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人性是複雜的,不要輕易給他人定義善惡”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給人定善惡我就從三個方面來定:一就是這人對父母是否孝順,是否尊老愛幼;二就是是否尊師重教,是否剛剛腹自用;三就是是否守信,這一點很重要,講信用是一個人的道德標準,不守信的人 品行是不會好到哪裡去的。


夜深人靜dfk


有人說“人性是複雜的,不要輕易給他人定義善惡”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我認同這句話

人性,即包含與生俱來的本性,也包含人類道德約束下的德性。人的本性,有人說“性本善”,也有人說“性本惡”,本身就是帶有爭議性的;人的德性,則與人在成長過程中接受的教育有關。善惡,是人們對於人或事的主觀判斷,而這個判斷是與做出判斷的人是否受益相關聯的。

人性,表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往往是分裂的,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是惡,在關鍵時刻又能表現出大善。而平時經常做善事,常常被人們稱讚的人在大事發生時又會做出十惡不赦的大惡。人們很難對其用“善”或“惡”對其做出評價。

曾經看過一則關於一箇中年男人的真實故事,可以說這個男人是一個標準的混蛋,凡事都是我行我素,他會去女廁所方便,無緣無故地踢打路邊的小狗,開車時突然狂按喇叭嚇唬路人,用最惡毒的語言辱罵飯店的服務員。終於有一天,他患腦出血而死。

在搶救他的過程中,人們在他的錢包中發現一張關於遺體器官捐獻的卡片,大意是,如果他意外死亡,身體所有器官都捐獻給有需要的人。於是,他的器官挽救了許多人。

那麼問題來了:你說這個人是善還是惡呢?

對於被其生前戲弄、辱罵過的人來說,他一定是個壞人,而對於接受捐贈的患者,他就肯定是個好人,而對於瞭解他全部的人,只能說:人性是複雜的。

類似的或者與之相反的事例我們都會遇到過。

其實,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們,由於受社會道德規範的約束,往往表現出雙面性:人前,是善良、美好的一面;人後,則是叛逆、陰暗的一面。

所以,當我們看到某個人好的一面或者壞的一面,都不是他的全部,我們不能僅憑並不全面的主觀認知就據此對其做出善或者惡的判斷。

當然,新中國成立後,在毛主席的號召和黨的教育下湧現出來的以雷鋒同志為代表的好人好事,因其具有鮮明的共產主義風格,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高度評價和衷心愛戴,他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擔保人說


有人說“人性是複雜的,不要輕易給他人定義善惡。”對於這句話我還是比較贊成的。

人性是複雜的,常常都具有雙面性,亦可善也可惡,善與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即使在善良的人,有時也會在心底在某一瞬間也會產生小邪惡,好在我們都具有思維與理智。思維可以讓我們判斷事的善與惡,理智可以告訴我們能不能去做。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天使與魔鬼之間行走的是人,卻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基因,在思維與理智的制約下我們都是有血有肉平平凡凡的人。

當思維與理智得到突破昇華時,就可以在剎那間變成天使,一旦思維與理智敗落下風時,很可能就成了魔鬼。

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平時看起來的老好人卻能做出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事來,也可以看到一個可惡之人在某一瞬間或某件事上會體現出他的善良的一面。

我們大多的時候都是隻一個平凡的人,善與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一抹繁華123


我同意這句話。

人性不但是複雜的,還有一點最主要的是,任何人都具有兩面性,不能根據一時或一事來定義一個人是善還是惡。

善和惡的定義只能具體到一件事,不能推斷一個人的秉性。

一個人在這件事是你看來是惡的,但是他在另一件事情上可能就是善的。今天這個人是善的,明天這個人可能就是惡的。

本來一個正常的人做了壞事,他是惡的,進了監獄。後來改造好了,出了監獄,改過自新他成了大善人。有些富豪經常做善事,突然一天發現他搞錢色交易、貪贓枉法,他成了罪大惡極的人。怎麼好用一時或一事去判定一個人是善還是惡呢?


人性的複雜就在於人的兩面性,表面和內心往往是不一致的。

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此一時彼一時。

良善的環境善人較多,邪惡的環境惡人較多。

判斷一個人是惡還是善,最好看他內心的追求。心靈是追求陽光還是迷途在黑暗?


我的哲學觀


善與惡都是一念間,怎樣好定性呢?所以我是認同提問者的問題。

就以我為例,同件事上一秒認同的事,下一秒極有可能否定了它。

毎天在市場路口很顯眼的經常坐著一個殘疾人在乞討,每每第一眼心就可憐起他,很想幫一幫他,起碼能讓他飽一頓是可以的,當我正走到他的面前,思想又不想從心了。因為我看到他掏出一張支付寶和微信的收款碼。我心裡又邪惡地想象,會不會他是在欺騙我呢?或許他比我更有錢?於是,我又自認為找到答案,安慰了自己多疑的心。

“知人口面不知心”這在我工作後聽到最多的話。我與同事一起工作多年,她平時對我們都會很關心,讓我們感到她象大姐姐一樣。有一次辦公室有個空缺的位置,公平競崗,我們有3人合條件的都報了名。在群眾匿名投票中,她把我們同競崗的人都黑了,演講環節,她把平時我們聊天的內容不利的問題全部羅列出來抨擊,她最終獲得這個崗位。這是赤裸裸的人性險惡。

通過這個例子,說得好聽她心機重,城府深;反之她用心陰險,口蜜腹劍,在不經意中背後一劍。這一課,讓我見識了人性的兩面性。





上善若水一心向善



豫都清韻98029708


我認同,有些人和你笑容滿面的,但是背地裡卻在說你的壞話,有些人處處為你著想,背後卻捅你一刀。有些人天天罵罵咧咧的,卻在你困難的時候出手幫你,有些人總喜歡戳你的短處,確實最愛你的人。

有些人不能用他們的行為來判斷他們的好與壞,相處久了什麼都看出來了。


崔淇珊




靜默而無語


我贊同這個觀點。確實人性是複雜的。有的人表面上跟你可好可好了,可是背地裡卻說你壞話,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你作為當事人,還以為他是你真心朋友呢?所以有些時候我們還真是害人之❤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我個人覺得,做人還是簡單些最好,不要太複雜,那樣太累,讓我們都回歸到孩童時那樣純真就好了。



皮皮三


我對有人說“人性是複雜的,不要輕易給他人定義善惡”這句話是比較認同的。

首先,善良是人的本性。但在現實生活中,人性卻具有兩面性,即既具有善的一面又有具有惡的一面。當一個人三觀正確,個人思想行為符合社會要求時,應該說善良會在頭腦中,在決策過程中占主導地位,所做出的往往是善意的舉動。

其次,人的主觀意識也是受客觀外界的影響或制約的。因此善惡可能會出現在一個相互交織的思維過程中,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善惡的位置有可能在瞬間顛倒。正如有的人一生為黨為國家做啦好多很大並值得驕傲的事情,但在一定條件下,卻走向了犯罪。

通俗的說, 在思維與理智的制約下,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平平常常的人。但當思維與理智正常時,不管說話辦事,處處都能體現出善意,一旦缺乏理智時,有可能會走向善的反面。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因此,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某一件事上瞬間展現出的善與惡的不同表現,也是不足為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