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看完《囧妈》,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映射了一个怎样的现实状况呢?

木子娱儿


可能不到中年或者中年危机没有来到的人们,都对这部囧妈兴趣不大,虽然拍的异想天开了点,但可以看到徐峥是有浪漫情怀的,也是诚意的从内心表达自己的思考的,这也许是他思考的结果:人和人之间都是完整的个体,没有人希望被控制和改造,我们需要被接纳被尊重,这应该是他在向自己母亲的致敬,对他们那个艰苦的岁月,那个封闭压抑的年代的一种回忆和倾诉,我们需要爱,从内心需要亲情,让我们身体力行重新定义爱!


小魏76558132


片头提到,你有多久没抱过你的妈妈了?身为一个没有完整原生家庭的孩子,从小父母离异,上一次抱我妈妈是在2019.10.27我们学校举行的十八岁成人礼。我好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陪我度过这一个成人礼,挺感触的吧,毕竟这一个机会挺难得的。我和我的妈妈已经分开了,不在同一个地方,但偶尔假期还会见面,每次见到我婆婆,她都会说,你要记得你妈妈当年的怀胎十月的不容易。我妈也说她后悔了,当初如果懂事点就不会离开我和我爸的身边.....但事已至此,结果无法改变。片中徐峥在一辆火车上从讨厌妈妈管他到积极为他妈妈着想,想和妈妈在一起。经过六天与妈妈的单独相处,释怀了、理解了,这对母子的冒险之旅,在冲突和危机面前携起手来,化解重重矛盾,重新走进彼此的内心。正如片中所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争吵,但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愿爱不缺席,有时候我们细微的关爱,也许是妈妈最大的温暖。

片中徐峥与袁泉不停吵架,可坦白过后,两人也终于释怀。从“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到“谢谢你让我明白,爱是接纳和尊重”,是相互理解与体谅。吵架不可少,但怎样处理才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曾经的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因为不懂得处理,所以分开了。袁泉说,我以前忽略了你的感受,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其实,坦诚相待,积极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是很关键的,只有这样,彼此才能更好,才能共同成长,走得更远。


影视领域1


面对自己最爱和最爱自己的人沟通真的不容易!徐妈一直都希望徐伊万可以按照自己的模式发展,也以自己的方式一直在爱着徐伊万,但是对于徐伊万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枷锁,因为徐伊万毕竟不是徐妈所希望的那个小伊万。对照现实来说,与父母的沟通真的是很难,对我来说!不说其他的,就以结婚这件事情来说,在父母看来,我三十了,也该结婚了,结婚了也能有个人照顾,有个互相取暖的对象,他们也能放心了,所以他们会不厌其烦的催婚,不辞辛苦的给我介绍相亲。但是这一切对于我来说确实巨大的枷锁,是我想要逃离的爱,是我不堪负重的爱,在我看来婚姻是爱的结合,找不到我觉得能相守一生的人,我不愿意糊弄,即使到了最后都没有,我也宁愿孤独终老,但是这些话能和父母说么?不会伤到父母么?有时候担心子欲养而亲不在,有时父母的爱真的是枷锁。《囧妈》看完真的有了这些感受,不知道大家怎样呢?


自书胸臆


《囧妈》中年人能看懂的电影

——非常时期做非常事

是的,今年的过年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时期,因为不能出门。在家的我们做什么?看《囧妈》

一开始看《囧妈》的时候,我觉得前面基本上节奏有点鸡飞狗跳,这种节奏很快将我带入一个有点焦虑的状态,其实我就觉得这里所呈现的就是中国大部分母子之间的关系——焦虑,相爱相杀的微妙之间。两看相厌,却又互相放不下的焦虑!

中国大部分的孩子由母亲带大,有多少母亲一辈子自愿的跟随孩子的背影,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我。稍微处理不好的,虽不至于变仇人的,但孩子早已厌倦,一个使劲的给,一个使劲的拒绝,甚至拒绝看你一眼!永远先低头总是卑微的母亲。那把上了双保险的大门,只是锁住了自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总归相厌的感情的爆发终是要来,囧妈从一开始无法面对,到她不顾一切冲出火车站,来到无人的树林里,我相信她不是恨儿子,而是恨自己这一生错过什么?当儿子回到她的身边她早已原谅儿子,不能释怀的是自己!最后囧妈唱起《红梅儿花开》她不只唱给儿子,唱给自己,还要唱给所有人听!其实她一直有梦想,只是没有儿子分享,她觉得的人生不够完整。这正是电影要表达的爱吧!






桃李花开


一、《囧妈》不好看。

1.主题不明确。应该是以妈、母亲、女性为主题进行演绎。实际上母亲去莫斯科这条线根本就没有讲清楚。

2.内容太乱了。有创业分歧的、婚姻坟墓的、母子关系的,一切都太做作了。徐峥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表现得那么疯癫?

3.为了深刻而深刻,剧情太刻意了。母爱有没有解释清楚?孝心有没有解释清楚?爱情有没有解释清楚?徐峥的迟疑就是孝心、母亲挡熊喂食就是母爱、爱情就是拉拉扯扯?简直不伦不类、一塌糊涂。

二、建议:

1.主题明确,一条主线。就像人在囧途,就是回家主线。港囧就是香港一日游。泰囧就是泰国一日游。那么妈囧就是俄罗斯一日游,简单明了,观众易于接受。

2.精心布局,层层推演。首先是徐峥的不小心上火车,在火车上要发生具有中国特色火车故事、趣事、典型特色,如方便面文化、偶遇惊喜、火车笑料,这时要埋下伏笔。步行之旅要接动机!

3.悬疑牵引,润物无声。小故事之间要多接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陪妈妈去?为什么要和媳妇分手?为什么妈妈要溺爱?为什么母子那么像?多回答几个为什么。


某蛇


看完《囧妈》的最大感触就是与亲人之间要好好沟通太难了,我们都缺少和家人耐心沟通的态度。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陌生人面前,而对于自己越亲的家人越没有耐心。总以为那样的态度是正常的,从没有意识到无形中已经给他们带来了伤害。

伊万不想离婚,因为他还爱着他的妻子,但两个人之间却有个无形的墙阻隔在那里,妻子很讲道理,是个十分理性的人,而伊万却是个很情绪化的人,当然他们都没有什么大错,但这样的两个人碰到一起如果没有一点点改变,那他们的沟通注定是徒劳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有错,但他们不知道也许适当的退让就能化解两个人的不悦。

伊万对妈妈的态度更是不耐烦,他认为自己面对妈妈的管教理所当然应该有如此反应,他妈妈却有不当之处,这也许就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吧,但伊万确实太容易发火了,他无意伤妈妈的心,但他说出的话确实欠考虑,他很爱自己的母亲,母亲也很爱他,但他们都不太会表达,不太会沟通。

假设他们在森林遇险没有遇到贵人,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所以我们真的不要一时冲动去伤害自己最亲的人,和家人之间不要太强势,家人是你最亲的人,我们可以对领导、对客户、对朋友、对陌生人很友好,为什么就不能有些耐心,对家人多些包容与理解呢。

沟通是门艺术,希望面对家人的我们在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可以自己适当自愿做些退让,而不是被迫接受来自亲人的强行改变。愿所有家庭都多些欢乐,少些争吵。


w晓梦


首先先感谢徐峥导演,感谢节跳动,让全国人民免费看上了唯一一部春节档上映电影《囧妈》。

让人超级期待的《囧妈》定档春节大年初一,这是自《港囧》、《泰囧》之后,徐峥执导的第三部“囧系列”作品。影片将对准家庭关系,讲述了老板徐伊万缠身于婚姻危机和商业纠纷中,却阴差阳错与妈妈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看完影片反思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发现我们和徐伊万好像啊,曾经也是母亲强塞水果,每天给我泡水,可我还没有到四十多岁,我每年还有假期要和父母待在一起。可未来呢,未来终于有一天我从我的学校出来,我迈向社会,我实现经济独立,我能自己养活自己,那我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又会成了什么样呢。

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情况,因为工作、学习离开父母,渐渐的因为工作忙事业忙,一年也陪不了父母几天。仔细想想,也不应该,但是没办法,有的时候为了生活必须要这样。

电影于我而言很好看,不知道其他的看客怎么想,过年了,我就在这里给各位拜个年了~


10分电影


最大的感触:相同的问题,相同的答案,不同的结果

《囧妈》故事如电影名一样,主要描述男主徐伊万与母亲之间由矛盾到和解的过程,原生家庭与亲子关系是影片的核心元素。但《囧妈》的故事不止亲情,片中共有两段感情刻画,一个是徐伊万与母亲的亲情,另一个是他与妻子张璐的爱情。

亲情与爱情皆是徐伊万头疼的问题,故事中他需要面对与母亲的隔阂,也需要面对与妻子婚姻破裂的现实,最终碰撞出啼笑皆非又感人的故事。但有趣的是,这两份感情产生问题的根源是相同的,最终解决的答案也相同,结果却又完全不同。

  • 相同的问题

故事中亲情与爱情产生矛盾的根源,都来自电影总结性台词中的“控制与索取”,两段感情皆因一个问题而走向破裂边缘,这是原生家庭影响延续力的呈现。

徐母对徐伊万的爱观众能感同深受,但她对儿子从生活到感情的过度控制,也让徐伊万与观众都感受到无法呼吸的控制。她爱的越深,儿子便越难理解母亲,最终徐伊万在父亲离世后逐渐疏远母亲,想要“逃离”对方的控制。

但母亲对徐伊万的影响,并没有因为他的“逃离”行为而消散,反而他在与张璐的婚姻中又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在这段婚姻中,他试图将张璐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妻子”,这样的爱同样让张璐开始质疑自己,曾一度陷入痛苦之中。

成长中最忌惮的问题最终还是在孩子身上烙下了印记,徐伊万厌恶母亲的索取与控制,却又在潜移默化中重复母亲的样子,这便是原生家庭最深远的影响:

活成自己讨恶的那个人。

近年来很多影视作品探讨原生家庭问题,从《小欢喜》等教育片,到《都挺好》、《囧妈》这类成年人的故事,每一次都试图挖掘原生家庭中的敏感点。这是一个有利于思考现实问题的制作趋势,但写实的故事并不能改变现状。

它们存在的意义是告诉我们不要在下一代身上延续问题,《囧妈》同样如此。

  • 相同的答案

喜剧片倾向完美大结局,国产剧中涉及原生家庭的作品,也大多会选择一个主基调:和解。就像《都挺好》的剧情一样,被原生家庭伤害最大的苏明玉,最终选择放弃事业成为家庭的付出者,这个结局虽让人诟病却又最符合现实。

走合家欢基调的《囧妈》,显然也是开局便奔着和解而去的,因为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无否认亲情的羁绊。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存在,大多数子女与父母之间虽有矛盾,但对彼此的爱与守护一直存在,只是他们爱的表达方式错了。

所以,《囧妈》在综合一系列情感矛盾的小细节之后,给出了一份解决方案:接纳与尊重。徐伊万接纳了母亲多年养成的性格习惯,母亲也慢慢理解儿子的痛苦,他们在一个惊险的旅程之后,学会了尊重对方,回归温情。

打开了心结以后,徐伊万把同样的方法用在了自己的爱情上,因为亲情的觉悟,他才真正意识到张璐坚持离婚的原因。而张璐也在徐伊万的坦白之后,发现她也曾对丈夫内心想法有太多忽视,两个在问题中独自成长的夫妻,最终达成和解。

其实,“接纳与尊重”是一个俗套的答案,是中国式大结局固定模式,但它又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最佳答案。只有学会了接纳与尊重,才会真正理解对方,也才能让自己的爱被对方理解,相互成长,相互治愈。

  • 不同的结果

《囧妈》两段感情的成因、答案、结果都有反思意义,但其中最为触动七话的,还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三个角色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发现了对方的付出,彼此间的问题更得到了和解,但最终徐伊万与母亲的亲情回归,爱情却以离婚收场。

很现实的一个结果,简单来看可以用血缘关系解答,母子之间无论产生多大的隔阂,最终都是母子,而没有血缘羁绊的夫妻却不一定永远是夫妻。但七话觉得两个不同结果产生根源,还是在于时限,这是故事映射出的社会现状。

人们总是错过感情问题最佳的解决时效

道理伦理、亲子关系、抚养责任,这三个元素的让亲情成为最不容易割裂的存在,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现实中因原生家庭而痛苦成长的子女,很难如影视作品那样得到父母的道歉,很多时候他们会在责任与对亲情的依赖中做出妥协。

这就给了亲子关系一个相对长期的解决时效,只要彼此还存在于世间,亲情便有和解的机会。但当问题存在之时,如果不能在早期解决,最终还是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正如徐伊万与母亲和解后仍旧失去爱情一样,因为他错过了另一个时效。

没有多方元素影响的爱情,它的解决时效与亲情完全不同了,它需要问题产生后尽量快的时间内给出答案。《囧妈》故事中的徐伊万,就是在婚姻问题时效过期后才找到解决方法的那一个,他学会尊重妻子时,对方已经独自治愈伤痕。

虽然两人最终回归到相互关心的朋友,但作为家人的羁绊已经断开,遗憾但又常见的结果。或许,《囧妈》两份感情最终的走向能让处于婚姻矛盾中的观众有一份感悟,不要在失去后才开始反省,不要在问题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后才想到治疗


七话影视



电影《囧妈》,有好几个片段让人泪目。影片对原生家庭、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关注、剖析,让人深思。我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伴侣,可是相处太难,怎么办?


这样的情况在如今的社会中,有不少,为了达到理想中的和睦关系,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做出改变。

本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如下:

一、母爱真是太伟大了

“不要吃我儿子,吃我!”相信很多人都对电影中的这句台词记忆犹新。

熊来了,想吃人,伊万因为滚下山坡闪了腰而动弹不得,这时,他的老母亲从树上一跃而下,对着熊不断挥手大叫,让熊来吃她,不要吃她儿子。


她,一个女人,在面对凶残的熊向自己奔来时,她不害怕吗?她当然害怕,可是,母爱的力量超越了一切。儿子——自己的孩子,对于她来说,是比世上任何东西都珍贵的,她可以为他做出任何牺牲,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这种奉献的精神,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真的,母亲老了,很多时候她们都是在为我们好。当我们下次还想对母亲不耐烦时,多骂骂自己吧!

二、俄罗斯美女的身材真是太棒了

伊万与妻子闹离婚,在火车上碰到一位俄罗斯美女(好像是乌克兰的)。她的颜值让人眼前一亮,身材让人挪不开眼。好细的腰啊!


不过,对于这部电影所呈现的夫妻关系,以及伊万因为要和妻子离婚了,就负气地想把妻子搞垮,这一点,你怎么看?


暖风薇薇


笑中带泪,被琐事缠身的中年男人与老妈一起踏上旅途,经历了一系列的囧事之后,中年男人又从成年人变成了妈妈的小孩子。徐峥和黄梅莹之间的互动太自然、太有生活了,那个给你发60秒语音、不断向你“投喂”食物的形象简直就是每个人妈妈的写照,你有时候会对她不耐烦,但你永远都爱她。

电影在情节上主要安排了两对关系的矛盾冲突:母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在这两段关系中,都体现了被控制后,另一方的不断挣扎。电影的最后也阐述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一方都不该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另一方,让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真正的爱是接纳与尊重。

这种控制在亲子关系中更容易出现,父母总是以过来人的经验来给自己的孩子设定条条框框,该怎样,不该怎样。达不到他们的预期,轻则焦虑不安,重则容颜大怒。电影最后大团圆结局,看似互相理解,相互放过,真实生活中却很难做到。

这部电影能让观众看完之后反思一下自己的亲子关系,我们有时候是不是把呵护与关心表现成了改造和管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