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朴樹的《平凡之路》,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嗎?


當初伴隨著電影《後會無期》的上映,以及片中歌曲的傳唱,朴樹重新走到人們視野當中。零幾年的時候朴樹正值自己才華的巔峰時刻,但是他卻突然消失在歌迷的眼中,各種猜測都有,有說“抑鬱症”、“情感問題”、“家庭原因”,還有媒體說這是因為他“江郎才盡”,這麼說就有點大言不慚了。


朴樹的《平凡之路》,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嗎?

許多80後,90後,甚至00後都喜歡聽朴樹的歌,這首《平凡之路》發出的那一段時間真的很火爆,大概很多人都從這首歌裡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並由此產生很大的共鳴。

韓寒首次拍攝電影《後會無期》,邀請了朴樹為電影創作同名主題曲。同樣具有文藝氣息的兩人共同填詞完成了這首作品,當然作曲是由朴樹完成的。

感覺這首歌就是在唱朴樹的歌壇生涯,在事業最巔峰的時期,朴樹是擁有很多榮譽的包括金錢。但朴樹突然歸隱就像歌詞中唱到的一樣,就像突然毀滅了一起,一切都轉眼飄散如煙。我們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有墮落有掙扎,沒有方向,但他像野草一樣從沒有放棄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或許他並不是離開沉寂,可能是去尋找、發現一些更平凡的東西,這也是朴樹多年來一直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平凡之路》的歌曲封套亦以“路”為主題:清澈透藍的天空下,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沙漠,兩側遍佈蒼涼的黃沙和淡綠的草叢;沙漠中間,一輛汽車正行駛在一條筆直的大道上,並將轉入右方的一條斜路,由此表達“前路為何”之意,道路或許平凡,但人生踏入每條道路,總能遇見不平凡的一刻。


歌詞中抒發了更多直觀的感情,並藉此傳遞更真實的人生哲理:如“易碎的/驕傲著/那也曾是我的模樣”,“我曾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你的明天/她會好嗎/還是更爛/對我而言是另一天”等,實質都寄託著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絕,卻又帶著對未知前路的期許,正如《後會無期》中兩位主角——馬浩漢與江河,一場旅行改變了他們整個生活,但他們前往自己想去的未來,過程或許迷茫,結局依然精彩。


擴展資料

《平凡之路》的創作緣自朴樹準備發行專輯的需要,也緣自韓寒的誠意相邀。因朴樹一直是韓寒最喜愛的歌手之一,於是他親自上門拜訪朴樹。到朴樹家時,朴樹剛寫完《平凡之路》的最後一個音符,韓寒聽完這首尚未完成的Demo後就想把它用在電影《後會無期》裡,朴樹也被韓寒的誠意所打動,於是欣然同意了,並與韓寒一起合作填詞。

製作該曲時,朴樹在工作室裡反覆調整並在錄音棚中數次修正,最終在最後的交歌時間,交出了這首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曲。


朴樹的《平凡之路》,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