特回归祖国,把科威特的钱拿过来,又省去了欠科威特的几百亿美元债务,又能侵吞科威特的上千亿美元资产,简直一举两得。

于是,萨达姆公开宣布吞并了科威特,后果我们都知道的,美国带着几十个国家,把萨达姆的几十万军队赶回了老家,伊拉克军队死伤超十万,伊拉克本身因两伊战争濒临崩溃的经济,更加举步维艰。

不过,这一次,老布什放过了萨达姆,考虑到把伊拉克军队驱逐出科威特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老布什及时制止了冲动的拉姆斯菲尔德等将军们想要继续大干一场的冲动,鸣金收兵,回老家庆功去了。

老布什的考量也很简单:萨达姆经历了2次战争,尤其这次败的这么惨,伊拉克的反对派早晚能团结起来,美国再施加一些影响,萨达姆的政权肯定完蛋,这样既省钱又省事。

当然了,毕竟那时候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大事情,亚欧大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冷战也结束了,美国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关注,伊拉克这里,暂时先不去管他了。

美国人一边忙去了,但是萨达姆对美国人的恨,却种下了,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恨越来越深,恨什么呢?恨美国断送了他的“统一”梦想,给伊拉克带来了灾难。

1990年代开始,萨达姆开始天天骂美国,不仅骂老布什,后来也接着骂小布什,骂小布什是“毒蛇的儿子”,伊拉克著名的拉希德酒店还铺上“罪犯”老布什的马赛克画像,让住客经过大堂的时候踩踏。

萨达姆不仅骂,他还真刀真枪地干了一票。

1993年4月,卸任总统职位的老布什访问科威特,后来情报部门破获了一起企图炸死老布什的汽车炸弹阴谋,嫌疑人交代说受到了“来自巴格达”的最高指示。

面对美国的警告,萨达姆不仅不为所动,还在巴格达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庆祝老布什竞选连任失败,声称“罪犯”得到了人民的审判。

1990年代,美国人要忙的事情很多,眼睛盯着欧洲、看着东亚,没工夫来管中东、伊拉克,先忍了一口恶气,没搭理他。

不过,随着美国爆发了911事件,美国的国家战略迅速调整,战略重心重新回到了中东地区,随后,阿富汗战争爆发。

此时,萨达姆的情况已经很不妙了。偏偏他对美国的911事件没有表示足够的“同情”,萨达姆说美国是“播种荆棘所以收获了荆棘”,全世界也就他敢这么说,

此时小布什接手的美国,正是21世纪初,四常的实力加起来也远没有美国的一半,美国傲世全球无敌手,当阿富汗的战事稳定之后,美国人要和萨达姆算总账了。

萨达姆开始感觉大事不妙了。

美国人要求萨达姆在一个月内证明自己已经销毁了所有的大杀器,伊拉克人忙了一个月,做了很详尽的报告给美国政府。

面对报告,小布什轻飘飘地说了句: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小布什要求美国主导的武器核查人员进驻伊拉克,萨达姆同意了。

老美提出的每一个苛刻条件,萨达姆不得不顺从地接受了。

其实,美国人要找的只是一个开战理由,萨达姆这么“配合”反而让小布什很不爽。

小布什心想:老萨啊,你赶紧拒绝我啊,拒绝了我,我就有理由了。

有时候,小布什表示:萨达姆政权可能和基地组织有染。当然,对此,老萨是不承认的。

最后,拿着一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洗衣粉”,美国宣布:老萨又有大杀器,又搞恐怖主义,我要揍他。

不过,揍之前,先表达善意,2003年3月17日,小布什要求萨达姆父子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否则就入侵伊拉克。

当然了,萨达姆父子没有离开,48小时后,早已经在边境整装待发的20万英美联军随即攻入了伊拉克。

半个多月后,萨达姆政权全面崩溃,美国全面控制了伊拉克局势。

当年12月,萨达姆被捕,历经了2年多的审判后,于2006年12月最后一天,被绞刑处死。

如果,海湾战争之后的萨达姆,能变得老实一些,说不定,还能活到2011年阿拉伯之春,至少。


云中史记


最近,中东的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升级成为热门话题。美国在伊拉克机场附近,刺杀伊朗军界精英苏莱曼尼后,其在伊拉克境内的军事基地,也遭到伊朗的导弹袭击。至于双方为什么在第三国伊拉克境内相互争斗,还得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说起。

当年,美国以伊拉克境内存在生化武器为借口,发动了代号“沙漠风暴”的入侵行动,虽然成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整个战争期间美国耗资达7600亿美元,4500名美军士兵死亡。直到今天,为伊拉克用于重建的资金花费已高达500亿。

(伊拉克战争)

所以有些人会说,在伊拉克战争中,除了军火制造商,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已达十年之久,当时的伊拉克,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国民生产总值从十年前的千亿规模,已经缩减至190亿美元,民众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

为了重振伊拉克经济,萨达姆开始与欧盟接洽,试图摆脱石油贸易中的美元结算模式,采用欧元结算来摆脱美国的制裁。

现在去“石油美元霸权”,已经在全球形成了趋势。但是在那个年代,石油美元霸权的全球垄断地位,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这种去石油美元霸权的超前概念,动了美国的全球石油贸易结算利益蛋糕,使美国对胆敢触碰美元霸权的出头鸟萨达姆,有了欲除之而后快,杀一儆百的念头。

当时欧元横空出世,强势崛起,开始不断蚕食瓜分美元霸权的市场份额。大有成为全球金融新霸主,取代美元霸权地位的趋势。这一切让美元霸权如坐针毡。

为了打击欧元的挑战,让世界各国看看和欧元眉来眼去的下场。对美国人来说,伊拉克战争势在必行。

(萨达姆旧照)

另外 ,伊朗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霍梅尼实施政教合一的统治以来,就一直奉行坚决的反美路线,成为美国在中东长久以来的眼中钉。

为了遏制伊朗,当年的美国曾支持伊拉克,对伊朗发动“两伊战争”。

但是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伊朗作为什叶派大本营,开始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革命。鼓动什叶派夺取政权,支持胡塞武装等地区组织,以实现以伊朗为中心的什叶派伊斯兰国家联盟。

伊朗的对外扩张行为,开始威胁到美国在中东的经济及军事利益安全。所以,美国必须不断加强对伊朗的打压和制裁。

和2001年阿富汗战争类似,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目的就是推翻旧的反美政权,扶植一个亲美政府。再通过美国掌控下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对伊朗形成东西合围之势,在军事上配合经济制裁,进一步打压伊朗。

还有一点,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也是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重要手段。

虽然随着美国的全球扩张,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低,仅占美国石油进口量的20%。但中东石油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额,却逐年不断上升。对日本的石油出口比率已经达到85%,中国也差不多达到30%。而且,在萨达姆政权下,伊拉克境内为数不多的24口国外企业开采的油井,全为美国对手俄罗斯所掌控。

因此。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对于美国全球战略来说不言而喻。

(两伊战争)

那么,战争结果,美国获得了什么好处呢?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的石油出产及贸易,均由亲美的新政府掌控,自然也受制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当地的石油贸易重新恢复成美元结算方式。原本对欧元结算蠢蠢欲动的其它中东国家,眼见伊拉克的悲惨下场,再也不敢打替换美元结算的主意,美元霸权得以继续稳固。

而原本活跃的欧盟,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了一场。一度强劲的欧元一蹶不振,对美元霸权的威胁从此不复存在。

整场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是成功控制了具有中东重要战略地位的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扩张和伊斯兰革命的输出势头,实现了对伊朗军事威慑的战略目标。

这样看来,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从大的战略层面上来讲,无论从哪个方面上看,均实现了想要的结果。只是伊拉克这个国家,在战争中历经摧残,破败不堪,如今已经彻底沦为各国的博弈舞台。而美国也因此陷入战争泥潭之中。


张生全精彩历史


1991年,就在萨达姆派兵占领科威特不久,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在联合国授权下,对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军队进行了无情打击,终于迫使萨达姆军队败逃。

2003年,小布什以萨达姆藏有杀伤性化学武器为由,决意要对伊拉克再度诉诸武力,为此不惜绕过联合国,并纠集英军一道行动。经过42天激战,终于拿下伊拉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那么美国从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什么呢?

据战后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在本次伊拉克战争中死亡4491人,受伤或生病47541人,战争耗费7630亿美元,比朝战、越战费用总额还高。

看来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也没有讨到多大便宜,还被冠以侵略的罪名,小布什、布莱尔甚至要面临被海牙国际法庭审判的命运。

如果非要说美国收获了什么,那就是小布什所总结的“美国可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狂妄论调。战争为美国赢得了胜利者的荣耀,却也书写下美国战争狂魔的丑恶嘴脸。

表面上,美国灭掉了伊拉克威风凛凛,其实输得一干二净,不仅因为美国出兵伊拉克本身属于非法行为,有违大国风范,更因其倚强凌弱、以大欺小不符合江湖规则而令人鄙夷不屑。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只有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才会用战争手段解决。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与萨达姆政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关。萨达姆之所以惹恼了美国,真正的原因是萨达姆想动石油美元这块不可触碰的奶酪。

《叙利亚战争沉思录——二十一世纪的微型世界战争》一书分析的很透彻。按照美国的战略布局规划中东石油和石油输出战略。在控制中东大部分油气资源后,美国开始着手控制中东重要的油气管线,其中最重要的是什叶派管线和逊尼派管线。

(什叶派管线和逊尼派管线)

原有的什叶派管线是以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基尔库克-巴尼亚斯原油管道为基础。该管线将伊拉克的基尔库克油田连接到叙利亚港口城市巴尼亚斯,另外基该管线在叙利亚霍姆斯地区辟出了一条支线,一直穿越黎叙边界,到达黎巴嫩沿海的的黎波里。因为沿途都什叶派国家,所以又称为什叶派管线。

什叶派管线于1952年投产,长达800公里,每天运输量可达30万桶。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迫不及待的将基尔库克巴尼亚斯管道的伊拉克段炸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萨达姆想把这条管线的石油输出结算货币变更为欧元。

伊拉克战争还让美国获得了在伊拉克长期军事存在的特权,这样以来,美国驻阿富汗和驻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就可以两面夹击伊朗,使其腹背受敌。要知道,从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国共耗费了5.9亿美元战争经费,为的就是把伊朗彻底孤立起来并寻找机会将其打垮。

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和叙利亚库尔德人,并祸乱叙利亚都是围绕斩断伊朗向地中海延伸的石油通道和扩张羽翼(什叶派之弧战略)展开的。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则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