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號召華人主動發聲,演繹一帶一路合唱

文 / 本刊記者 艾渺

在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裡,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華人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近日,由中國貿促會與馬來西亞國際戰略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11屆世界華人經濟論壇開幕,共吸引了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000名工商界代表參會。這次,與會代表們聚焦“一帶一路”建設、新一代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全球貿易的未來等議題展開研討,帶來了先鋒觀點和生動案例。

號召華人主動發聲,演繹一帶一路合唱


開放的中國為全球華人提供發展空間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為世界各國企業家帶來機遇。廣大海外華人可以通過統籌利用全球資源、探索合作新方向和新方式、積極做好多層面的業務溝通和對接,加深與中國企業的合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持續開放、合作共贏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表示,儘管“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不管怎樣變,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宗旨不會變”。他強調,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創新動能強勁,對外開放包容,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厚重,是一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創業創新熱土。

事實上,廣大華人身在海外,一直很關心並積極參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世界華人作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一支獨特力量,一直以來認真尋找商業機會,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分工,不斷拓展合作領域。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慎峰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愈演愈烈,世界經濟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上升。但他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一個更加開放、繁榮的中國,必將為包括華人在內的各國工商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提供更廣空間。”

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國際經濟合作倡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產品。6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影響力日益擴大,“一帶一路”沿線的廣大華人心繫桑梓,積極發揮自身語言文化精通、經濟實力雄厚、人脈關係廣泛的優勢,既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又積極參與基礎設施、產能合作、商貿物流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張慎峰鼓勵世界華人也要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積極主動發聲,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

要維持世界為一個全球社區,各國華人應當分享繁榮,加強同胞們之間共同的聯繫,更要保持互相促進的狀態,才能不斷取得成就。

馬來西亞衛生部副部長李文財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藉此支持全球經濟復甦。他指出:“如今,中國已成為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國——從2011年到2018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21%,令人驚歎。”

李文財建議,在互聯互通的新時代,應利用好現有資源進一步打破貿易、關稅、單邊保護主義、文化與教育等壁壘,利用世界華人經濟論壇等進行充分交流,增進互信與理解。

馬來西亞國際戰略研究院主席謝泉勇希望,本次論壇將繼續為商業機會敞開大門,與年輕一代共同開啟創新之門,向他們灌輸誠信是中華文明長久以來一直堅守的原則。他說:“我們的意願,不只是要解決燃眉之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重塑全球商業前途的高度先進技術背景之下,將任何形式的可能性——無論是商業、投資機會還是跨文化協作機會一一聯繫起來。”

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引熱議

如今,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加強。對此,馬來西亞銀行有限公司全球業務主管拿督慕扎法希山認為,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有兩點需要關注,一是資產集中率,二是回收貸款的能力。他認為:“在目前的環境當中,大家對於投資需要有更明確的指向。”

幾內亞國傢俬營部門促進和國家競爭力主任班巴奧里亞諾稱:“現階段的不確定性當中也蘊含著大量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實現投資多元化,營造有力的營商環境來吸引來自中國與亞洲的投資。”

班巴奧里亞諾表示,中國與亞洲國家在合作過程中,會將部分外包業務設在非洲,這一過程中促進非洲港口與經濟貿易特區的發展。他說:“當然,非洲也在著力促進發展,為促進各個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流通,從2003年開始推行電子簽證等。此外,還著力促進旅遊業,預計每年吸引逾12億人遊客。”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駐北京辦事處的蒂穆爾·馬利科夫表示,經濟特別是貿易的不確定性也影響到哈薩克斯坦,因為“油氣價格的波動對於整個金融甚至經濟都會有影響”。“但是,目前的情況也給我們帶來了新機會,促使我們尋找新的產品出口機會,比如將農產品出口到中國。除此之外,南亞國家也成為哈薩克斯坦農產品的出口目的地。”他說。

菲律賓經濟特區管理局總幹事卡里託·博·帕拉扎指出,菲律賓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便利的投資營商環境,這些經濟特區正在向智能化、綠色及環保轉變。外國投資者會被邀請進入到各種不同的經濟特區,比如垂直行業的經濟特區是由多數IT中心相關的公司投資,橫向經濟特區則是多數工業企業的駐紮地,土地則由政府或私營企業所有。

科技話題受關注

數字技術的進步同樣引起與會者的關注。

印尼工商會主任辛塔維杜達努瓦多約指出,談及印尼發展,數字化不可或缺。目前,由阿里巴巴和軟銀投資的Tokopedia,是印尼最大的電商平臺,其規模佔到印尼經濟的1.5%,並幫助1.7萬多個群島的中小型企業解決產品服務覆蓋的問題。此外,大型獨角獸企業Gojek的“兩輪Uber服務”模式解決了印尼15%的失業情況,並帶來當地從業人員收入44%的提升。

“印尼數字技術行業呈現爆炸性增長趨勢,潛力巨大。”辛塔維杜達努瓦多約表示,早期的初創公司都在零售和電商領域投資,但新印尼初創公司開始著眼金融科技領域。印尼有2億多人,僅有57%的人口有銀行賬戶,數字錢包就瞄準了這個痛點。印尼電子錢包的使用增速較快。

偉創力IT的副總裁李世義表示,5G的影響會越來越廣泛,包括網絡、醫療、移動應用等,將為人們帶來許多便捷,到2035年5G產業價值鏈將達到2.5萬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會有超過500億件物聯網設備,而且有70%的物聯網應用就會是B2B的。

“5G的高帶寬、低延時等特點,能實現萬物互聯。未來我們在家裡,哪怕一根針、一顆釦子找不到了,通過手機就可以直接找到它們的位置。”分享通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志祥在介紹5G發展前景時表示,分享通信也正在打造一個面向5G時代的開放混合計算平臺,能解決雲計算、邊緣計算、家庭計算等問題,促進各種應用場景簡易搭建、各種應用即想即建。

菲律賓經濟區管理局的阿利姆·西迪基·吉亞帕爾表示,許多東南亞國家通過鼓勵初創企業迎接5G的浪潮,“我們在菲律賓有一個‘2050初創計劃’,扶植大量的初創企業,在城市及農村開展高科技應用。到2030年,我們將會有9000多萬個新的使用5G和物聯網的用戶,高科技潮以及5G所帶來的新需求也將會從他們中產生。”

重視誠信建設 促“一帶一路”成果落地

談起“一帶一路”話題,與會者普遍認為,在“一帶一路”發展中將誠信建設做好,才能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的長遠發展。

馬來西亞國家犯罪中心首席執行官拿督斯里穆斯塔法阿里表示,企業經營活動合規是前提,“解決問題很重要,但問題出現前的預防更加重要。”

泰國朗西特大學教授威差瑪哈昆認為,在一個涉及大量資金的項目中,必須通過商業誠信原則解決利益衝突問題,解決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的衝突。

盤石集團副總裁姜金棟表示,誠信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靈魂。過去,在經濟活動中出現不誠信行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過度逐利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是重要原因之一。為了促進和保障“一帶一路”倡議更好的發展,我們應該對世界現行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一些思考和變革。他建議,要從過去以自身利益為首要權重的經濟模式轉向於以利他為主要權重的模式,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成果的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