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5G爆發前夜,一場關於車載語音交互的紛爭

5G的商用推進,像是給全球智能化產業發展按下了加速鍵,各行業摩拳擦掌,寄以搭乘這趟快車道,迅速搶佔未來的市場,也讓“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逐漸被眾人所熟知。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汽車的傳統機械屬性逐漸被顛覆,屏幕變得越來越大,車聯網系統變得越發複雜,車開始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功能。但也讓更多人意識到,無論是按鍵還是觸屏都變的不再安全,而語音交互便為汽車使用場景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於是,作為車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車載語音交互的爭奪戰逐漸進入白熱化狀態。

BAT技術強勢VS車企主權回收

不可否認,數字化的浪潮正裹挾著一切顛覆傳統產業過往的行徑,重新書寫未來的競爭格局,汽車產業也同樣如此。時至今日,汽車產業邊界正在一點點被模糊,BAT等互聯網科技公司強勢切入這場混戰。

2017年7月5日召開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其正式對外發布DuerOS開放平臺,該平臺包括智能設備開放平臺和技能開放平臺,支撐這兩個平臺的則是DuerOS對話核心系統,其應用領域之一即是車載交互。發佈會當天,車聯網供應商博泰集團宣佈與DuerOS合作,讓“AI賦能汽車”。

同年11月,騰訊宣佈推出騰訊車聯“AI in Car”系統,以騰訊語音助手為車載語音輸出控制能力,建立車載交互中心,並與廣汽、長安、吉利、比亞迪、東風柳汽等主機廠達成戰略合作,用騰訊生態體系下的內容澆灌成長。

而很早以前便與上汽合作過的阿里,在將YunOS升級為AliOS之後,更是致力於打造國產車載OS,目前也在不斷孵化自己的語音交互系統。

BAT的入局,以其強悍的資金、雲平臺與生態搭建實力,或兼併或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不斷吸收市場中有實力的語音交互廠商,逐漸壯大自身生態體系,從而一統江湖。

但與此同時,據翌擎科技CEO陸維琦分析,“車聯網技術正從外圍附加服務逐步轉變為車企的核心能力,成為車企數字化能力的一種基礎設施。他們開始希望利用車聯網進行數字化改革來直達C端用戶、採集汽車數據”。

整車企業的車聯網主權意識正在覺醒,且正在快速佈局。

2016年,由吉利集團戰略投資、獨立運營的科技生態企業億咖通正式成立,吉利汽車智能網聯繫統GKUI便出自這個公司。

2018年9月,億咖通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雲知聲宣佈共同出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芯智科技,雙方間的合作基於雲知聲的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聲紋識別、語義理解以及後續不斷拓展的圖像等AI技術,融合億咖通科技在車載雲平臺、內容和車載產品等方面的設計經驗,開展面向汽車前裝市場的車規級 AI 芯片研發。


5G爆發前夜,一場關於車載語音交互的紛爭


而這家合資公司的首款,也是業界首款車規級全棧語音 AI 芯片正式於日前流片成功。

5G時代來臨,車載離線語音交互會否成為趨勢?

就目前來看,語音交互更多依託於雲端算力處理和反饋,而云到端、雲到雲到端之間的數據傳輸在無形中產生了更多的信息延遲,加之受限於4G時代通信技術的時延、可靠性均不穩定,智能語音AI助理的對話反饋、操作速度時常會受到影響,造成聽不懂、不明白、答非所問的情況。

這就意味著,一邊是BAT與整車企業“浴血奮戰”,一邊卻是用戶喪失信心後的“拒絕溝通”,用戶的需求與車聯網產品之間的鴻溝,成為制約了車聯網行業行進難的重要因素之一。

於是,可以滿足車聯網所需的低延時、高計算量、高效率、高可靠以及細緻精準的5G,便成為了眾望所歸。

前景是光明的,但腳下的路該如何走?是奮力向前奔跑,還是兵分兩路穩步向前?

“面對時代的變遷,我們需要冷靜”,芯智科技產品副總裁孫曉欣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正如我國在2013年末進入4G時代,但真正的產業爆發卻發生在2016-2017年間,5G必然會加速,但是否如我們所想般快,還需要打個問號”。

正因如此,“離線”在智能家居領域快速普及,而芯智科技,則致力於打造可以滿足車規級的離線語音交互芯片。

據官方資料顯示,此次發佈的AI 芯片一款集音頻信號處理模塊、語音識別模塊、離線分類引擎,自然語言處理模塊、離在線仲裁模塊、TTS引擎、離線推理引擎於一體的全棧語音AI芯片。為了更好的應用於汽車領域,該芯片還垂直打通了汽車的數據,增強針對汽車場景的本地邏輯推理等邊緣計算的能力。


5G爆發前夜,一場關於車載語音交互的紛爭


“未來將會有70%以上的車聯網功能在本地解決,包括導航、電話、車控、空調、提醒以及常用地天氣、航班、火車票信息等等”,孫曉欣表示,“同時,這款芯片支持全球32+語音/方言識別,其語音深度學習處理速度較主流主控芯片提升了64倍,語音響應速度則提升了20%-50%”。

可以讓車在任何地方保證交互能力實時在線,並不斷提升車輛的推理能力,讓車輛更懂用戶。並可以釋放主控算力20%-35%的算力資源,以提升系統流暢性或者支持更多高算力功能。

未來,這款芯片也將率先搭載在吉利汽車上,並將在今年第一季度上車驗證,計劃於年底前量產。此後,芯智科技也將陸續向其他算法廠商所開放,提供芯片上的整體車載交互代碼開源,以支持更多雲平臺和內容服務的自由接入。

蓋世結語:智能語音交互技術不斷創新進步,眾多的企業投身其中,無數成果不斷落地普及,但萬億級的汽車市場卻才剛剛起步,這場混戰尚未決出勝負。

“離線”,是芯智科技對於這一領域的探索,更是億咖通,甚至是吉利汽車在應對這一混戰的重要“籌碼”。其希望可以藉此打通雲到端的侷限,也打通吉利汽車與155萬甚至更多的GUKI用戶之間的阻隔,並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從而“殺”出重圍。

短期內,我們或難斷定車載離線語音交互會否成為未來發展主流趨勢,但或許我們可以一同來期待,畢竟,未來正在快速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