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體檢查了宮頸TCT,為什麼還要做HPV,二者是否重複了?

在女性體檢項目中,宮頸TCT和HPV項目被作為常規的婦科檢查項目,二者通常聯合進行。因此,不少女性朋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做了TCT檢查,為什麼還要做HPV呢?是不是重複了?其實這兩項檢查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那麼,TCT和HPV究竟是什麼,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TCT檢查的常見診斷結果

體檢查了宮頸TCT,為什麼還要做HPV,二者是否重複了?

正常範圍或未見異常細胞:這是正常結果,但仍需定期篩查。對於21-29歲的婦女,推薦採用常規篩查。

疑似宮頸癌、癌前病變的結果包括:意義不明確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意義不明確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和鱗狀細胞癌(SCC); 這是異常結果,有可能是宮頸癌前病變,或者早期宮頸癌。建議就診婦科腫瘤專科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治療。

腺上皮細胞異常,包括非典型腺上皮細胞、腺原位癌和宮頸腺癌,這是異常結果,很有可能就是宮頸癌。建議儘早就診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治療。


TCT檢查

體檢查了宮頸TCT,為什麼還要做HPV,二者是否重複了?

什麼是TCT檢查?

TCT檢查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的簡稱,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一種宮頸癌細胞學檢查技術。在21歲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可以查TCT,尤其是出現:陰道異常出血、性交疼痛、性交後出血、流產史、下腹墜痛等。

TCT宮頸防癌篩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測率可以達到百分之百,並且能夠及時的發現癌前的病變徵兆,以及微生物感染。所以TCT技術是應用於婦女宮頸癌的篩查的最先進的技術

體檢查了宮頸TCT,為什麼還要做HPV,二者是否重複了?

什麼是HPV?

HPV是人乳頭瘤病毒名稱縮寫。大量研究發現HPV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的發生。如果單純HPV感染,不需要特殊處理,因為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本身都是HPV病毒的易感染體質,而且70-90%的HPV感染可以通過自身的免疫力而被清除。如果被測者體內高危型HPV持續感染,那麼,最終會導致宮頸癌。

在HPV檢查報告單中,前面通常顯示的是HPV的型號,接著是檢查結果及參考值,正常的參考值均為陰性“-”。如果感染此病毒則會以“+”標註。不同的HPV型號對應的疾病不同。

兩者的區別和聯繫

TCT檢查是代表結果,HPV檢查是尋找病因。兩者檢查均為無創性檢查,必須在月經完全乾淨以後才能進行。TCT檢查和HPV檢查都可以作為宮頸癌的篩查方法,但是不推薦單獨進行HPV篩查。

30歲前(尤其是25歲以前)的女性HPV感染自然清除率比較高,所以年齡小於30歲的女性可以單獨進行TCT篩查,而30歲以後的女性應該進行HPV和TCT的聯合篩查。如果單純的HPV感染,TCT檢查細胞學無改變,定期複查;如果HPV病毒感染同時合併TCT檢查細胞學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