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綜保區暢想曲:歷時10年創建,虎門港綜保區帶來哪些新業態?

綜保區暢想曲:歷時10年創建,虎門港綜保區帶來哪些新業態?

■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

在虎門港綜合保稅區,一項新業態破土發芽。東莞市新寧倉儲有限公司(保稅倉)已在區內試點開展OPPO海外手機檢測維修業務,並以此為基礎,在綜保區設立全球檢測維修中心。

與其他城市先有綜保區再招商引資有所不同,虎門港綜保區還未設立時,腹地經濟基礎已相當雄厚,而且產業鏈齊全。

2019年末,虎門港綜保區正式通過國家驗收,東莞更高層次海關特殊監管平臺實現歷史性突破。這讓園區內外企業頗為興奮。

十年磨一劍。綜保區為東莞帶來哪些新業態,如何為東莞對外開放、產業升級增添動力,又將如何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標杆?連日來,記者走訪虎門港綜保區、園內企業和領域專家,一探其發展路徑。

驗收 十年磨一劍

在時間緊、任務重、歷史遺留問題多的情況下,省市聯動,加快項目落地

綜合保稅區整合了原來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等多種外向型功能區,是目前除自貿區外,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便的特殊開放區域。

對於外向型城市東莞來說,虎門港綜保區這個對外開放新平臺,意義非凡。2018年10月4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虎門港綜保區,給了東莞第一個國家級開放性平臺。這是在東莞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刻,一份來自國家的“大禮”。

虎門港綜保區選址東莞港西大坦商貿主港區後方,由東莞保稅物流中心(B型)功能拓展而來,位屬黃埔海關管轄。該中心於2008年12月批覆設立,2010年5月正式封關運作,是首批獲批的17家保稅物流中心之一。

根據國務院批覆,虎門港綜保區規劃面積2.237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廣深沿江高速、南至進港南路、西至港口大道、北至進港中路。分為兩期開發,一期圍網面積為1.26平方公里。

按照海關總署要求,虎門港綜保區獲批後要在一年時間內申請驗收。在時間緊、任務重、歷史遺留問題多的情況下,省市聯動,多次召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專題會議,協調職能部門密切合作,加快項目落地。

為確保按期完成建設,東莞對照驗收標準,制定了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去年2月19日,虎門港綜保區一期工程正式動工。12月3日,虎門港綜保區一期通過預驗收。12月26日,虎門港綜保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從國務院批覆到順利通過驗收,虎門港綜保區項目推進過程中,展現出東莞先行先試的魄力與擔當。2019年,各級領導累計督導綜保區建設70餘次,提請召開虎門港綜保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25次、現場指揮部會議9次。

項目從立項到完成建設,原本需要2-3年時間。為此,虎門港綜保區建設領導小組縮短審批流程,通過列入市重點項目,辦理前期手續享受“綠色通道”,快速實現了信息化項目立項。同時,採用“代建”和“EPC(工程總承包)”等方式進行施工和招標建設,提高建設效能。

我市積極推動徵地拆遷工作,順利完成了用地報批手續。目前1.26平方公里所有土地已獲得用地批覆,用地手續已全部完備。一期工程按標準建成全長9100米全封閉隔離圍網及巡邏通道,建有查驗場地4萬多平方米、監管倉庫9000多平方米,設有攝像機463臺,能夠對整個區域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監控。

萌發 新業態破土而出

開展保稅維修業務,是鼓勵區內企業利用保稅政策功能優勢,充分參與國際分工、贏得國際市場的重要形式

在虎門港綜保區,一項新業態破土發芽。新寧公司已在區內試點開展OPPO海外手機檢測維修業務,並以此為基礎,在綜保區設立全球檢測維修中心。這類保稅維修業務,是綜保區重點鼓勵發展的業態。

早在2014年,東莞海關作為試點就率先開展保稅維修業務,使企業不僅能以此完善自產產品的售後服務,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且使企業產業鏈由原來的加工製造環節延伸至後期檢測維修服務,形成以生產訂單帶動維修訂單、以維修訂單促進生產訂單的良性循環,有效提升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

據瞭解,目前保稅維修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企業以保稅方式將待維修產品從境外運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內工廠進行檢測、維修後復運出境;另一種是企業將境內區域外的待維修產品運進區域內工廠進行檢測、維修後復運回境外。

業內人士指出,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的發展,與當地產業,尤其是通信、電子、機械、裝備等製造業的發展水平有關。開展保稅維修業務,是鼓勵區內企業利用保稅政策功能優勢,充分參與國際分工、贏得國際市場的重要形式。

“在海外設維修點,技術工人的培養成本高、技術素養參差不齊,且管理鏈條長,分散成本高。而在綜保區開展保稅維修業務,集中成本較低。”新寧公司關聯企業、豐和保稅物流董事總經理馮四棟介紹,隨著OPPO海外業務的增長,新寧公司業務水漲船高,可以實現一週內“修全球發全球”,時間成本大大降低。

聚焦新興業態,拓斯達、正業科技兩家東莞本土智能裝備製造企業,已與虎門港綜保區簽訂意向性協議。

2019年前三季度,拓斯達產值達到10.89億元,其中海外市場銷售佔10%,主要集中在越南、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地區。拓斯達副總裁左運光表示,海外市場是拓斯達的新增長點,希望未來幾年海外銷售佔比增長至20%-30%。

“拓斯達想做大做強,肯定要用好國內、海外兩個市場。”左運光表示,在綜保區可以享受關稅減免、通關便利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方面,在綜保區引進先進製造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引進核心進口零部件,就地組裝再出口。”

從地方經濟發展角度而言,保稅檢測、全球維修和再製造業務等新業態,旨在提供新動能。東莞機械裝備行業方興未艾,保稅維修可以實現製造業從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加工貿易向技術含量更高、利潤更豐厚的製造服務貿易轉變和延伸。

聯動 打通製造業全鏈條

謀劃好上下、內外聯動發展,形成集聚效應

綜保區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最高形態,相比於保稅物流中心(B型),新增區內研發、加工、製造、保稅維修、融資租賃等業務。乘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國家推動綜保區轉型升級之勢,虎門港綜保區可謂生逢其時、責任重大。

從地緣上看,虎門港綜保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5分鐘可達廣深沿江高速、南沙大橋、穗深城軌等交通要道,半小時可達南沙、前海自貿片區,“1小時經濟圈”對接大灣區主要城市。

其次,腹地經濟基礎雄厚。依靠加工貿易起家的東莞,是全球製造業大市。近年來不斷推進轉型升級,成為創新驅動的製造名城。2018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5798家,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超1.3萬億元。

虎門港綜保區封關運作之後,將在口岸作業、保稅物流、出口加工、通關監管等政策方面取得突破,實現政策疊加和功能整合。國家聯合驗收組組長、海關總署自貿司副司長盛甫斌建議,要謀劃好上下游聯動發展和區內外聯動發展,形成集聚效應,推動地方經濟大繁榮大發展。

記者瞭解到,區內現有企業約40家,聚集了百潤捷、匯德、飛力達、豐和、東莞港供應鏈等物流企業。已落地的宜家家居保稅出口集拼項目,是宜家家居公司華南地區唯一的保稅倉庫。飛力達華南供應鏈基地是華南地區電腦配件、元器件集散中心,年均出口額達240億元。

目前,飛力達的核心業務,是為先進製造業提供物流服務,給到品牌商、分銷商、供貨商、電子生產製造廠等供應鏈條上各個供需單元。

“虎門港綜保區封關運作後,允許園內企業開展生產製造為最大的特點。”飛力達總經理溫錦波告訴記者,目前已聯絡並引進多家生產企業,及其上下游供應商、通路商,以及代工廠,打通供應鏈全鏈條。

現以倉儲、國際配送、報關,以及簡單的加工增值服務為主的東莞港供應鏈,將在保稅倉儲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的加工製造、對外貿易方向發展,尋求更多更高的價值。

“隨著虎門港綜保區封關運作,進入園區的企業,信用等級更高、通關手續更簡便、查驗率更低,可以享受更大的稅收優惠,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東莞港供應鏈有限公司經理喻超認為,藉助各項優惠政策,綜保區將成為物流商貿、金融資本、對外貿易的聚集區,吸引優質企業入駐,從而促進東莞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探索 “一帶一路”“東莞軍團”

發揮“區港聯動”互補優勢,爭取率先推廣複製自貿區政策

“如果藉助綜保區的力量,新寧公司成功走出去,示範帶動更多企業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形成‘一帶一路’上的‘東莞軍團’。”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認為,最理想的結果,“東莞軍團”成員形成相互支撐的企業和產業體系,並通過綜保區的政策導向,與國際著名技術研發商、運營商合作,把這些企業帶到東莞來,從而強化東莞本土企業的自主品牌、研發能力和銷售渠道。

目前,我國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140多個,其中綜合保稅區100多個。與其他城市先有綜保區再招商引資有所不同,虎門港綜保區還未設立,就擁有齊全的產業鏈,腹地經濟基礎雄厚。

虎門港綜保區功能的正常發揮,將強化東莞企業的海外形象,助推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東莞製造走出去,改變東莞製造主要屬於加工製造的傳統印象。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綜保區效能,對東莞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2019年7月,“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內設機構專門負責綜保區的行政管理。截至目前,已編制完成《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開發實施方案》《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發展規劃研究》和《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產業發展規劃》。

借鑑國內成熟綜保區運營經驗,虎門港綜保區確立了“管委會+公司”的運營管理模式,成立開發運營公司。未來,還將與相距300米的東莞港主港區形成政策、資源、產業和功能的“區港聯動”互補優勢。

濱海灣新區管委會主任、虎門鎮委書記劉傑表示,對標廣東自貿試驗區,虎門港綜保區可利用毗鄰南沙、前海自貿片區的優勢,積極開展監管模式制度創新,爭取率先推廣複製自貿區政策。

依託東莞雄厚的製造業基礎,虎門港綜保區可以圍繞生產製造、研發設計、檢測維修、國際國內貿易等,形成多功能的產業服務聚集區。

林江認為,粵港澳大灣區7000萬人口的廣袤市場,以及東莞齊全的產業鏈,將吸引國際知名企業進駐虎門港綜保區。“他們希望以東莞為基地,物色合適的業務夥伴,這是東莞先進製造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的地方。綜保區可以扮演東莞民營企業與國際企業開展製造業研發合作的試驗區、示範區。”

2019年,國家加快推進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落地,提出“支持華為開展保稅維修業務”。馮四棟建議,擴大虎門港綜保區保稅維修業務種類,推動華為、vivo及更多的產品入園維修。同時,引進全球500強企業做分撥中心,探索跨境電商新模式。

在喻超看來,東莞IT製造業發達,如果把華為、OPPO、vivo吸引到綜保區內,形成聚集效應,國際知名企業將紛至沓來。“這裡勢必成為人才、資金、技術、信息高度密集的區域,對東莞產業起到反哺作用”。

記者 吳金華/文 鄭琳東/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