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前言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古时的美人和名将,前者是一颦一笑如星辰璀璨让人心生感触,后者是一举一动如初春雷霆令人心生畏惧。历朝历代的名将和美人,都是国宝级人物,影响着国运和天下。这二者却鲜有善终,能白头到老安稳离世的。美人是与江山等重的,名将是与天下齐高的。汉末三国,名将甚多,先有吕布、董卓、皇莆嵩、卢植等,后有张飞、关羽、周瑜、陆逊等。可是这些名将中,称得上威震华夏的,寥寥无几,一个巴掌都数的清。官渡的曹操、赤壁的周瑜、夷陵的陆逊,还有襄樊的关羽。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是火攻的典型战役,而襄樊之战则是水攻的典型战役。水淹七军是襄樊之战中的一部分,关羽取得的一重大胜利,是他军事生涯中辉煌的顶峰。无论是正史的《三国志》,或是名著小说的《三国演义》,关于此战的描述颇多,将此战视作关羽的威震华夏的一战。此战说法颇多,名著《三国演义》是讲关羽决堤汉水,人力所为;正史《三国志》是归因于连下十余天暴雨汉水暴溢,天灾导致。是人力还是天灾,谁也说不清,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此战之后,关羽军功盖世

正史——水淹、七军的记载

“水淹七军”,关键在后两字“七军”。七军是指七支军队(士卒人数远超过关羽军),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征西都先锋,还有另外五支大军的统兵大将文献没有记载。七军是联合军,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统帅,没有谁必须听从谁的军令,即便于禁和庞德是成名已久的一代大将。《三国志-关羽传》记:

“(建安二十四年)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三国志-于禁传》记:“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三国志-庞德传》记:“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从这三人的正史列传记载,可以看出“七军皆没”“关羽大胜”的根源在天降暴雨、汉水暴溢,若无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条件同时发生,魏军全军覆没的结局很可能不会发生。没有暴雨汉水,关羽胜算不大。不单单是这三人的记载,例如曹仁、徐晃、武帝纪等所记载的内容类似如此。有文献如此记载后来之事:曹魏诸人论及此役,亦明确归咎于汉江泛滥。七军没后,曹操欲迁都以避关羽锋芒,司马懿与蒋济极力谏阻:“战攻之失,於国家大计未足有损。”三国时期绝大部分的君臣,都没有否认樊城胜败的关键在水灾暴至。基本上算是定论。

民间——七军、皆没的表述

民间讲史叙事,也是提及此战是天助关公,不过在史实的基础加上艺术加工,言明于禁七军下寨处乃兵家险地。从天灾演变为人祸,如此做法突出了关羽的兵法谋略。对普罗大众而言,魏蜀战争双方的战损比及境遇截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同在襄樊一带,同是

“汉水暴溢”的恶劣天气,结果是魏军全军覆没,蜀国损失几乎可以忽略,光俘虏就抓了近三万,大致相当于参与此战的蜀军人数,俘虏过多导后勤困难,“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这样的情况是难以理解的。后续还发生关羽分兵他处,围攻其余魏军城池,这就让普通人更加难以理解。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七军皆没的战果出现,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魏国内部都产生分歧——弃城或守城。汉水江边洪水数丈,是天灾,于禁等人自然了解,遂登高避水,可后来洪水淹到于禁军登高处,是人为。这是民间讲史,让民众信服的结果。若是将此战大胜视为关羽捡现成的便宜得来的,怕是没多少人信。不过,民间讲史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古代战争是高手过招,血肉和智慧碰撞的,没有多少低级错误可犯,也没有想当然的便宜让你占,但却有让人束手无策的天灾。

七军屯驻在哪?

蜀军没事,魏军有事,那么魏军的七军屯驻在哪呢?地理位置有那么差吗?所有正史文献里,仅在《三国志-庞德传》记有:仁使德屯樊北十里。《水经注》则记于禁庞德七军驻在樊城,但曹仁守樊城,樊城并未失陷。两害相权取其轻,樊城以东为沔水、育水汇合处,地势更为低洼。因此,于禁七军应在樊城西面的平鲁城,这就刚好说得通《三国志》和《水经注》互相矛盾的记载了。平鲁城又有邓城古迹及邓塞之称,名由鲁宗之所筑而得。

秦汉很长一段时间里,邓城是襄阳地区的重要军政中心。至西汉末年,邓城离汉水较远、周边河流萎缩、水土风貌变差等原因,军政地位随之下降。古代文明对河流等水资源的依附极深,繁荣昌盛往往离不开江河湖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孕育出的文明给出了很好的实例证明。汉末三国时期,邓县迁至襄樊东北处,孙坚击刘表曾有说明: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水经注》表明:楚王至邓之浊水,去襄阳二十里。即此水也。浊水又东经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于其下于淯。淯水又南迳邓塞东。育水流经邓县之东,河流近在咫尺,且距襄阳二十里外。邓塞是邓城东南方的小山,在今襄樊市(又称襄阳市,是古时候襄、樊一带)北唐白河入汉水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控扼联系着宛城、中原诸地的交通要道——育水谷地。此处不仅有于禁七军驻扎,发生过关羽威震华夏的“水淹七军”,后来东吴大军兴兵围攻樊城,魏国朝廷反应过来也急匆匆地派出大军进驻邓塞。

邓塞的归属不仅影响着中原诸地,还有江南地区,《宋书》:荆部则包括湘、沅,跨巫山而掩邓塞。吴国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陆机,曾在西晋年间为探讨吴国为何灭亡专门作下一篇文章,名曰“辨亡论”: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师千旅,武步原隰,谟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噎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

若有邓塞,可乘船顺水而下,步兵、骑兵和水兵齐动进攻,是有舟楫之利也。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邓城、邓塞既可轻易乘船沿汉水而下,地势低洼肯定是有点,且距江水较近,在无暴雨的灾害时,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是巨大无比的,但问题是,一旦降下暴雨,大优势大便利将化为索命的利刃。于禁七军驻扎在此处有无道理呢?当然是有的,于禁、庞德等人好歹是军中宿将,可他们都忽略或者说轻视了

“秋雨”的危害。

七军皆没,曹魏败在哪?

于禁战功卓著,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曹操曾在建安十一年上表汉献帝盛赞于禁: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正因为有如此实打实的战功证明,于禁才会被委以重任,名义上作为七军总领者。然而在“秋多霖雨,易生洪水,亦是常态”的情况下,在远在合肥的扬州刺史温恢都有所预料提醒的情况下:“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曹仁表字),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近,必将为患。”

直白点说:千里之外的魏国刺史都明白当时的情况,前线统兵大将的于禁反倒连当地的气候、地形及水文情况还未摸清楚,不得不说,于禁自负了,将此次战争当作儿戏来看。诸军避水上堤等狼狈景象及七军皆没的惨痛战果,无一不在说明:这场仗,于禁等人没准备好,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禁等人考虑到了地利的优势,却忽略了此番地利带来的劣势,以及当地秋来的气候变化,用一句俗语形容,那便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孙子云:“欲战者,勿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曹操对此段话有注解:恐溉我也。没想到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没溉到自己,反倒是将自己十余万大军、数员大将给溉了。实乃风云际会,避无可避。

被溉七军结果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天降暴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关羽不过率军乘船不费吹灰之力来收割人头和收取俘虏。蜀军就像是打地鼠的人,魏军就像地鼠,魏军只有挨打的份,想咬人?不可能的事。

三国关羽威震华夏的封神一战:水淹七军,真是靠水攻成就的吗?


结语

关羽此战水淹七军,从而威震华夏,严格意义上说不是靠水攻成就的,因为天降暴雨与关羽本人没丝毫关系。可问题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关羽打赢了一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战争。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些事不是谁牛逼谁做,而是谁做谁牛逼。那种情况下,换个刘封或关兴上兴许也能取得如此丰盛的战果。当时了解此战的人,不会去否定关羽之威,古人十分信奉被现代人称之为封建迷信的鬼神,关羽之胜,不正是天地鬼神之助吗?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演义》《水经注》《三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